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的解剖生理教学

时间:2022-09-20 03:16:58

生本理念下的解剖生理教学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同时必须具备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传统的教育所无法达成的目标。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以“生本理念下的解剖生理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生本理念的概念为研究的主要切入点,深入分析如何在中职院校的解剖生理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生本理念;解剖生理;教学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解剖生理学课程是很多学生的薄弱学科,其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学生以前不了解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这门学科,没有基础;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以传统的讲授为主,很难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够理想。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肯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解剖生理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尽快实现学生在解剖生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成绩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一、对生本理念的基本认识

(一)生本理念的概念界定

提及生本理念,通常它是真正倡导基于学生为主体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它的本质在于对学生的高度尊重。而职业院校解剖生理教学中的生本理念作为生本理念的下位概念,则是指教师能够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水平和个体之间的差异,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广泛参与解剖生理课堂教学活动而设计的教学环节与活动。

(二)生本理念的基本特征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

生本理念的核心内容就在于对学生的完全尊重。具体来说,就是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出发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一定的空间。

2.探究与合作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授是传递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生本理念下,学生间的讨论、互动与互助、合作将逐渐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

二、生本理念下解剖生理教学的途径

(一)教师要树立先进的解剖生理教学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只有首先具备了先进的解剖生理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对于现在的教师而言,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性的实现不仅仅能够带来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为此,教师要尽快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占据大部分时间的做法,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或者挂图等形式,首先帮助学生建立对知识的初步表象,进而通过有效的问题设置,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

(二)大胆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崭新教学模式

对于解剖生理学这样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而言,大量的专业名词和医学术语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打破传统的按照章节顺序逐一进行教学的模式,按照一些专业术语的命名原则进行归类式的教学,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加快、加深他们对学习的记忆;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分类教学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三)适当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所谓的“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某一知识点的教学活动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向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问题,为学生创设某种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以“循环系统生理”的教学为例,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用大量的时间来为学生重点介绍心脏的泵血功能等,但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在生本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可以这样来设计教学过程:

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心脏的泵血过程、血压以及心率的测量等,同时提出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

2.教师简要介绍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及要点,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如将教室当成病房,分别由教师和学生担任医生和患有心脏病的病人,通过医生诊断病人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对本节课知识的初步表象。

3.教师抛出问题

如在刚才诊断病人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哪些指标的测量?依据是什么等等,进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得出答案。

4.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与评价,就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进行强调,加深学生的记忆。

通过这样的课堂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践,并且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但是,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

(1)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课堂教学目标相符;

(2)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仅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

(四)实现多样化的成绩评定方式

在以往的解剖生理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借助试卷对学生进行终结性的成绩评定方式,这样的方式往往很难综合反映出学生的水平。为此,教师应该尽快改变这种评价方式,逐渐形成以教师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

综上所述,要想真正提升解剖生理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进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采取多种措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解剖生理成绩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日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1.

[2]谭永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思路[J].卫生职业教育,2009.

(作者单位 莆田海峡职业中专学校)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全程备考 下一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