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凉山地区彝族服饰的魅力与规模化销售

时间:2022-09-20 12:41:13

浅析凉山地区彝族服饰的魅力与规模化销售

摘 要:本文简介了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服饰成因的两大影响条件及其服饰特点。凉山彝族服饰体现了整个彝族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要想传承凉山彝族服饰,必须使其走上规模化的销售道路。本文探索了帮助凉山彝族服饰走上大规模销售的途径,以使其效益最大化,造福于更多的彝族人民。

关键词:凉山彝族服饰的特点与现状;国外服装发展趋势;服装规模化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2

彝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人口大约有871万,有诺苏、纳苏、撒尼、米撒泼、阿西、罗武等不同的称谓。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三省和广西西北部。彝族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中形成了特有的毕摩文化,其中彝族服饰更是彝族文化的代表。在当前国际化的趋势下怎样使彝族服饰保存自己的民族文化又不与世界潮流脱轨,怎样使其走上大规模的制造与销售道路,是本文索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四川凉山彝族服饰为对象,分析其规模化生产和销售的现状和策略。

1、 影响四川凉山州彝族服饰形成的条件

1、1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滇、藏、川交界处,地形为东部山地区和西部高原区,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系由北到南流经山地和高原之中,从而形成了山高谷深、山川相间的川西南峡谷区。这样复杂的地势地形导致四川凉山大部分地区常年温度较低,人们在设计服装时必须考虑其运动和御寒的功能,因此这个地区的服装衣身多为较宽松的款式和窄小、贴脖的领口。

1、2的影响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拜多神,主要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彝族的自然崇拜主要表现为对天、地、日、月、星、水、火石、山的崇拜,这样的崇拜在服饰中表现为将日月星辰纹样、云彩纹、山纹、水纹等纹样运用到服装图案上。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的深化和发展,从彝族家谱看往往把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作姓氏,因此人们把动物纹样(如虎纹、牛角纹、羊角纹)和植物纹样(如蕨草纹、蕨叶纹、花头纹)运用到上服装装饰上。头饰在梁山彝族服饰中颇具特色,而头饰与祖先崇拜的尊祖息息相关。凉山彝族男子的传统发式是在头顶上留着一绺长发,其余的剪掉,汉语通称“天菩萨”。直到今天,大凉山的彝族男子还沿袭着这种古老发式,它象征着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凉山彝族服饰崇尚黑色的心理也与祖先崇拜有关。

2、 四川凉山彝族的服饰特点

凉山彝族服饰种类多样,穿在身上的衣服就是每个时期的文化传统、历史渊源、种族心理、风俗习性、制造加工、的写照。此地的服饰不仅有年龄、性别、常装、盛装之别,还有婚、丧、祭祀、战服之别。除此外,人们还据不同方言区的男子裤脚的大小又将服饰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伊诺(大裤脚)、圣乍(中裤脚)、所地(小裤脚)。不同的方言区款式各领,构成了整个凉山地区的服饰特点。

2.1伊诺(大裤脚)地区

“伊诺”方言区主要分布在凉山州东、北的美姑、甘洛和昭觉等县的部分地区。

2.1.1男子服饰

头饰:男子发式多为前额上方留二、三寸的头发一小块,凉山彝语称为“子儿”或“子莫”,俗称“天菩萨”,它象征男子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外人不可触摸。男子的头饰多用长达数米的青布包头,且裹成一尖椎状,俗称“英雄结”。

服装:上衣为右衽大襟衣,无领窄袖,在腰部收腰较合身,多为黑色或蓝色。上衣的装饰部位主要在胸前、衣襟、袖口部位,青年男子色彩多为艳丽的红、黄,老年人多为深色。下衣为裤子,裤脚肥大因而叫做大脚裤,最宽的有170公分。

