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工商所行政指导工作运行机制的思考

时间:2022-09-21 01:52:10

完善工商所行政指导工作运行机制的思考

各地在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先期实践中,大多通过落实行政指导项目,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由于认识不到位,仍把行政指导工作当成单纯搞项目或运动式工作来做,一阵风吹过就忙别的工作去了。做好个别的行政指导项目并不难,而难的是如何把行政指导有效融入工商的日常工作,形成监管执法常态的思维方式与手段,实现与其它监管手段的有机结合、刚柔相济。创新监管方式。运用柔性的管理手段,推行行政指导是工商部门促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长期工作。在当前工商工作重心下移,工商所日趋成为工商工作的基础与主力军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工商所的行政指导工作运行机制是实现工商行政指导常态化的关键。

一、工商所行政指导运行机制的内部组织结构与功能配置

运行机制是指特定组织系统内部的机构与人员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运转协作、保障激励及调适监督等的一系列内在的有机联系总和。在理想状态下,具有良好运行机制的组织系统。能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有效地作出反应,因不同情况调适与优化自身的行为以实现既定的目标。工商所行政指导运行机制,是工商所内部的组织与执法岗位所担负的行政指导职责,与它们相互之间协调互动、高效履职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和,包括工商所行政指导的工作模式、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等各相关环节及内容。

可见,运行机制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体制性要素。二是制度性要素。所以。在现行的工商所管理体制中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行政指导工作运行机制,须借助工商所现行有效的管理体制与监管模式,寻找细化行政指导全面融入工商所日常工作的契合点,通过相关的制度建构,分解任务、规范行为,把行政指导具体体现在工商所日常工作环节的点滴中,落实到每个执法人员的具体岗位责任中,从而建立保障行政指导工作高效运行的有效机制,夯实工作基础。

1 工商所部监管组织结构的功能定位。根据运行机制的内在要求,明确工商所所长、指导员、副所长、法制员、窗口工作人员、片区监管员、办案人员、内勤人员等全体人员的角色与职责分工,建立工商所行政指导岗位责任制,对工商所内部机构与人员赋予相应的行政指导职责,进行全员职责细化,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做到在所长的统一领导下,权责明确、分工协作,所长负责组织、协调全所的行政指导工作,主抓工作方案的制订与督促落实。政治指导员主抓业务培训和绩效考评方案的制订与考核,副所长协助所长抓好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行政指导工作,法制员负责核审本所一般性的行政指导项目与对全所工作进行指导和法制监督,并协助做好有关培训、宣传及统计等综合工作。片段长负责结合日常巡查监管,在辖区内具体落实“登记事务教导制、查处违法疏导制、规范经营劝导制、维权兴企业引导制”四项机制,积极开展即时性与一般性项目的行政指导工作。窗口登记员负责整理、分析与公示辖区的登记数据及辖区内近期行业动态趋势信息,对在窗口提出的行政指导申请给予当场指导,不能当场指导的及时进行登记分流。办案人员重在案中与案后落实查处违法疏导机制,指导被处罚对象及时改正违法行为,消除违法后果。内勤人员负责有关统计汇总上报工作。所长可根据需要,适时进行人员机动调配,如开展一般性或重大项目的行政指导应由两人以上进行或其它需要人员支持等情形时。通过职责定位。把行政指导有关的计划、任务、培训、落实、评估、反馈、调适、监督、奖惩等具体事项与要求,与每人的职责与绩效挂钩,全面分解细化融入工商所的日常工作,进而制度化和规范化。使之成为基层工商所与广大一线工商执法人员在日常监管执法与公共服务中得以自觉灵活运用的有效手段。

