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本细读到人文素养

时间:2022-09-20 03:33:06

由文本细读到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83-02

教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我没有停留在词意的理解上,也没有满足于表达词人达观的人生态度的讲解,而是促使学生由词到词人再到人生态度的深入阅读,积淀学生的人文修养。

师生共同理解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应当是“回去吧,不管是风雨也不管是晴天了”。这里表现的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役的超然的心灵境界。接下来的问题是:归去,归何处去?是回到黄州的住处,还是苏轼的家乡呢?还是另有深意呢?问题的设计抓住了这首词的关键之处,抓住了这首词的灵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句,表明了苏轼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的抉择上深有徘徊困惑的心态。说入世不易,出世则尤难。言外之意仍是说不能超脱回避现实,只能在现实中不断求索。《如梦令》( 为向东坡传语)中写道:“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好像有一种陶渊明“归田园”似的情景,而苏轼终是不自由,身不由己。《行香子》( 清夜无尘)中“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同样表达了归隐却不能实现的心愿。所以,古今诗人中,苏轼最推崇、最心仪的就是陶渊明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晚年梦寐以求的知音。陶渊明宁肯回到田园去,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坚决从上层社会的政治官场中退出来,把精神的慰安寄托在农村生活的饮酒、读书、作诗上,在劳动中,在和农民的交往中,对生死问题和人生无常仍执着关心,无论人生感叹或是政治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农民生活的质朴和热爱中得到了安息。归耕农田,陶渊明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自由的现实途径,但苏轼一生都没有走上这条路。在《满庭芳》中感伤唱道:“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陶渊明吟唱“归去来兮”,是何等快意,眼前就是一片光明和希望,从此就回到了自由亲切的田园,这里苏轼虽借此非常贴切地表达自己思归西蜀故里的强烈愿望,接着却哀叹,家在万里之外,我要回到哪里去呢?难道是陶渊明离家近而词人离家远就不能归乡吗?非也。苏轼靠科举为官,虽早有归隐之念,但身不由己,上命不可违,更何况他长期以来,仍在“待罪”之中,动辄得咎,自保尚不能够,哪里还有提出归隐的自由呢?苏轼与陶渊明的身世经历和时代毕竟不同了啊!“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也不过是自己的贬谪之所——黄州罢了,而实际上也只是说说表达感情而已。即使人生晚年到了海南,与当地的百姓亲密无间地生活在一起,但那也不是自己的家乡啊。如果“归去”是像陶渊明一样要回到家乡,那哪里才是自己的家乡呢!苏轼不断追问:“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陶渊明是迫于生计,辗转徘徊于为官和归乡之间,但毕竟有一个明确的归宿,苏轼的归宿又在哪里呢?他不断地思索感悟,最终在《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中表达出来:此心安处是吾乡。所以,李泽厚先生认为:苏轼一生并不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时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时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个整个人生空漠之感,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1]但他毕竟没有又走进那种“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虚无,而是以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达观沉静来看待外物看待一切。这种自我内在充实的精神世界,正是苏轼的经历和感悟的结晶。苏轼此时四十七岁,自从二十二岁进士及第,经历了丧母、丧妻、丧父的人生不幸,也经历了被诬外放、流宦各地的沉浮风波。而这次因“乌台诗案”经历生生死死之后的贬谪,经历了肉体的痛苦折磨,却磨砺了精神的升华。人到中年的苏轼已经阅尽人间沧桑,历经人生坎坷,他把儒家的“君子固穷”、“安贫乐道”的坚毅精神、老庄出世的超然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结合起来,炼就宠辱不惊、履险如夷的人生态度,铸就了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内在精神,养成了平和、淡泊、安详、从容、洒脱、坚忍的君子人格,东坡追求回归的是他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始终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对待人生,以清醒智慧的理性精神阐释了“生命与死亡的意义”。[2]可见苏轼的“归去”是向自我心灵的回归,是自己为自己撑起了一片高远的精神天空,这才是对后人的最大启迪,也是最能让后人发出“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感慨的深邃之处,是后人汲取精神养料的深远源泉。只有读懂此处,读通苏轼的一生,才能发现苏轼的现代意义和价值,才会在阅读苏轼感悟传统中汲取营造现代自我精神家园的力量和营养。对学生而言,这关键之处的阅读,对阅读整个苏轼,都是一个崭新的视野。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文本细读,就是要求教师凭借自我的学养,借助他人的解读,潜心思考,读出心得体会,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选准恰当的阅读视角,引导学生进行真实阅读,在此阅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促进学生阅读不断深入,激活学生阅读的情感体验,不断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获得阅读素质,积淀人文素养,打好精神底子,让学生在真实有效的语文阅读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美学三书》 李泽厚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2]《莫砺锋诗话》 莫砺锋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3版

上一篇:充分发挥童话对幼儿的审美教育功效 下一篇:我国反洗钱立法与实务的发展及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