配饰:男子喜欢佩戴 “英雄带”,腰挂匕首,戴银戒指,佩银香盒系麝香包。

2.1.2女子服饰

服装:伊诺女子上衣款式和男子差不多,年轻女子上衣以紧身、艳丽为美,中、老年衣、裙素色为主。伊诺女子的下装为百褶裙,未成年女子裙子为白色、镶黑边的三节百褶裙,年轻女子裙子色彩以红、绿、黑为主,中年妇女裙子以绿、蓝、黑等色拼接,而老年妇女百褶裙由紫、灰、黑色拼接而成。

装饰:伊诺女子喜欢佩戴珊瑚珠串和银制耳饰、领饰,老年耳饰改为戴圆形玉耳佩;头顶由蓝色或黑色布叠成多层的长方形头帕,已婚女子头帕改为荷叶状帽。

2.2圣乍(中裤脚)方言区

“圣乍”方言区主要分布在凉山州中部的喜德、越西、冕宁、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盐边和昭觉等县的部分地区。

2.2.1男子服饰

头饰:圣乍男子像伊诺男子一样头戴英雄结。

服装:男子上衣分为外衣、内衣、坎肩三种。青年男子外衣紧身窄袖,襟、摆用色布镶嵌成细牙条花道;中年男子外衣有对襟、大襟之分,较宽大,不装饰。内衣多为白布褂。坎肩多为年轻男子赶集、聚会时穿着。下衣为裤子,裤脚较伊诺男子稍窄,因此叫中裤脚。

配饰:男子肩背英雄带,形制与伊诺地区相似,腰部挎鹿皮腰包,以方便盛物。

2.2.2女子服饰

服装:上衣为两件套,多为大襟长衫外套和坎肩。大襟衣身合体、袖窄。坎肩为圣乍女子特色服饰之一,多装饰魅力花纹,袖口及下摆镶雪白的兔毛为装饰。

装饰:头戴长方形的挑花头帕,上面有精美的图案,可遮住额头。耳饰一般佩戴黄色的蜜蜡珠,生育后的妇女可以戴珊瑚、银串珠 。

2.3所地(小裤脚)方言区

所地方言区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南部的布托、金阳、普格、宁南、会理、会东、德昌、西昌、昭觉、盐源、米易等县。

2.3.1男子服饰

头饰:较伊诺和圣乍不同,所地不饰英雄结,多以青布缠头成交叉状的包头。

服装:所地男子上衣短小、紧身露脐,衣襟为右衽,袖长窄小。右侧以银扣装饰,银扣可以随意拆卸,衣边用黄色或红色的条子装饰。下衣为裤子,腰宽,裤裆大但裤脚小,仅能伸脚,所以被称作“小裤脚”。

配饰:男子耳朵上戴黄色的大蜜蜡珠,腰带用天蓝棉布缝制。

2.3.2女子服饰

服装:小裤脚地区的女子上衣多为外罩短袖大襟衣,长不过胯,短齐膝。款式为琵琶襟,衣身饰涡纹或波纹传统纹样,以贴花为主。下衣为百褶裙多为羊毛织成,质地厚重,在三大方言区中褶裥最为细密。

装饰:耳饰多为珊瑚珠串、银质链珠。未婚和已婚女子都包头帕、帕内装荞麦壳。生育后的妇女换上竹架圆顶大盘帽,又称“罗锅帽”。

3、 对四川凉山彝族服饰走上大规模销售的道路的几点建议

3.1凉山地区彝族服饰的销售现状

天然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了凉山彝族地区的封闭与落后,并且长久以来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让他们缺乏交易意识,这样就阻碍了彝族服饰的规模化生产与销售。尽管在今天国际贸易与市场经济如此活跃的情况下,彝族服饰也没能实现商品化和它真正的经济价值。笔者对甘洛、西昌、盐源等地的彝族服饰店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 彝族服饰专卖店很少甚至可以说没有,大多数服装店还会经营其他商品。

二、 服装款式单一,图案纹样只是对传统的纹样的复制,没有设计感、时尚性。

三、 没有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作保障,服装质量差,除了耐穿性不好,给人的视觉感受也不佳。

