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白领焦虑的五法

时间:2022-09-20 08:26:36

缓解白领焦虑的五法

依靠制度稳定实现个体心理稳定

当今的白领阶层生活在他们无法左右的社会转型时期,与计划经济时代、倡导集体主义的父辈不同,他们的个人发展不再能够享受稳定型组织带来的计划性制度红利。简言之,把自己交给组织,由单位负责住房、福利、入学、升职、养老,甚至包括生、老、病、死的“大锅饭”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白领们别无选择地要更多凭借个人努力去获取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在社会转型越来越趋向于个人化的今天,对于明天的无法预测、无法控制势必导致更多的焦虑感,其深层原因在于因缺少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导致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缺失,由于缺少应对挫折的能力而放大预期风险。因此,缓解焦虑的首要之策在于建立适合当下的制度性保障体系,提供相对稳定的医疗和养老保险,建立政府诚信,依靠制度稳定实现个体心理稳定。

强调公平和秩序控制焦虑风险

强调社会公平似乎已是老生长谈,但公平和秩序对于缓解焦虑的作用是巨大的,特别是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优质资源却又紧张的国家。在资源争夺的竞争中,焦虑往往以“抢”的方式呈现,小到飞机刚着陆就迫不急待违规打手机,大到为孩子上重点学校殚精竭虑觅人脉、找关系,焦虑感已经成为竞争的副产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节和荣辱意味着良性秩序,它建立在资源丰富的基础之上。在社会资源相对紧张的状态下,白领阶层的焦虑是可以预料的,原因在于该阶层通过多年奋斗已经占据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具备参与新一轮竞争的资格,具有上行流动的可能性,他们对自己、对社会的期望更容易转变为无形的发展压力。然而,对白领阶层来说,发展中的焦虑更多地来自于竞争中的不公平。在中国,社会不公平的重要形态是官本位社会权的“加塞儿”现象,少数掌控权力的人可以利用公权力和官僚人脉提高自己在竞争中的权重,破坏了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导致更多望尘莫及的白领将幸福与权力划等号,白领阶层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权力。公平让我们相信没人“加塞儿”,秩序因为存在可预测的希望令我们不必焦急,其能够缓解焦虑的原因在于公平的社会秩序本身能为我们控制风险。

倡导多元价值观缓解发展性焦虑

客观地说,白领阶层衣食无忧,本不应成为高焦虑群体。事实上,他们可能没有太多的生存压力,但发展压力确实是最为显著的。这其中,除了因个人、家庭、家族的上行流动产生的焦虑之外,最为明显的发展性焦虑来自对子女的期望。首先,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白领阶层因为自己的成功天然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必然成功,对孩子的培养往往成为他们家庭生活中的大事,也是主要的应激源。其次,对孩子的期望还受到社会评判指标的影响。当成功的标准事实上被一元化为拥有权力和金钱的时候,从上幼儿园开始,对好学校等优质资源趋之若鹜。缓解发展性焦虑要依靠全社会对青少年评判标准的改变,白领阶层在自我心态调整的同时,更有责任和能力倡导多元的价值观。

构建坚实的社会支持系统

有着坚实的社会支持系统,当遇到困难时会有人帮助你,是日常生活中缓解焦虑的途径,它能够消除白领阶层的无助感。城市化和社会流动解构了原来熟人社会的人际格局,在大城市这类生人社会中,虽然人际之间物理距离很近,但心理距离很远,作为外来人口的白领阶层常常因缺乏互助的社会支持系统而缺少抵抗风险的能力和勇气。建构适合社会变迁形势下的新型社会支持系统,为白领阶层提供情感、人际、经济互助也就具有了现实意义。实现这一理想的途径,既要依靠城市的包容,原有居民在制度上、心理上接纳外来者;也要依靠政府以社区为中心为外来白领等居民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和心理上的互动;还要依靠白领阶层根据共同的需求、共同的兴趣,自己组织起来形成小范围的熟人群体。

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和建设

在自我心理调节方面,心理学也提供了许多有效的减压方式。必须承认,独生子女已经成为白领阶层的主要成分。近三十年来,中国式家庭关爱曾经为独生子女的成长建构了遮风避雨的温馨氛围,这代人本身就成长在无需自我控制和预测的环境中。面对焦虑,解决问题,消除应激源当然是最理想的办法。但同时也要有敢于面对、应对挫折的心理预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提升能力和自信减少焦虑。积极心理学提出:回顾过去——幸福而满足,更多地因自己的成长和收获而幸福;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讲究和过去的自己比较,尽量屏蔽那些可能让自己不快乐的信息;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制定符合自己的幸福标准,不以他人的幸福作为自己的目标,对明天、对自己抱有乐观的态度。

目前,我们单纯一维地分析焦虑源包括寻求解决之策都过于简单,原因是构成焦虑这个河流的源头不仅支流众多而且错综复杂。社会发展得越快,个体对今后的控制能力也就越差,焦虑的发生频率也就越高。因此,无论是白领阶层还是其他个体,都要懂得焦虑感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只有通过大家的努力,建设一个公平有序、诚信互助的社会环境,才有可能缓解你我的焦虑。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编/刘赫 美编/石玉

上一篇:堰塞湖上的忠诚 下一篇:05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 佟力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