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变化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20 01:15:0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变化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胸前导联ST改变的临床意义 。方法:4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第1天标准12导联心电图记录,患者行冠状动脉造 影,冠状动脉狭窄≥50%为异常。结果:冠脉多支病变者(2支以上有病变)易发生胸前 导联ST段压低,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胸前导联ST段变化的患者,提 示冠脉有多支病变,是心肌供血不足的标志。

关键词:胸前导联ST段;冠状动脉造影;下壁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8)03-0444-01

笔者就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1月,4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的冠 脉病变情况与心电图的胸前导联ST段改变作对比,分析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0年1月至2006年11月于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 男35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81岁(63.1±9.5)岁。入选标准:①胸痛持续30min以上不 缓解。②心电图ST段至少在两个导联(Ⅱ、Ⅲ、aVF)抬高≥1.0mv或伴新出现的Q 波。③心肌酶或心肌钙蛋白成倍增高。

1.2 心电图记录

心电图记录为发病后第1天标准12导联心电图,胸前导联范围为V1~V4,胸前导联ST段 压低≥0.5mv为异常。

1.3 冠状动脉造影

47例患者均在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后1个月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断与心 电图阅读不为同一个医生。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上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上差异有 显著性。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下壁心梗合并左前降支病变28例,同时合并胸前导联ST段改变的有23例,占82.1%,而合并胸前导联ST段改变又无左前降支病变的只有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相 应心电图导联压低情况:V1~V4 ST段压低:合并左前降支(LAD)病变23例,无合并LAD病 变1例,合计24例;冠脉病变:合并LAD病变28例,无合并LAD病变19例,合计47例,两组比 较P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对应性ST段改变产生的机制:一是梗死区ST段抬高的真正“镜像”改变,二是 对应部位的心肌缺血或非Q波梗死的结果,反映了心肌梗死范围较大或多支冠脉病变。有文 献报道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胸前导联ST段压低>48h,心功能不全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发 生率明显增高[1]。通常认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症少且病死率低,但急性下壁 心肌梗死合并 胸前导联ST段压低,往往提示患者为多支冠脉病变[2],这些患者的病情与广泛前 壁心肌梗死的 患者类似或更为凶险[3]。因此在临床上应予足够的重视及积极的处理,条件允许 时尽早行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云琳,赵洛沙,张静华,等.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1mm的急性下壁心肌梗 死56例临床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1(5):979-980.

[2] 张建欣,杨俊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 究[J].心电学杂志,2001,20(4):205.

[3] 陈在嘉,徐义枢,孔华宇.临床冠心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4:88-105.

(收稿日期: 2008-01-20)

上一篇: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防治对策研究 下一篇: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