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年度总结和计划

时间:2022-09-20 06:38:17

文化局年度总结和计划

今年以来,区文化(旅游)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2013年在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难得机遇,积极营造文化氛围,创建文化环境,夯实文化基础,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靓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今年工作情况和明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2013年工作情况:

(一)以“迎十艺”为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区文化(旅游)局以“迎十艺”为主题,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元宵节期间,我区成功举办了区第七届“新城之光”大型元宵灯会,营造了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策划组织了以“喜迎十、办好十艺节”为主题,为期3个月,共计90余场的区第十七届“之夏”广场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参与组织举办了省大众文化艺术节、市第三届人口文化艺术节、区“喜迎十、办好十艺节”书画展和广场舞蹈大赛、历届中国“艺术节”掠影图片展、“4.22世界读书日”活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魅丽”青少年绘画比赛、“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全年共在我区农村地区放映公益电影1104场,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积极开展“文化共享送电影进广场”活动,利用暑期坚持每周在我区各大广场循环放映红色经典影片,深受群众的欢迎。

积极参加省、市各项“迎十艺”文艺比赛。区文化馆参加了市民俗艺术展演,并获得优秀组织奖。组织选送了舞蹈《梆鼓秧歌》、《梦回春秋》、吹打乐《沂蒙颂歌》、音乐剧《我们的名字》、戏曲小品《小童大爱》,参加市“群星奖”调演。音乐剧《我们的名字》被省文化厅选为重点打造剧目,将代表我区参加更高水平的“迎十艺”文艺比赛。

经过省、市专家的评审,今年我区又有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刘氏正骨法、鲁味斋扒蹄、市西郊盖韭栽培技艺,被评为市第四批非遗项目。

今年,区文化(旅游)局已申报全市广场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奖,区文化馆已申报全市广场文化活动先进单位。

(二)以“文化惠民”为宗旨,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使群众充分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今年,区文化(旅游)局继续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设在区文体中心内的区文化馆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购置工作,争取早日对外开放。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今年上级下达的3个综合文化站、13个社区文化中心、9个农村文化大院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并通过了检查验收。建成了全市首家可与市图、区图实现通借通还的农村图书馆——区图书馆匡山分馆,现有实体藏书3994册、电子图书20余万册。我局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2013年以来已建成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发放资金244万元。全区已建成的公共文化设施运行良好,正积极发挥作用,日益成为城乡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最佳平台。

(三)精心策划,创新形式,开拓我区文化旅游工作的新局面。

按照区委、区政府“3355”发展思路和“一城三区”发展布局,我区着力发展旅游产业,成立了区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指挥部、百年商埠风情区建设指挥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建设指挥部。区文化(旅游)局及时调整旅游工作思路,结合我区实际,将文化工作与旅游工作有机结合,努力开拓文化旅游工作新局面。在全年工作中精心策划,创新形式,积极参加省、市旅游部门统一组织的各项旅游活动。在“好客贺年会”活动中,区文化(旅游)局选送的150米长的“二龙戏珠”龙灯获省“好客”之最称号。在以“泉水休闲,幸福人生”为主题的“泉城泉水休闲汇”活动中,设计印制了旅游宣传文化衫1000件、手提袋3000个、宣传彩页、条幅、标语等共5000余件,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组织华联商场、银座和谐广场等大型购物企业参与进来,开展“泉水休闲汇”打折购物酬宾,聚集人气,实现共赢。《日报》、《时报》等媒体都详细报道了我区旅游“夜休闲”的经验做法。

在旅游市场监管方面,区文化(旅游)局与辖区旅游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共出动100余人次,对辖区内14家旅行社,8家二星级酒店进行检查,其中对2家旅游合同存放不规范的旅行社提出警告,令其整改,迄今为止共处理了4起游客投诉,提升了旅游的服务形象。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在辖区内各大商场、西客站等交通密集处开辟临时停车场,并设置“自驾游停车区”导示牌,营造了良好有序的假日旅游环境。