2 工商所内部组织结构及功能的配置。从运行机制的组织结构看,工商所内部组织机构及功能由两个层次构成,一个层次是工商所行政指导的组织决策与指挥控制系统,简称管理层,人员包括工商所的所长、指导员、副所长、法制员及内勤人员等,该组织系统内实行所长领导下的集体决策、分工负责制。其功能与职责是负责制订计划和确定实施工商所一般性的行政指导项目,提请县区工商局审议重大行政指导项目,组织学习培训、开展监督检查、统计汇总、绩效评估等工作,工作特征主要体现为管理性、内部性与宏观性。另一个层次是行政指导的执行系统,简称执行层,人员由窗口工作人员、各片区监管员、办案人员(小所为片区监管员兼职)等组成,该组织系统内实行岗位责任制。其功能与职责是负责实施即时行政指导和实施已确定的行政指导项目等工作,提出一般行政指导项目或重大行政指导项目的建议,工作特征主要体现为执行性、外部性与微观性。两个组织层次的系统间通过相关制度相互衔接,协调运作,形成一个动态循环与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整合工作规范,完善运行机制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运行机制由相关不同层次、内容及相互联系的运行规范集群组成。要围绕实现行政指导日常化、规范化和长效化的机制目标,对运行机制规范集群加以规范、整合。

1 工商所行政指导工作的运行办法与运行规程。工商所行政指导行为制度的总章程,作为运行机制的基本制度支撑,通过对工商所行政指导工作的目标、思路、依据、工作范围、工作重点、工作程序、检查反馈、评估论证、工作例会、学习培训、文书档案、统计汇总等规定,确定运行机制的目标、路径与流程。同时,把工商所日常片区监管、查办案件的案中案后、商标广告、消费维权、订单合同、食品监管等工作领域各环节中,凡涉及具体行政指导的有关事项进行分解细化,并以网络或图表的形式,绘出各具体行政指导工作的有关指导类型、指导环节、指导方式、指导文书、指导内容、指导对象及指导主体等事项的工作规则或流程,把各种指导工作的任务与措施等事项通过具体一一对应的关系予以直观的反映,如在片区监管行政指导规则中,重在发挥片区监管员对管片内经济户口接触频繁、情况熟悉的优势,结合日常巡查监管,对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即时性及一般性项目的行政指导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以及指导文书使用、审批、反馈、报告及立卷、归档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在登记注册行政指导规则中,要求登记注册员在履行登记注册时,要对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准备开展经营的经济主体进行有关办照规程及创业信息咨询指导。片区监管员在后续监管服务过程中,要对已办理证照的经济户口主动进行回访指导,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规避风险等。通过对以上7种常用的相关行政指导方法、措施及程序等操作事项的具体规定,确保机制的规范运作与效能的正常发挥。

2 工商所行政指导的计划决策、立项审批制度。一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管理层通过召开行政指导工作会议。听取各片长的巡查指导情况报告,通报理论调研、案例分析、绩效评估的情况、交流经验、进行阶段性工作的总结与部署等。二是建立行政指导立项审批制度。由管理层审查,决定一般性指导项目或提出重点项目指导建议,报上级法制机关审议。

3 工商所即时行政指导工作制度,各片区与窗口人员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即时行政指导工作,即时行政指导通常一人进行,主要内容是:(1)通过发出“催办通知书”、“开业提示书”,办照指南等指导意见书,督促、引导无照经营户依法办理营业执照;督促、引导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依法办理年检、验照手续;督促、引导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清算并办理注销登记:(2)对有违法苗头的经营户给予警示,对轻微违法行为给予告诫规劝,及时消除;开展案后指导,提高违法者的法律意识,防止“死灰复燃”;(3)指导经营者规范经营,建立健全各种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制度;开展消费维权、商标、广告、合同、商业秘密保护等方面的指导。

4 工商所行政指导监督、保障及救济制度。由法制员负责行政指导行为的监督,检查行政指导文书资料,听取被指导人的反馈。审查行政指导行为及程序是否合法,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纠正、改进意见等。发现行政指导行为或程序存在违法或不当的,报所长提交管理层决定是否采取纠正或补救措施。行政指导相对人认为行政指导行为不适当,或者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提出补偿申请,由法制员具体负责调查核实,对确实存在错误的。提出补偿建议。报上级机关决定。

5 工商所行政指导的调研、绩效评估、宣传培训及内务管理制度。结合片区巡查与办案,开展相关调研。为确定行政指导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把行政指导纳入本所工作职责,同时纳入个人绩效评估范围,对人员履行职责和落实相关制度及工作成效等情况予以量化以便科学评估。对工商所开展的一般行政指导项目,由管理层指定项目实施责任人或内勤进行总结,档案材料由内勤配合具体实施责任人收集、整理、统计、上报及归档等。

上一篇:工商部门绩效管理体系的重构与优化 下一篇:引入目标管理全面提升基层工商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