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0 05:12:31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363-01

【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卧床休息,给予辅酶Q10、肌苷片、正规胰岛素、维生素C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2w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也是2w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病毒性心肌炎:疗效

病毒性心肌炎是近几年得到人们重视的一种心脏病,是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或慢性炎症[1]。一般是在病毒感染(如感冒、咽痛、腹泻等)后的1-3周内发生。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轻重不一,所以症状也千差万别。轻度、局限性病的人可以毫无症状,发展到中重度,心脏可出现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出现气喘,不能平卧;部分患者出现心率失常,导致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2]。近年来,医学界对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中药具有多重作用,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产生,中医研究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如黄芪、金银花、贯众、板蓝根等均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黄芪注射液系黄芪的提取液,是常用的益气健脾中药之一,具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3]。我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诊断均符合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4]。排除代谢性疾病、冠心病结缔组织病、中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肌炎、B受体功能亢进症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男55例,女41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为32.6±11.4岁,病程2周-3年,主要以胸闷、心悸、头晕、气急乏力、心前区不适或疼痛、舌淡、脉细无力或结代等临床表现为主。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为30.1±10.3岁;12例为肠炎,4例为腮腺炎,32例为前驱期患上呼吸道感染;20例为ST―T改变,4例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为II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为房性早搏,14例为心电图室性早搏。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为33.6±9.7岁;11例为肠炎,6例为腮腺炎,31例为前驱期患上呼吸道感染;18例为ST―T改变,6例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为II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为房性早搏,13例为心电图室性早搏。所有患者均无心脏明显扩大和心力衰竭出现。两组比较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入院当天均实施病毒抗体、心脏酶学、心脏彩超、心电图、胸片检查及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检查,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并给予辅酶Q10胶囊20mg,每日3次。肌苷片0.4g,每日3次口服。并给予正规胰岛素12V,维生素C注射液5.0g,10%氯化钾注射液1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w为1个疗程。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者给予强心剂和抗心律失常药;重症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除应用对照组治疗方法外,加用黄芪注射液(神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1000)6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2w。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

1.3 疗效判定:(1)治愈:连用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症状、阳性体征消失,血清酶及心电图恢复正常;(2)好转:连用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症状、阳性体征有所减轻,血清酶及心电图有所好转;(3)无效:连用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症状、阳性体征无改变,血清酶及心电图无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48例中37例获得治愈,占77.1%,9例病情好转,占18.7%,2例无效,占4.2%,总有效率95.8%;对照组48例中12例获得治愈,占25.0%,22例病情好转,占45.8%,14例无效。占29.2%,总有效率70.8%,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2.3 毒副作用:两组治疗前后未发现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均未发现异常。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病,冬春季节是其高发期。目前,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在治疗方面,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抗炎、营养心肌、对症治疗为主,疗效不理想。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理的探索中,大量动物模型实验也证实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主要为病毒感染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随着病程的进展,病毒感染可激发免疫病理过程,从而加重或造成新的心肌损伤,这一过程慢而持久,而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因此,加强机体免疫功能、营养心肌细胞、避免病毒的损害,有助于缓解病情。

近年来,医学界对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大量研究[5],发现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病情、病程选用清热解毒、扶正固表、活血通脉等方法可有效地阻止病变的发展,并使其逆转。黄芪是益气良药,近年研究发现它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良效。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经动物实验发现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显著[6],它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激活干扰素系统、改善内皮细胞生长及正肌力等作用,并能减轻感染对心肌细胞损伤,减少经细胞膜心肌细胞钙内流,改善病毒感染心肌细胞离通道及电活动异常;还发现黄芪抗病毒及保护心肌免遭或减轻病损作用与其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等有关也有研究结果表明,黄苠可以促进或加强干扰素的诱生作用,在体外与病毒直接接触无显著灭活作用,或有一定抑制作用。

总之,黄芪具有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诱生干扰素、改善内皮细胞生长及正肌力、减轻感染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减少经细胞膜的心肌细胞钙内流、改善病毒感染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及电活动异常等作用。上述临床观察表明,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心肌酶学,促使心电图恢复正常,总有效率达95.8%,无不良反应,因此,我们认为黄芪注射液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明哲.心脏病学(下册).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141-1144.

[2] 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 内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1-342.

[3] 吴晓玲.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5例疗效观察. 中国医学创新,2008,5(36):160-161.

[4] 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炎、心肌病对策专题组. 关于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和采纳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工作组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的意见[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405-407.

[5] 张锡国,陈守强,张建民. 中药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医药,2007,2(28):109-110.

[6] 刘建勋,马晓赎,王杨妞等黄蔑注射液对离休大鼠心胜功能及钠一钾交换ATp璐活性的影响.中国新药与临床感染,199,18(6): 307-372.

作者单位:530021 广西南宁茅桥中心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用药方案比较 下一篇:对药学服务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