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时间:2022-09-21 12:43:15

浅谈体育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摘 要】通过体育教育的各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热爱体育、宣传体育、掌握和运用体育技能、技巧的兴趣,彻底摆脱体育教学的“应试教育”的束缚转变到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方面来。深入体育教育改革,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体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审美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的教育方针已明确指出“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这就确定了体育教育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体育教学既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意志,因此体育教学应做到“教、学、练、育”四个方面有机结合,以全面发展的理论观念来教育学生。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在体育教师的思想中产生一定的曲解――“应试教育”,那就是好像在完成某项任务,只要做到,或在某项某个测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就算达到了教学目的。为此目的,体育教师强调学生在客观上被动接受某单一动作,某项目的运动强度的单纯的“应试教育”观点,而不是进行的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内在主观因素,这样的结果,不但不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且对体育教学本身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那么怎样做到体育教育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运动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观赏价值和教育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所接受,因为运动员在激烈的赛场上奋力拼搏的精神和刻苦训练的感人至深的事迹,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感染魅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技能是在刻苦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体质的增加是通过体育锻炼获得的。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在经过艰苦的磨炼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启发、诱导,才能产生质的变化。在现实中,由于只注重运动技能和运动成绩,致使一些运动员的名利观点,金钱主义而思想品德低下,甚至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因此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认真研究教育原则、方法及教材内容,课堂设计应渗透思想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例如:结合长跑教学,可讲述红军万里长征的故事,学习红军战士为了革命事业,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百折不挠、通往直前的精神,把困难和目标,当做敌人的“堡垒”和“高地”,鼓励学生冲锋在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样,鼓励学生进步,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境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提高锻炼兴趣和积极性。

二、进行组织纪律和集体主义的素质教育

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规则、纪律约束下进行的。要参加者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如体育课堂的教学纪律、比赛和游戏的规则等,老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通过休育教学中的游戏训练和比赛,提高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有些体育运动项目并非个人完成,如篮球、排球、足球、接力赛等项目,由一组人来完成,完成的好与坏取决于该组参加集体主义强与弱,取决于一个集体成员是否具有强烈的群体和精神。一个集体的成员若能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是该集体中的一员,并有维护该集体的团结与荣誉而事事处处、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严格要求自己,那么这个集体就必然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体育运动的集体特点,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集体主义精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学校体育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和课余训练及竞赛等,大都以班组为单位来组织进行的,并且,参与者的一切体育行为,都将影响着所在班、组的得失与荣誉。因此,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教育学生遵守纪律、爱集体、维护集体,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和集体主义观念的素质。

三、进行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的素质教育

现代社会的最显著特点是节奏快、变化多。这一特点,决定了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各个群体之间,无不进行着“生与死”的较量――竞争。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否则将会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无立足之地。因此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已成为当今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

体育运动,特别是体育运动中的各种竞赛活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竞争。而且比赛的水平越高,或者比赛双方的实力越接近,竞争越激烈。学生在公平、对等的原则下进行竞争,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能、技能去夺取胜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参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应变能力,增强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观看者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对抗性的游戏比赛,学生可以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可以增强竟争、开放意识,从而有利于学习他人先进技术和战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竞争离不开拼搏。要竞争就必须拼搏,没有拼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意义的竞争。参赛者在竞争中为了更高、更快、更强而顽强拼搏,“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所以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拼搏精神。

体育竞赛的特点,使学校体育具有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的独特作用。然而须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在学校体育尤其是体育课堂教育中,若不注重为广大学生尽可能多地组织提供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并不断的提高竞争程度和水平,学生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的培养,将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我国的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普遍存在只让学生参加一般性的身体练习,严重缺乏形式多样、紧张激烈的教学比赛和班级、校级比赛,或是一般性的应试测试,这对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是不利的。只有从“应试教育”的圈匡里摆脱出来。转“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四、进行体育美和体育审美的培养

体育运动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所谓高度的美学价值是指体育运动可以塑造和展现各种形式的美……体育美。比如讲的健康美、形态美、素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美、动怍(技艺、造犁)美、风度(气质)美、心灵奖、行为美。因此,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体育美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美和审美能力。

体育美的培养是指通过体育运动使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体育美的发展。其中,动作美与风度美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而且成正比。常言道:“艺高人胆大”,这名话虽是专家技艺与胆识的关系,但也提示了技艺与动作美,风度美的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美,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作美与风度美,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学,特别是体育课教学,正是缺乏这种正确的认识,一味追求一般(基本)运动技术、技能的传授,却忽略这一方面,我认为,这不利于体育美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我认为,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实践,亲身体验和感受各种体育美的存在和展现,使学生的体育审美感受(感知)力逐步得以形成与发展。

五、结束语

总之,通过体育教育的各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热爱体育、宣传体育、掌握和运用体育技能、技巧的兴趣,彻底摆脱体育教学的“应试教育”的束缚转变到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方面来。深入体育教育改革,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体育教学任务,为党和祖国、人民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新发展的合格的人才。

上一篇:一座合院式俱乐部的设计实践 下一篇: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职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