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戏剧法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20 10:40:07

探索戏剧法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运用戏剧教学方法,可以指导学生建立英语语言系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运用和交流英语,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思维和运用能力。

目前,在一些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发达国家,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比较成功地运用了戏剧表演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身临其境后,得到深刻的体验。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用表演的形式进行语言的实践与锻炼。

【关键词】戏剧法 小学英语 教学

一、语篇教学

1.语篇教学的概念。语篇教学是整体教学,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而传统的英语教学以词、句为中心,但语言不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词句,而是以连贯的篇章形式出现,以语篇为单位对教材进行分析、理解、推理的一种英语教学手法。

2.语篇教学的目标。根据上面提到的语篇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语篇教学中要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只停留在对重点语句、难句进行孤立的词、句的分析水平,要先从语篇内容的整体入手,结合语境帮助学生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语篇内容;要注重语言内容和功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获得信息、交流与意义的表达上,同时兼顾语言意义第一位,语言形式第二位;要注重使学生获得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为学生的语言输出做好准备。总之,语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对语篇进行解释过程。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语篇?语言能力的形成不仅依赖语言知识体系的掌握,更依赖丰富具体的语言感受和运用。进行语意、语境和语体教学,应该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培养语感,使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理解语言所描述的形象、所抒发的情感和所蕴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听读欣赏,对语言材料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审美体验。让学生熟读成诵,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实现语言内化。在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及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积极创设丰富的语言运用机会,可以充分运用戏剧教学法,指导学生建立语言系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运用和交流英语,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思维和运用能力,如分角色表演、创造性复述、自编课本剧等等。

二、戏剧教学法

1.戏剧教学法内涵与形式。

(1)戏剧教学法内涵。戏剧教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戏剧演;它不是舞台戏剧,而是一种“开发性戏剧”。“开发性戏剧”能帮助学生在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即感觉、运动情感、社交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学习并和谐地生活在自然与社会中。

(2)戏剧教学法形式。戏剧教学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戏剧形式,其中有Mime(哑剧)、Games(游戏)、Role―playing(角色扮演)、Choral Speaking(合唱式朗读)、Readers Theatre(读者剧场)等。根据小学教学内容的差异,使用的戏剧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在英语语篇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是戏剧表演教学,戏剧演分为对话表演和故事表演。

2.戏剧教学法作用。戏剧能为W生学习与运用语言创设情境,赋予语言以生命力;能让学生在熟悉而轻松的情景下有效地掌握语言;能使学生暂时忘却自身的身份去扮演其他角色,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它能为教学活动提供较具弹性的活泼的教学环境。艺术本身极具审美性,戏剧是艺术得一种重要形式,它能激发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把语篇教学改为戏剧形式,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对培养学生的胆量、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学习自信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戏剧的方法,可以优化语篇教学的实施过程,营造学习的氛围,加深学生对语篇教材中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时不是想着要说什么,而是直接思考如何表达,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很具有推广价值。

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活动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增加了英语实践的机会,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在戏剧教学中,即使原来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自信和成功。另外,在贯穿戏剧 教学方法的课堂上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观念。

对于教师来说,通过采用不同的戏剧形式来丰富课堂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克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性。教师不要只满足于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而要适时地变换方法,在原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的教学材料以及相对应的戏剧形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锻炼、提高、参与交际的平台。

事实上,戏剧给学生创设了比较真实得语言情景,让学生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去感受、理解、鉴赏、创造语篇中的语言美,让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用,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语篇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

参考文献:

[1]董国英.英语语篇教学探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4):61-62.

[2]方宁,雷建华.英语语篇教学模式浅探[J].中山大学学报社, 2004(2):348-350.

[3]高俊梅.英语语篇教学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85.

作者简介:应梦丹(1989.10-),女,汉族,浙江诸暨人,大学本科,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上一篇:正面 侧面 背影 下一篇:经典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