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时间:2022-09-20 08:55:46

浅谈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教材要求进行教学,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教学。

一、感受生活,体验美

例如,《找春天》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已经学过《找春天》这篇课文,并且针对“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这句话,让同学们周末时和家长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生(齐):找到了!

师:那我们就来共同分享一下吧!

生1(欣喜地):星期天,妈妈带我到公园玩,公园里许多花都开了,我闻了闻,好香啊!小鸟在树上唱歌,我想他也很爱春天吧!

生2(自豪地):我回到乡下,看到农民伯伯开始播种,栽树了。我还当了回小助手呢!

生3(快乐地):我觉得校园的春天也很美。小草绿了,树木发芽了,桃花、迎春花也开了,蝴蝶在花上飞,好漂亮啊!

生4(愉悦地):我看到垂柳已经返青,象春姑娘的长发。草又绿了,花又开了。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了!

……

学生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不仅找到了美,增强了他们的实践意识,而且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文本美的品味。

二、畅谈观点,感悟美

语文教学的价值就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沟通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学生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

例如,《孔子游春》的教学片段

师:“水”与“真君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生1:“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我认为水是生命之源,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离开了水都无法生存。

师:那你觉得“水”与“真君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1:都有种奉献的精神。

生2:“水穿山崖,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水非常勇敢,勇往直前,哪怕前面有坚硬的山崖和石壁。君子也应该有这种品质。

生3:我觉得水还有恒心,不半途而废,这也是君子应有的行为。

生4:水虽能荡涤污垢,可同时它也是藏垢纳污的地方,君子是光明磊落的。这一点好像不能与君子相提并论。

师:水的本质是晶莹剔透的,放到水中洗的万物虽是不清洁的,可洗出来的却是干净的光洁的,它洗净了万物的污浊,这不正是君子所提倡的与人为善吗?

生4:我明白了。君子正是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周围的人,用自己的美德影响着周围的人。

师:孔子不愧为古之圣人,他教育弟子做人,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请你们想想,水还具备君子的哪些特点?

师生深刻的对话,无拘无束的畅谈,可以较好地挖掘文本的价值,让文本所蕴涵的智慧的光芒与学生生命的灵气碰撞,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体现美的价值追求。

三、参与活动,再现美

学生的表演并非简单地参与文本的过程,而是学生的披文入情,他们融入了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操,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再现了文章语言、动作、情境的美。

例如,《碧螺春》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入夜,山里万家灯火,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小节。然后同桌合作,一个做焙茶手,一个做介绍者,向大家展示碧螺春的炒制过程。

这样的引导和情境创设,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文本之美,又让他们在活动中学知识、长知识、练才干,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四、展开想象,创造美

课堂上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唤醒,而不是灌输;更多的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我们相信给学生一个空间,他会拥有一片蓝天;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会撬起一个“地球”。课堂因创造而美丽,学生因创造而聪颖。

《望月》一文的结尾写的是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教学时可以恰当地安排一个小练笔。

师:孩子们,你们的年龄也和小外甥一样,一样的调皮可爱,一样的富有幻想,在你们的眼中月亮像什么?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的独特想象写出来吧!

(学生静静地想象,不久便开始习作)

生1:月亮像小嘴,生气了就抿着不说话,高兴了就老是张着嘴笑个不停。

生2:月亮像妈妈做的甜饼,小朋友每天都要咬上一口,一个月才咬完呢。

生3:月亮像调皮的孩子,一会儿爬上树梢,一会儿又滚进草丛不见了。

生4:月亮像妈妈,每天都要照看她的孩子——满天的星星,她真辛苦呀!

……

学生多有创造性呀!他们以我眼观我月,以我笔诉我心,他们眼中的月儿是那么的有情有趣。

可见,学生的创造可以营造出一种情调,一种浪漫,呈现出一种审美追求,谁能说这种创造不是美的呢?

(责编 张亚莎)

上一篇:让低年级学生也能个性阅读 下一篇:读品悟用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