(四)发挥文化市场监管职能作用,维护我区文化市场良好秩序。

区文化(旅游)局充分发挥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的职能作用,将创建文明城市执法工作与我区当前工作重点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网吧市场专项整治、出版印刷市场专项整治、娱乐市场和演出市场专项整治等活动。

文明城市创建检查期间,积极开展“创城十大文明行动”、“六项整治百日行动”等集中整治行动。制定了“创城十大文明行动和六项整治百日行动通知”、“创城考评细则”,“场内巡查制度”、“从业人员守则”、“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出版物销售责任书和非法书报刊名录”等,要求从业人员随时学习和遵守行业法律法规。加强了”扫黄打非”监管力度,召开了全区协调会,与城管、执法、公安、工商、各办镇联合开展检查活动,收缴了非法出版物共1900余份,确保了我区文化市场在全国暗访组检查期间未出现任何问题。5月28日,我区首次进行创城自查,区文化(旅游)局在全区十一个对应职能部门中排名第一。同时区文化(旅游)局被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迎查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全年,共计出勤6370人次,开展联合执法4次,检查全区各类场所2600余家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案件12起,结案12起。停业整顿网吧9家,取缔游商等非法书报刊经营单位(个人)16个,没收非法出版物、光盘4700余件,促进了我区文化市场业户文明守法经营,稳定了市场秩序。

二、2013年工作计划

(一)依托省市重点文化设施的拉动作用,全面提高我区文化工作发展整体水平。

十艺节的举办和重点文化设施的投入运营,将使西部新城“文化新高地”的地位更加突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高地效应”,重新定位我区文化发展方向,研究将传统文化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扶持、引导文艺作品的创作,在十艺节期间,要在质量和数量上有所突破,力争在“群星奖”评选中获取佳绩,并结合十艺节期间各项活动和演出活动,充分予以展示。积极对照差距,寻找不足,向省、市文化标准看齐,全面提高我区的文化工作水平。

(二)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为长远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我们要借助十艺节举办的时机,进一步加强我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建成和投入使用一批规模大、实用性强、群众满意的文化站、文化中心和文化大院。进一步推动基层文化设施的创建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阶段的创建任务,完善我区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同时,做好文化设施管理工作。利用好基层文化设施贴近普通群众、文化功能齐全的特点,探索区、街道、社区、农村联合管理机制,把文化设施的作用发挥好,切实管好用好文化馆、站、中心等,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

(三)注重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文化艺术人才,为我区文化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在人才的培养选拔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坚持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引导和激励并重的科学方法。十艺节期间,将重点选拔能代表我区文艺水平的艺术人才,参与重点文化活动、展演等,充分展示其艺术才能。从剪纸艺术、串珠艺术、石家老陶等民间艺术中精选优秀人才和作品,进行培养和打造,将民间突出的优秀典型努力塑造成为我区的文化品牌。做好相应的艺术人才储备工作,结合中小学教育,利用多种多样的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深入开展以纬十路小学为代表的少儿京剧艺术、以张庄小学为代表的“剪纸进校园”活动,将文化艺术人才培养与教育事业有机融合,为未来我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四)将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促进我区旅游事业快速发展。

我们要紧紧抓住西部新城建设的有利时机,依靠我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积极推进非遗园、济西湿地公园、温泉度假区、水生态公园等旅游项目的建设,加强管理,扩大宣传,形成“休闲生态、文化”的总体特色,采取“扬长避短,互相结合”的策略,将文化与旅游两项工作有机结合,以文化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不断地挖掘和创新集旅游、休闲、文艺表演于一体的旅游模式,弥补我区在旅游基础设施、天然旅游景观和游客传统观念上的不足,探索出适合我区旅游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面向实际,面向基层,服务大局,惠及群众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我区文化建设工作的进程,为促进全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靓丽的明天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区环保局污染天气应急方案 下一篇:商务英语岗学一体毕业设计模式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