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N技术解决宽带接入工程实践的问题性思考

时间:2022-09-20 07:25:30

基于PON技术解决宽带接入工程实践的问题性思考

【摘要】在宽带接入工程的实践过程中,PON网络构建、安全保护和系统的整体布设等多层面都存在着事关成败的诸多问题,本文中笔者基于PON技术,都相关问题的解决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光配线网;光纤至户(英文缩写FTTH);无源光网络(英文缩写PON)

1引言

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在技术革新的引领下,网络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网络带宽趋向传输高速化。在现阶段就数据的大容量传输而言,光纤化是实现数据传输高速化的最基本走向,换句话说,光纤接入是实现宽带接入网络接入传输大容量数据的最优化选择。

就光纤接入的实现来讲,方法可谓多式多样,比如说有建立在收发器基础上的网络接入,如果说有基于PON技术的网络接入,对于建立在收发器基础之上的光纤接入来讲,一般是借助L2/L3两种不同型号的交换机来实现的,但是无论是在设备的具体维护,还是用户对应的管理,以及QOS方面,都有问题,而且解决起来难度也很高,保证性不强,所以不可能做到规模化的应用,可以说对于接入层网络在未来的发展而言,一个终极的追求是建立在PON技术基础之上的FTTx方案。对于用户来讲,这种接入方法能够提供更宽的带宽,还能够在多媒体,语音等多个不同的业务领域提供相关性的体验。因为借助FTTH进行网络的接入的话,运用的全部都是光纤,可以说成本整体非常地高,在当前,一般选择的接入方式为FTTB/FTTC。

2.2组网简介

在当前宽带光纤接入的所有模式里面,FTTB是最为主要的,不但能够满足高业务水平的具体需求,还能够实现资源的节约,降低构建和运行成本。资源节约的主要表现是纤芯节省,还有上行数据端的节省。

对于FTTC的应用来讲,一般是应用条件达不到FTTB的具体要求的时候,举例如下在改造老城区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网络的提速,还有在城乡结合的地方,存在一些分散的网络用户,这些都是可以借助FTTC实现组网的。

3PON系统的整体布局,与PON系统对应的保护性体系

3.1布放PON设备

3.1.1OLT

OLT位于端局一边的中心机房,和上层中的话音网络以及宽带城域网之间实现衔接,该设备维护起来比较方便,成本也比较低,但是耗费的光纤的具体数量比较多,故而应用的时候,会先放置光交接箱到用户数量比较集中的位置,而后布设光缆至小区,所以施工量还是比较大的。

3.1.2ONU

FTTB方式里面,放置ONU的位置为楼梯间和楼道里面的弱电井,在末端网线选择的为五类,一般接入的距离小于一百米。

FTTC方式里面,ONU的放置于具备如下条件的路边:不但有电缆交接箱,而且有周边用户,接入的具体距离小于一公里。

3.1.3网管

PON系统网管的结构为二级的,互联网的中心的网管是一级的,按照具体的情况选择远程终端放置于支局。

3.2ONU型号选择

3.2.1端口的具体需求

(1)新建的楼宇用户对赢得接口需求包括了FE与Pots;

(2)改造旧小区的具体宽带的时候对应的接口为ADSL2+;

(3)对于城乡结合区域的分布的比较分散的用户的接口使用的为ADSL2+。

3.2.2ONU对应的常用形态

(1)对于新建的楼宇用户来讲ONU选用的为盒式的,安装的位置是弱电井以及室内的机箱里面。

(2)对老城区进行宽带的改造,在城乡结合地区进行宽带改造的时候建议使用的装置为插板式ONU,机箱一般是在室外的,多位于路边的交接箱旁。

3.3ODN网络的具体建设

3.3.1光缆选择和选择光缆交接箱

(1)在大都市密集区布设光缆交接箱,需要在整体的部署上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而且位置安装还要做到施工与维护都非常的方便,可靠度与安全度都较高,同时还要考虑周边的用户状况,一般的情况下,应该在288芯以上。

(2)如果光缆交接箱位于小区中,那么就需要考虑小区内部的管道和ONU密度,以及布防光缆的具体长度等等。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结构整体性一定要予以充分的考虑和关注,在容量方面,要考虑潜力和覆盖的具体范围。

(3)对于主干光缆来讲,其容量应该在48芯以上,从机房OLT至光缆交接箱,这样相关的覆盖才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

(4)配线光缆一般介于主干和用户引入层间,功能是为了汇聚业务,尽可能的向用户靠近,在容量上,一般都要在12芯以上。

(5)对于小区里面用户层的引入光缆来讲,单个ONU对应的连接光缆不需要太大,一般4芯即可,这对于FTTH在未来的发展方面才可能予以更好的适合。

3.3.2选择分光器

对于分光器来讲,常用的路比如下:1:2,1:4,1:8,1:16,1:32以及1:64,如果确有需要,那么分光器就可以选择2:N的,在选择的时候,下面六个方面一定要得到密切的关注:

部署ODN的时候,对于PON口的具体带宽以及分光器利用率在最大的时候的具体状况一定要给予考虑,在选择的时候,要按照分布的具体密度以及形式进行对应的选择和安装。

一般条件下,要尽量选择一级分光,如果用户本身比较分散,扩展的需求也比较灵活的话,就考虑选择二级分光,三级分光不合适。

小区用户如果超过了两千,那么规模就比较大,一般情况下,选择的为一级分光,分光器的比例为1:16,或者可以为1:32;如果用户数量比较少,那么就选择的就应该是二级分光。

