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MATLA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

时间:2022-09-20 02:15:51

独立学院MATLA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

摘 要: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本文结合MATLAB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做了探索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强化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 独立学院 MATLAB 教学改革

一、引言

《MATLAB语言及其应用》(以下简称MATLAB课程)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设置在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之间,可将其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是理工科专业非常重要的工具课,在学生的毕业设计、科研项目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三本独立学院,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从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导向出发,MATLAB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显得非常迫切。因此,本文通过对MATLAB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探讨,力求找到一种好的方法,以期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

MATLAB课程在我院是系定选修课,单独开课,单独考核,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MATLAB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两个环节,故应将其安排在机房授课,这样既方便教师实时演示软件的操作、例题的讲解,又能让学生第一时间学以致用,当堂巩固所学内容,教学互动。

较好的MATLAB课程设置方案是将其与专业课同一学期开设,达到MATLAB课与专业课的穿行、相辅相成。两门课程穿行,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贯通能力和动手能力,形成一种有效的“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同时有利于MATLAB课程的内容与专业课的内容相配合。

MATLAB课程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内容多,学时少。根据MATLAB课程的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中应重点教给学生使用MATLAB的方法和思想,MATLAB大量函数和指令及编程能力,需要学生通过上机做大量练习才能有本质的提高,所以要合理安排理论和上机的时间。

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基本内容:这部分包括MATLAB操作环境的介绍,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的相关语法,MATLAB计算的可视化,GUI界面的设计及程序的设计,这些是入门基础知识,要认真详细讲解;(2)专业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各专业的必须内容。如针对自动化系的学生,可结合专业课介绍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simulink仿真等;(3)扩展内容:对于专业应用较少的内容,可简单介绍,用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方法改革

独立学院在本三批次招生,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依赖性强,自学能力较弱。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应试学习为主动求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1.上好第一堂课

首先要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学习MATLAB是为后续课程搭建学习和实验研究的平台。以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为例,专业课中的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智能控制、现代调速系统等,都可以使用MATLAB进行教学和研究。另外,应当今人才市场对计算机软件的一些要求,MATLAB软件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几大计算机语言之一,以此增强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在第一堂课上,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显示MATLAB软件的优越性,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高等数学里求微积分、解方程;线性代数的矩阵运算;各种图形的绘制;控制系统仿真等。

2.将专业课融入MATLAB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入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演示,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例如在学习MATLAB绘图和M文件编写时,可让学生在M文件编辑器下编写M函数文件绘制二阶系统的多条时域响应曲线;学习数值计算时,可让学生应用矩阵左除求解电路电流方程组中各支路电流。

3.任务驱动式教学

基本理论内容上完,各章节应布置相关知识点的习题练习,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上机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理论教学。专业内容学完,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选择感兴趣的课题,上网找资料,分组讨论完成。这样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学会如何使用MATLAB编写和调试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四、考核方法改革

我院办学理念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如何贯彻这一办学理念,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人才。除了优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外,对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1.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现在,绝大多数课程的考核都采取期末一次性考试的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考分的高低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学习的好坏,更不能说明一个人的应用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就谈不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了。根据MATLAB课程的特点,它的仿真实践需要计算机操作,存在硬件软件故障的不确定性,而平时上机作业中抄袭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制定出合理的考核方式,公正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2.课程考核的改革

(1)期末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改革

期末考试的内容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考试不再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机械记忆,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考试可采用开卷的方式,考试内容转移到对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考核。

(2)增加课堂测验

MATLAB课程的知识点多,实用性强,重在应用,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般规律,着重理解,只有通过做大量练习,才能熟悉其中的函数,理解和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和编程技巧。

若是课堂上单纯教师教学,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也容易走神。利用课堂练习和测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使课堂气氛更融洽,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平时就认真学习,学以致用,而不是到最后为了应付考试。

(3)增加分析设计性的大作业

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应将分析设计性的大作业作为考核方式之一。大作业题目如设计一个GUI界面,实现对二阶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分析;双闭环直流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等。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实考核学生水平,MATLAB课程的成绩由四大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10%;章节习题测验成绩占30%;大作业成绩占20%(不能雷同);期末考试成绩40%。这种成绩的划分,既能实时督促学生的学习,又能充分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实践动手能力。

五、结语

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以考试合格作为最终目标,而应以实践应用作为理解掌握的基础。要想取得MATLAB课程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这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郑阿奇.《MATLAB实用教程》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8.

[2]刑雪宁,刘丽娜.关于MATLAB课程教学的探讨[J].计算机时代,2011(7):67-69.

[3]张昊慧.MATLAB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信息化教学,2012,11(33):130-131.

[4]王志凌,吴玲.独立学院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江苏科技信息,2013,5:41-43.

上一篇:黑龙江省天然林枯死木量的分析 下一篇:学于老师情境教学,谈有效课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