四、 落后的经济和淡薄的商品交换意识,使得很多民众选择自制服装,因此购买者少。

五、 没有统一的、成规模的加工工厂,服装生产、销售 难以成规模。

六、 没有专门的彝族服饰品牌。

七、 外来文化的侵入,加剧了彝族人民内部对自己服饰传承的不重视现象。

3.2国外服装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 广泛采用电子技术,生产效率高,质量品质好。

二、 生产设备向专业化、自动化、高速化方向发展。

三、 面辅料品种繁多,纺织印染服装一体化,节约时间与运输成本。

四、 款式多且更新速度快,紧跟潮流。

五、 先进的生产管理与经营模式。

3.3对四川凉山彝族服饰走上大规模销售途径的几点建议

一、 开拓彝族服饰的销售市场。打破传统观念上所认为的彝族服饰就只能针对彝族狭小的内部市场的观点。在今天这个国际交流频繁、人们思想开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逐民族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将彝族服饰市场扩展到彝族以外的国内、国际市场。强大的市场需求才能刺激生产。

二、 建立彝族服饰的特有品牌,实行先进的品牌管理策略。品牌可以扩大产品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提升产品竞争力。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要投入现代化的生产设备,采用一流的生产加工工艺以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此外秉持原创的精神,打破国外消费者认为的中国不会创新的观念。将彝族特有的民族元素与国际流行趋势相结合进行设计,使用独特、新颖的面料生产出集实用、美观、艺术、审美、环保等一体的服装。

三、 建立完善的网络营销。在网络化的时代下,方便快捷的网购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凉山彝族服装要走上规模化的生产、销售这条线,也必须利用网络这一销售渠道,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四、 将消费心理学运用到彝族服装的销售中。消费心理学主张根据消费者的心理年龄特征来展开营销活动,给消费者提供舒心的购物环境,以提高营销的成功率,增强服装企业的盈利能力。

五、 重视先进的人才的使用,将新的思维洒满大凉山。物是死的,人是活的,具备活力与想法的人才才是促进凉山彝族服饰走上规模化道路的有力途径。首先,要挖掘现有人才中的有识之士,这些人对当地情况较了解,能提出符合当地情况的建议。其次,引进先进的外来人才,他们既包括具有管理经验的精英也包括具有设计思维的“鬼才”。最后,优化用人制度和人才流动制度,给优秀人才提供较好的生活保障和提升空间。

六、 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大力的扶持。首先是资金上的支援。只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建厂、引进先进设备等行动的顺利进行。其次,政策上的支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地厂商的进驻和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此外,还可以以通过政府的号召力组织相关的博览会、交易会。

七、 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广告的作用。制作独特新颖、反应服装特点的广告,宣传专属于凉山彝族服饰的特有品牌。成功的广告宣传,可以吸引顾客的眼球,提高销售的效率和数量。

八、 完善交通体系,减少与外界交流的客观障碍。一方面在凉山州内部要完善乡村的优质公路体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开通往外地的航空、铁路,提高交通运输率和服务质量。

九、 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体系。在强大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只有树立顾客为上的观念,提供贴心的服务,才能获得消费者的拥簇。建立完整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运输、售后服务体系,才是取得长久立足的有力举措。

十、 充分利用现在的“旅游热”趋势,吸引大量旅游者来凉山感受彝风彝俗,增强购买力度。彝族除了靓丽的服装,还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例如毕摩文化。为了吸引游客,可以开展让游客体验民风民俗的活动,也可以开展其民族特色的展览会。

4、 结语

凉山彝族服饰是该地区人民世代生活的结晶,是其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劳动技艺、加工制作水平的客观物化形式。将其进行规模化的生产与销售不仅可以保持其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而且与世代潮流接轨、发展经济,提高该地区的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沈良杰:彝族服饰市场现状与发展探讨[J] 西昌学院学报,2005(4)

[2] 陆文熙:凉山民族文化与旅游[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冯燕:梁山彝族地区服饰文化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商贸,2009(10)

[4] 陈晓莉: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文化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2(34)

[5] 郑洲杰:消费心理学在服装营销中的应用[J]长春:现在营销(学苑版),2012(03)

上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山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 下一篇:不悔永做黄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