中药灌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21 03:25:38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

【关键词】中药灌肠;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

慢性重症肝炎是临床上的危重疾病之一,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患者由于消化道症状重,恶心、呕吐明显,且许多患者对口服中药不能接受,为了保证患者用药,我们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治疗组23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病程及年龄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参照2000年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的诊断标准拟定。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护肝、血浆及血制品、改善微循环、促肝细胞生长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角黄汤高位保留灌肠,150 ml/次,1次/d,保留时间为60 min以上。7 d为1疗程,连用2周。按《新编护理学基础》保留灌肠法,将肛管插入结肠,使药液缓缓灌入,保留2 h以上再排便,以利药物吸收。

1.3 疗效判定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指标接近正常或下降超过治疗前50%;有效:自觉症状好转,肝功能指标有所下降,超过治疗前30%,但小于治疗前50%;无效:症状无改善,肝功能指标无变化或恶化。显效+有效=总有效。观察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治疗组23146389%

对照组2397765%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比较(x±s)

组别例数时间Tbi(lμmol/L)ALT(IV/L)AST(IV/L)Alb(g/L)

治疗组23治疗前290.5±135.5773.2±235.1600.5±180.229.2±5.2

治疗后67.2±27.5*142.3±98*110.6±52.9*37.5±5.9*

对照组23治疗前287.7±114.5782.2±241.2618.8±193.330.5±4.8

治疗后98.5±32.2238.2±113.2211.4±110.2 31.2±4.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3 讨论

慢性重症肝炎是临床上的危重疾病之一,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患者由于消化道症状重,恶心、呕吐明显,许多患者对口服中药不能接受,且大剂量解毒凉血化瘀药物口服易伤及脾胃[2]。中医中药对于治疗重型肝炎,有消除内毒素血症等炎性因子,降低血清总胆红素,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内循环,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的优点[3]。本组结果显示,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临床护理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脏功能,减少并发症,操作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灌肠方中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大黄泻下,清热凉血解毒祛瘀;白茅根清热凉血,利

作者单位:476000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

尿祛湿等[4]。通过中药保留灌肠,减少胃肠刺激,且用药迅速安全,副作用小,费用低廉,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阻断了肝细胞坏死,降低了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2] .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6-59.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6-328.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中医肝病案例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33,68,176.

上一篇:酒毒清饮治疗酒精性肝炎36例 下一篇:我院病原菌耐药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