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减负增效提质

时间:2022-09-20 10:44:13

“减负”已是个老话题,可为什么学生负担没有减少反而更重,原因究竟在何处?我作简单分析。

首先是对“减负”的理解。有人认为“减负”就是给学生少一些作业、少一些补习,多一点玩的时间;也有人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给学生多一点压力,让他多学一点东西,也无可厚非。这些理解都不免失之偏颇。

其次是社会的压力。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有些家长并不领情,他们担心减负后孩子考不出好的成绩。小学如果不好好学就考不上好初中、好高中,大学更是没戏。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用人制度过于追求高学历,使家长对子女今后的就业问题产生担忧,如果进不了名牌大学,面临的就业问题就会更大。

一直以来,中国教育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特别是近年来,孩子们不堪重负,轻者厌学,重者厌世,进而葬送美好的青春。面对这可怕的现象,我们不得不深思,不得不反省。下面就是我对“减负”的一些看法。

从教育本身来认识,减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而造成的身心压力。“减负”不等于盲目删减教学内容,也不等于随意减少学习时间;并不单纯是课业负担在数量上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渐进而深刻的革新,是教育观念的变革。

对于“减负”,许多家长心存疑虑,就连“减负”的直接受益者――学生们都特别担心“减负”降低学习强度之后会不会影响升学,特别是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对他们来说,没有比升学更加重要的事了,谁也不会理会你所谓的“减负”会有多么合理,多么刻不容缓――他们可不会像农民一样对“减负”欢呼雀跃。同时,听到有的教师说,“减负”减掉了学生的负担,也减掉了老师的负担。为何?学生的作业量减少了,考试也可以取消,补习班也被禁止,教师岂不轻闲?

人们对“减负”普遍不理解,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减负”决非肤浅的只是为学生松绑,让学生舒服一些,而是要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在更小的压力下,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知识结构要更为科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要更为合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上花更多的工夫,在教研上下更大的力气,教师岂能清闲?家长和学生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更不应对此持抵制态度。这次市教育局再次提出“减负”的口号就是要为学生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然而“减负容易增效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达到既“减负”又“增效”的效果,应做好哪些思想准备和工作呢?

要做到既“减负”又“增效”,首先必须从提高课堂效率做起。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事物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的制作,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具有先进性。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这一点在英语学科上体现得比较突出。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英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英语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把最新、最纯正的英语教给学生,以免学生走老路和弯路。我们要尽量给学生听最新的听力材料,做最新的阅读题,将一些新的信息带给学生。

其次,教师自身素质再高,也不可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上一堂全面的好课。所以,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尽量多做题,提炼出精华、难点和重点,不在无关痛痒的知识点上兜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争取让学生在教材有限的范围内尽早地熟悉更深层次的内容,减少记忆的难度。另外,还要精讲练习。要做到对练习的精讲,首先要知道学生错在哪里,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做好记录,再针对学生的问题逐一解决。

再次,在课堂上将备课内容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一门文科,英语学科需要一些知识的灌输,但是有一些内容还是可以通过启发性的思维带动学生自己思考。比如,运用词缀法、联想法记忆单词,又如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找到文章的重要信息,快速做好阅读题。英语不仅仅是写,更重要的是说。所以,在课堂上还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开口,帮助他们找到语言的感觉。课堂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以老师讲解为主,又可以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边做边讲,使他们的印象更为深刻。课堂评讲练习要及时,以免时间太长造成遗忘。

最后,教师要做到科学施教。应试教育已经严重扭曲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极有可能使学生从厌倦学习发展到厌倦生活、厌倦人生。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应以自己特有的魅力吸引学生热爱学习,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孩子接连看一两个小时动画片,也不觉得累,这是兴趣使然。小学生天性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教师只要把这些孩子本身具有的天性合理地利用,巧妙地调动起来,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要做到既“减负”又“增效”,作业的设计不容忽视。作业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发展思维水平。以往的作业设计总是依纲据本,学生做起来如同嚼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做到重点和难点到位、到点,可做可不做的基础题、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最好不重复布置,有效避免无效作业。另外,根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增强作业的选择性与差异性。

我想:减负并不是不要“负”。学习压力必须适当,学习负担必须合理,就像自行车的轮胎,没有压力不能行走,压力太大也会出问题。我刚参加工作不到四年,教学经验尚浅,分析问题也许不够全面,但是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减负”是为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有一份快乐的心情,那么我们定会在五严规定下,在学生家长的配合下,确实把“减负”落到实处。减负增效,一切从实际出发,势在必“减”,势在必“增”,势在有效。

上一篇:浙江师范大学健美健身专业的现状及学生核心竞... 下一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