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表面刻槽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9-20 02:21:1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表面刻槽技术的应用

本文针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刻槽参数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结合刻槽技术实际施工中的应用,证明刻槽技术对水泥路面表面功能改善具有优良的效果。

1.刻槽技术简介

刻槽技术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采用一组人造金刚石锯片,相隔一定的间距安装在同一根轴上形成刀排,如图1所示,刀排在动力驱动下高速旋转,使刀片对已硬化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磨削,从而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上形成边缘整齐的凹形槽。

刻槽与拉毛、拉槽、压槽等其他表面处理方法相比有施工费用高,效率低等缺点,但刻槽是在水泥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进行硬性刻制的,不受混凝土拌和料初期结构强度和凝固强度的影响,并且更具有安全、降噪、预防滑移、改善夜间和晴天行车环境等优点。

2.槽参数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

2.1刻槽结构参数

刻槽结构参数主要包括槽走向、槽型断面、槽宽、槽间矩及槽深5个要素。

(1)槽走向 按与行车方向的位置关系,刻槽有横向、纵向之分。横向刻槽的刻槽走向与行车方向垂直,纵向刻槽的槽走向与行车方向平行

(2)槽型断面按刻槽断面形状划分,槽型断面包括矩形断面、梯形断面及V形断面三种,如图2所示。

(3)槽宽 对于矩形槽与V形槽b即为槽宽;对于梯形槽,有上槽宽和下槽宽之分。

(4)槽间距 槽间距分为刻槽中心距和净间距两种。刻槽中心距是指两槽中心之间的距离,净间距是指两槽之间的槽齿(未刻槽)部分。

(5)槽深 槽深是指刻槽机锯片切削混凝土路面后形成的沟槽深度。

2.2槽走向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

(1)横向刻槽

横向刻槽可采用等间距刻槽和不等间距刻槽两种。横向刻槽施工的路面具有外观美观,雨天情况下排水效率高等优点,摩擦系数略高于纵向刻槽,满足规范要求,可用于一般路段。

(2)纵向刻槽

纵向刻槽可以大大增加转向摩擦力,有效的防止横向侧滑与横向风力所造成的事故,同时还具有降低路面噪音的效果。另外,纵向槽的耐磨耗性能比横向槽要好。《防滑路面设计指南》中认为,纵向刻槽虽然不能极大的提高路面滑溜数,但它能增进方向控制,行车导向性较好,能有效降低事故率。在弯道上,纵向刻槽能改善行车的横向稳定性,同时,由于纵向刻槽的行车噪音较小,故在隧道水泥路面上,采用纵向刻槽对于降低隧道内行车噪音是有利的。

我国的刻槽形式基本上都采用横向刻槽,在曲线半径较小、容易产生侧滑的路段和隧道路面中宜采用纵向刻槽。

2.3槽宽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

刻槽槽宽体现了路面雨天情况下排水空间的大小,增加槽宽可提高排水能力,从而有效防止雨天情况下出现滑水现象。

刻槽槽宽对路面的构造深度也有重要影响,当槽深、槽间距不变时,增加槽宽得到的构造深度变大;但槽宽也有一定限度,超过该限度,对路面抗滑性能不再有明显影响,而且有可能影响平整度。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的试验研究表明,槽宽限定在3~6mm范围内,并分别在高碑店和株州铺筑了不同槽宽、不同槽间距的试验路。其检测数据表明槽宽和槽间距有交互作用。为消除槽间距的影响,根据株州试验路的数据点绘出的变化曲线,表明横向力系数随槽宽增加而提高,但槽宽超过5mm后呈下降趋势。所以从横向力系数、构造深度、噪音、平整度和施工方便性的角度综合考虑,槽宽最大不宜大于5mm。

此外,在刻槽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槽宽,意味着刻槽净间距变小,车辆制动时,横向槽的槽齿部分受到的剪切力增大,耐久性不好,容易产生损坏;同时,轮胎与路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压力增大,使得轮胎路面的附着力增加,但也容易加剧轮胎的磨损。

2.4槽深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

槽深的选择应从构造深度、耐磨耗性和施工方面考虑。在槽宽、槽间距一定情况下,槽深越大,其构造深度越大,排水能力越强;在相同的路面材料和施工情况下,槽深大,其相应的磨耗使用年限就长;槽深越大,对刻槽机械的要求越高,同时,相应的施工难度也有所增加。

槽深的大小一般可根据铺砂法原理来计算得到。对于槽间净距为20mm、槽宽为5mm 的刻槽机,取单位面积(长1m、宽1m路面,按构造深度0.8mm),按照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槽深后得出,对于硬刻槽来讲,槽深宜控制在3~5mm范围内;对于塑性刻槽,槽深应控制不低于2.5mm。

2.5槽间距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

从理论上分析,刻槽间距越小,摩擦性能越好。槽间距越小,则单位长度内的刻槽条数增多,即刻槽密度增大,从而轮胎与路面实际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少,在相同的压力作用下,小间距刻槽与轮胎实际接触面上的单位压力就大,从而提高了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摩擦性能就好。但是,槽间距过小时,施工困难,形成纹理的耐久性差, 槽边易造成类似啃边、掉边病害。一般等间距刻槽时,槽净间距在12~25mm范围内,变间距刻槽时,槽净间距在15~30mm范围内。综合考虑抗滑、施工方便性和构造耐久性,槽间距取20mm比较合适。

3.施工工艺

3.1施工机械

混凝土路面刻槽机一般为单刀排设计,一次刻槽宽度40-50cm,适用于工程量相对较小的工程使用,运输、移动灵活。机器设计有自动行走机构,操作省力。

3.2施工注意事项

刻槽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只要合理使用适宜宽度和重量的刻槽机械,刻槽质量一般均可保证,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下列问题:

(1)横向刻槽时要注意刻到板边。

(2)相邻面板在刻槽时要保持槽沟连贯、顺直。

(3)在刻槽作业过程中,要对刀头采取一定的冷却措施。

(4)在刻槽完成后马上进行清洗,以保证刻槽内的杂物能得到及时的清理。

4.实体混凝土路面刻槽前后抗滑性试验分析

通过对实体混凝土路面的纵向刻槽处治表明,纵向刻槽可大幅提高混凝土路面的构造深度及抗滑性能。在刻槽完工后对路面表面抗滑构造深度的测量结果表明:测量值合格率达100%,见表2。

用摆式摩擦系数仪对路面进行的测试,从刻槽前后测试结果看,处治效果良好,见表3。

刻槽后对路面采用摩擦系数测定车测定路面横向力系数,两次检测数据对比如表4。

5.结语

综上所述,刻槽技术能够很好的改善水泥路面的表面功能,提高路表抗滑力,增加摩擦系数,并能协调降低噪音。刻槽技术的关键是刻槽参数的选取,即槽型、槽宽、槽深、槽间距的选择,其对路面抗滑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能有效提高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是提高水泥路面使用品质的好方法。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电力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下一篇:关于锅炉安全阀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