如果选择的为EPON,这个时候对于多级分光器来讲,其分路比对应的乘积应该小于32,如果选择的为GPON,这种情况下多级分光器,其分路比对应的乘积应该小于64。

安装分光器的时候,位置一般选择在小区里面的机房中,或者说是小区里面的光交接箱中,还能够在弱电竖井壁挂机箱里面,无论如何,位置的选择一定要安全而且可靠。

不管选择什么样的分光器,其一定要被密封到盒子中,尽量的不要安装到楼道里面,或者说是楼层里面。

3.4PON系统对应的具体安全保护体系

PON系统对应的保护有OLT以及ONU电源两种类型。在具体选择的时候,要符合实际的状况,如果是普通的客户,那么对于系统保护就可以不给予考虑。

OLT保护选择的分光器为2:N,也就是说要构建两条互为独立的链路于分光器和OLT之间。这样既便发生了故障,也能够实现自动的切换,做到自动的保护。

4构建PON网络

4.1规划带宽

对于业务在未来的发展而言,一定要考虑具体的经营策略,并且对具体的业务性质予以考虑,对于不一样的客户群,对于不一样的业务,给予的带宽也就应该不一样的,按照PON系统对应的优先级,按照用户的具体性质,进行带宽的分配,需要优先给予带宽保证的为高优先级的以及语音类型的业务。

4.2设置ONU对应的逻辑标识

伴随着不断增加的ONU数量,ONU安装以前,首先要规划好ONU逻辑标识,对ONU进行开通的时候,或者更换的条件下,只需将电源接通,注册就可以自动的完成,系统按照逻辑标识实现自动的配备,这样就完成了开通。

4.3设置VLAN业务

整个网络里面,业务的全部接入均是借助于ONU接口,而后经由OLT汇聚,再通过上联GE接口,实现连接的。业务不同,VLAN区分就不一样,优先级对应的配置也就不一样。

业务含括了如下两个类型:

(1)语音:在各种不同的协议配合里面,和网络之间进行的是无缝软交换,通常情况下,业务在整体层面上,分配获得的VLAN只有一个,业务对应的优先级配置相对比较高。

(2)数据:用户端借助ONU之FE或者说是DSL实现接口的具体接入,借助OLT实现汇聚以后经GE接口和IP城域网之间实现上行连接,和语音业务相比,对应的优先级比较低。数据业务领域按照类型实现优先级的具体设置,一般情况下,按照用户进行VLAN的单独分配,并且予以QinQ隔离。

4.4分配具体的IP地址

开通PON设备的具体过程中,如下IP地址的具体规划会有可能设计:首先是OLT网管方面的,而后是ONU网管方面的,以及ONU语音这个模块里面的,还有用户接入IP方面的:

(1)OLT网管领域里面的IP地址包括了专门性的网管子网以及IP地址。对网管进行信息划分是在单独的VLAN里面的;

(2)ONU网管里面规划IP地址的时候,一般借助于网管实现,也就是说规划业务的过程中,首先会做好ONU网管对应的IP地址的具体规划。这个方面的规划和OLT里面的IP地址规划之间一定要高度的一致。

(3)ONU语音模块中对应的IP地址的具体规划,对于ONU语音模块而言,其需获得单独的IP地址,而且该地址和ONU对应的网管地址不可以在一个相同的子网网段中,需要获得专门的VLAN。

(4)用户接入层面上的IP地址的具体规划,和别的接入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一般情况下,地址池都是设于BRAS里面的,也就是说用户上网的时候,可以实现自动的获取。

4.5测算覆盖的具体距离

光纤的具体富余度如下:

传输距离如果在五公里以内(含),那么光纤衰耗对应的富余度应该在1dB以上(含);

传输距离如果在十公里以内(含),那么光纤衰耗对应的富余度应该在2dB以上(含);

传输距离如果在十公里以上,那么光纤衰耗对应的富余度应该在3dB以上(含);

对于G.652单模这种光纤衰耗而言,一般每千米对应的富余度大概是0.35dB。

4.6工程建设完成之后的体系性测试

完成PON系统的构建以后,一个必然的工作就是展开相关的测试,对于测试来讲,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对于OLT电源而言,测试主备倒换;

(2)重点的测试对象为ODN网络光衰,一般来讲测试的重点在于OLT到ONU之间的光衰是不是符合ODN光通道之中的对应范围的;

(3)注册ONU,运行的时候,对于新加入的ONU,系统能够做到自动的识别,能配置ONU,并且实现ONU上线;

(4)测试电源的具体接入,对设备重启予以测试,测试接地保护等等;

(5)业务方面的具体测试有二层功能、网管、基本的语音以及数据业务等等。

5总结

在社会发展这一力量的推动下,网络建设越来越普及,PON网络的规模化也日益呈现,实践过程中,怎么样将相关的网络建设予以完善化,予以提升化,这是必须要予以关注和考虑的问题,借助于高水平的PON网络的建设,能够提供更优的网络带宽给所有的用户,推动全社会的网络发展水平。

作者简介:

苗根茂(1984.7—)研究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太原理工大学在读工程硕士。

上一篇:浅析商用空调制冷的技术应用 下一篇:刍议电气仪表的选型、安装与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