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中穿越

时间:2022-09-20 11:33:34

一次帮女儿修改作文,得知她想“穿越”到数百年前的某个朝代,我才知道社会上,准确点说主要是网络上正在流行一个词,叫“穿越”。

在知道了“穿越”这个时代流行语后,我读书、看报或者上网浏览,就有意多了个心眼儿,渐渐地对“穿越”的对象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原来,现代人渴望穿越的,不仅仅是时空的束缚,只要我们能想到的,哪怕是魔幻仙境,都可以穿越。由此又衍生出超光速、时光隧道、反穿越、穿越小说、异界文等许多概念。

我这个一向以比较现实自诩的人,对“穿越”现象关注得越多,越是稀里糊涂,现在居然怀疑起“穿越”是不是现代人所创、是不是中国所独有了。《西游记》那样的神魔小说、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许多情节,算不算是穿越呢?类似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人的异化、安徒生童话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算不算是穿越呢?我一知半解地怀疑:“穿越”只是一个新瓶子,装的还是陈年老酒;最多,陈年老酒中泡了几枚现代的枸杞。

尽管这样起疑心,但是我还是多少能体会到一点“穿越”的魅力,否则也不至于有那么多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随波逐流,偶尔我也忍不住思考一个其实很无聊、很傻的问题:如果给我一次穿越的机会,我将去哪里?

回到才子佳人的封建社会、刀光剑影的冷兵器时代?我没有兴趣。现代社会,人的开放程度这么高,我都没有邂逅一场令我牵肠挂肚、神魂颠倒的艳遇,何况在封闭落后的古代?我不喜欢战争,包括血腥的厮杀、打斗,因为我坚信,人的生命是极其宝贵的又是极其脆弱的,有时甚至易碎得还不及一只瓷质的花瓶。人与人之间,你与我之间,为什么要以命相搏,二者存一呢?

未来,我也不想去。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去是为了什么、能做什么。为了享受极大丰富的物质、无比尖端的科技?现代社会的享受我都没有体验过多少,还奢谈什么未来?我终于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一个人,普通如我者,是不可能精通世上所有的事情的,能学会一两样可以混饭吃的本领都很难。正所谓“不必事事如人,但也不能事事不如人”。未来,究竟会有多少我真正需要的东西呢?

我说过,我是个比较现实的人。我发现,我们根本不必穿越得那么远,那么离奇。在现实中,我们同样可以穿越、需要穿越。最常见的,我们需要在不同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之间穿越。在父母面前,我是儿子;在儿女面前,我是父亲。在家里,我是亲人;在单位,我是职工。在领导面前,我是下属;在下属面前,我是领导。每天,我们要穿越在多少个不同角色之间啊,我们穿越成功了吗?对于自己,我没有勇气给出肯定的回答,所以,我心甘情愿在现实中穿越,竭尽全力穿越得更好。

我曾经更换过多个职业,我想,每一次职业的改变,都是一次穿越。对我而言,这样的穿越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我有收获;失败,我同样有收获。成功的收获,可以让我酝酿下一次更精彩的穿越;失败的收获,可以提醒我在新的穿越中不要再撞到同一面阻碍之墙上。一个人,只要还有理想,只要不停下前进的步伐,他总是在尝试着不同的、更高层次的穿越。

即使在同一个时期,我们仍需要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之间穿越。我们领取薪水的那一份工作和我们心灵栖息的那一片园地,它们往往并不完全重合。就我个人而言,前者需要我顺从,需要我按照大多数人制定好的规则去执行;后者需要我不断创新,不断标新立异,必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哪怕是一个句式、一个意象、一个构思,都不允许和他人雷同。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我不得不时常在两者之间穿越。一次穿越不成功,我就有可能跌落,“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跌落在任何一方,我都会不开心。

有一种穿越,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那就是生与死的穿越。宗教为我们描绘了三个世界:天界、人界、地界。我不知道,当我们的生命之灯点完最后一缕光线时,我们的灵魂将穿越到哪一界。按佛教的说法,过了奈何桥,立于望乡台,喝碗忘川水煮的孟婆汤,只有忘了前世今生,我们才可以穿越到冥府。冥府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根据现实的逻辑推断,那里应该不错,因为穿越到那里的人,没有一个人再以原来的样子回来。虽然有死而复生的人,那肯定是半途而返的人,并未跨过奈何桥。

女作家毕淑敏说:“人生就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在我们赞美生命的美丽、青春的活力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肯定了死亡的必然和老迈的合理性。”生命是一次偶然。我们从未知的世界穿越到今生,又从今生穿越到另一个叫死亡的不可知的世界,我们今生拥有的,就是一次生命的过程了。

在现实中穿越,最大的好处,是永远不会失落自己。

上一篇:魅力与美丽 下一篇:应对“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