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走进文本,提高语文素养

时间:2022-07-11 12:38:22

【摘要】(3)抓关键词,品情感。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很多语言都值得细细品味。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不断丰厚词语的内涵。如《普罗米修斯》一文,我...

潜心走进文本,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前,我们要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实现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的充分对话,这是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和根本。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潜下心来,认真解读文本,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粗读文本,理出思路

在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都有统领全文的切入点。可能是一个词,或者一句话,甚至是一段话;有的出现在开头,有的在结尾。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把握好切入点,让学生在粗读课文中,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抓题眼,促阅读。古人讲“纲举目张”,谚语讲“牵牛要牵牛鼻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轻重缓急,很有可能像螃蟹吃豆腐――吃得不多、抓得挺乱。因此,我们在学习一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咀嚼题目,发现题目蕴含的深意,因为抓住了题目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课文《可爱的草塘》,这个题目就很值得我们推敲。草塘为什么是可爱的?我们只要抓住“可爱”一词,就可以抓住全文理解的重点。因为这篇课文写了三方面的“可爱”:一是景色优美,绿得可爱;二是物产丰富,多得可爱;三是热情好客,人更可爱。于是,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引导学生体味草塘的“可爱”,加深学生对草塘的喜爱之情。

(2)抓主旨,悟中心。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课文都蕴藏着中心句,这些句子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但每一篇文章所呈现的方式却大相径庭,有的开篇直接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总结全文。可以说,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灵魂,自然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胸有成竹。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旨(即文章的中心句),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文章中心,深入解读文本。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中的“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等都是文章的中心句,是文章的灵魂。

(3)抓关键词,品情感。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很多语言都值得细细品味。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不断丰厚词语的内涵。如《普罗米修斯》一文,我们可以抓住“坚定”这一词,进行以下设计:人们什么时候才会表现出坚定?文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坚定地盗取火种?他的坚定付出了什么代价?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入手感知全文,感悟普罗米修斯的伟大精神。

二、细读文本,触摸语言

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可以培养其独立阅读的能力。那么,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品味语言文字,不断触摸语言文字的内涵。

(1)感悟细节,体味语言文字。在我们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不管是内容还是语言文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发现文本的秘密,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解读文本,体味语言文字,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文字上,通过对“工笔细描”“挥笔速写”“一丝不苟”等字词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性。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语言文字,感受聋哑青年的举止“特别”。

(2)研究结构,领略语言风格。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一篇文章的语言风格都不一样,有的平实朴素,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凝练精粹,有的明丽恬淡。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要针对文本特点,认真研究文章的结构,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领略文章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理解、感受和欣赏,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会迁移运用。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作者叶圣陶在文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等语句体现了叶圣陶先生语言文字的优美。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品味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真情,在朗读中体会叶圣陶先生平实朴素、凝练精粹的语言风格。

(3)拓展文本,内化言语表达。语文课程不仅开放而且充满活力,因此,教师要不断拓宽文本,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父亲的菜园》一文,作者对冲进暴雨中的父亲怎么做没有写出来,我们就可以在此进行拓展,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让同学们说说父亲在暴雨中做什么,从而感受到父亲劳动的艰辛。文本拓展,不仅增强学生对父亲的感情,而且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题,内化言语表达。

文本细读是课堂教学的根基,是有效教学的第一要素。因此,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要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文本,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县富岭中心小学)

上一篇:论网络流行语中的概念隐喻 下一篇:从《挖坑》看晓苏小说风格的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