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低年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时间:2022-09-20 07:59:48

如何在低年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低年段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注意力维持时间不长,自制力较差,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那怎样让他们在语文的课堂上学得更好呢?

一、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低年级的孩子是学习语文的起始阶段,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多些童心童趣贴近孩子生活的语言或者例子让学生感觉到语文是跟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平时生活经常就能经常接触到的,可以理解的学科。比如: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抽象枯燥的符号,没有引导好,那么,拼音将有可能成为他们学习上第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这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语文兴趣,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想办法让拼音教学跟他们的生活尽量贴近,如拼音中的四声,我们可以在黑板上用四色分别画出来,然后编个熟悉的童话故事,小熊要去上学了,他坐着汽车,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直走是“―”,汽车爬山是“/”,汽车上坡又下坡“v”,汽车下坡是“\”。只有大家读对了,小熊才能顺利到达学校呢。小朋友们非常积极呢。就这样把拼音的知识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能轻松地掌握知识,激发了初学语文的兴趣。又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孩子已有的体验,当他们发现要学的字很多是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时候,学习积极性就会马上大大提高。比如“幼”是幼儿园门口常见到的,“州”是我们所在的城市“广州”的“州”,“区”字,我们常在棠德小区的牌子上看到,还有一个读音”ou”的第一声是我们坐五号线地铁的一个站名“区庄”……,类似这样的多举例,让孩子想办法想起这些熟悉的字,让他们觉得亲切起来,明白原来语文的知识就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这样学起来就更有意思,参与更加积极,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就更有兴趣了。

二、走下讲台,亲近学生

老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应该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把自己当成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们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与他们是平等对话的,与学生和平相处,投与真诚的微笑,关切的目光,温柔的抚摸,亲切的话语等等都是师生之间最直接的情感纽带。可能有些时候,我们大人过于关注结果,而疏忽了最真实的生成过程。而走近学生,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生成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当教师不理解或不重视学生的行为时,老师就走不进学生的心里。如果一个教师以一颗童心,走下讲台,不仅是身体走下讲台,心也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的中间去,走近他们的烦恼,走近他们的困惑,走近他们的心灵,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那么学生就会努力生活在学习之中。因此,要跟孩子“打”成一片,我们只有变成孩子,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看到他们真实的,也是最丰富的内心世界。低年段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内心丰富而又脆弱,在课堂上需要我们老师用童心去呵护。我们可以不用学生整齐划一地端坐在课堂静听,我们可以讨论,可以切磋,可以商量,可以倾听,可以记录,可以不同思维的碰撞。“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孩子喜欢你的人格魅力,喜欢你亲和自然的生态课堂,那么你的语文课堂也肯定是他们所感兴趣的。

三、正面评价,多点赞赏

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一面,问题是怎么样被发现被欣赏。在学校里,刚入学的孩子都特别渴望获得老师的欣赏。课堂上经常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比如:“你很有自己的想法,但如果说得更完整些会更好。”“你思考很深入,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你很认真听,能把刚才老师讲的复述下来”“同学们听了刚才的发言,你有什么想法?”“刚看到你的举手,我觉得你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像这正面而又有导向性的评价既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自尊,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又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教师给予学生鼓励的眼神,富有激励的话语,如“你读得真棒、你想得很周到、你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你的思维很敏锐,知识真丰富!”……,面对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请一定不要吝惜你的赞赏,这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鼓励,对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鼓舞。当然学生之间也给同伴鼓励和正面的评价。正面互评,赞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如在口语交际时,学生能对同伴的表现作一番点评:“你讲得真不错,不仅声音响亮而且很流利。你的想法很特别,说得很有道理。你刚才表现很大方,很自信,值得我学习。”在这样正面评价中学生学会了表达,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多些正面的评价和赞赏,那么学生的自信心就能在这种赞赏的环境中点燃,对于语文课堂的喜欢也油然而生。

上一篇:巧用信息精彩复习 下一篇:小学美术课程活动教学法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