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时间:2022-09-21 03:20:00

浅析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摘 要: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以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形成知识网络,历史学习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都有助于高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具体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较多涉及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高中历史思维能力。高中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结合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我对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历史概括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包括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高一年级要将概括技能纳入历史学科教学目标中,并向学生说明历史概括能力的重要意义。如,在高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应当将概括技能目标作为前两个月能力培养的重点,引导学生由语句到篇章、从书本到史料,进行历史概括能力的训练。

2.在概括材料的选择方面,应当先从课本正文开始,再扩展到课本上或以外的各类材料。对于高中生来说,在掌握了基本的概括能力后,应当选择较长的材料让他们阅读、概括,采用精读的方法,仔细分析一下,对概括能力的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应当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中学到的概括方法迁移到历史学习中,并与同期教学的语文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适当布置针对性练习,及时发现概括能力较差的学生,了解每个学生导致概括能力差的原因,是分类的问题,还是语句理解的问题等,帮助他们了解有关概括的程序性知识,针对问题再进行训练。

二、理清历史线索,形成知识网络,培养迁移能力

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要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头脑中建构出历史主干知识网络结构图,这也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实现学习迁移。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清晰度、稳定性、概括性和包容性越高,迁移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并找出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使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线贯穿起来,从而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三、历史学习中注意探究学习,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探究学习,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即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探究历史,就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和理解历史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历史问题。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论从史出,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史论结合,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方法目标中也要求掌握这种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教师提供史料或学生自己搜寻资料,来印证或评价书本上的观点,不仅能使学生对书本的观点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人格,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灌输了学习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2]柳海民.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3.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刍议 下一篇:论正确读谱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