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的小组教学优势

时间:2022-09-21 01:02:17

中学语文课堂的小组教学优势

摘要:本文从合作学习的涵义入手,提出了小组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并探究了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有效地小组教学途径。

关键字:新课改合作学习中学语文小组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参与,相互切磋,共同研究,培养团结合作精神”。而小组合作学习特别强调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它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减轻学生压力。在教学评价上追求“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境界。它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给了学生 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因此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语文教学策略的新宠。

一、中学语文小组教学的优势

1、合作学习的涵义。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与实践。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倡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其基本要素是: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效率的途径。

2、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焕发生命力

(1)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后进生往往缺乏信心,独立回答问题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尤为必要。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争相发言,解题思路也会渐渐明朗起来。之后再让小组代表发言,他们的回答基本能得到大家的肯定,从而增强了每个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2) 拓展了交流评价的空间。交流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催化剂。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师生之间交流,更需要学生之间交流。因此,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 合作学习的机会,给学生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每个学生通 过组内交流和集体讨论,逐步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意见、倾听别人的想法、分析他人的主张,这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质。

(3) 张扬个性,激发思维。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很 明显。如我在讲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诗文,然后在小组合作时集思广益,根据想象画出曲中所描写的景物,写出字里行间流 露出的作者情感。班上十多个小组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充分想象和联想,画出的画个性色彩十足,风格各有千秋,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图画完了基本上也能背诵这首小曲了。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轻松掌握了知识。

二、中学语文小组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集零为整,模块推进。把过去两堂课、三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安排教学程序,进行“模块”推进,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和把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整体性,提高学习效率。

2、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减少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的时间,增加学生说、学生做、学生互动的时间。

3.删去无效环节,减少无效劳动。删去低效无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行为,如不必要的问答环节 、假问题、死问题,做到“三讲、三不讲”。“三不讲”:学生已会的、自己能学会的、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三讲”:易混、易错、易漏点、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学生解决不了的。

三、如何进行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1、合理分组并安排角色。按性别、学习情况、课上表现等每四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天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同学先说、多说 ,当一个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2、优选内容,精博结合。精,可考虑以研讨和练习为主 ,因为编者的精心设计,已经考虑到课文在教材 中的地位和本课的学习目标。博,即考虑活动内容的适当扩展和延伸,如在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后,要求同学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实事,并向父母说出你的谢意。使学习内容从课本拓展到社会,让学习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种有梯度的安排,相对地能保证教学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的统一。

3、加强辅导,即时帮助。要使学生在困难和挫折中依然积极 、主动地去想办法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教师全程参与、即时帮助、督促鼓励非常关键。教师应不断地深入到各小组中去,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在他们遇到困难、思路受阻时 ,适当启发、点拨。

4、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我们可以设计一份“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成长记录”,其中包括“课堂答问与讨论”、“合作主持语文学习活动”、“合作参与语文课外活动”、“课内外作文评价”、“合作状态评价”、“写作及参赛成果”等项目,每个项目都给出一定分值,期初,把记录表发给每个小组,以便于各组平时积累和记录,每个成员在课堂上发言次数的多少、水平的高低都记录在档。到期末,小组成员共同进行总结、反思和统计,给出一个自评分,再由老师根据平时的记录和观察认定,小组的得分就是小组成员个人的得分,这一成绩还将写入期末素质汇报册,成为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的一个参考标准。采用这一评价策略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为小组争光,个个力争上游。

四、结语

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我欣喜地发现,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合作的意识有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强了,课堂不再是几个成绩优秀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而成了大多数学生亲切交谈、相互学习的学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统治者,而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由过去的“主导”退居“引导”位置,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艳玲。“中学语文小组合作与当堂达标训练”教学探索

[2]王奎群。中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浅探

[3]杨金华。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上一篇:琐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下一篇:探索新课标下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