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无国界的

时间:2022-09-20 10:19:07

艺术是无国界的

摘 要:融入了儒家思想的中国艺术很好地的呈现出传统的东方艺术特色:“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艺术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的寻找,在中国趋向于自然法则的接受和世界的和谐。然而在西方,艺术是从事物的本体论去探讨美,更加倾向于形式的对比,以及对存在问题的辨证。当西方艺术还停留在写实主义的时候,中国艺术已经在写意的道路上发展了很久。但是,中西方艺术遵循着同一条路去接近精神自由的表达,它们发展在人类共同的情感之下,都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汇集、挖掘和表述自然的一种艺术结晶,同时,又很自然地把人们美好的向往、追求和理想寄托在艺术的想象中。中西方艺术通过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相互借鉴各自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渗透,创新和发展了没有国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新艺术,融合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和感情。

关键词:中国民间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抓髻娃娃水墨画 西方无水石版画

Abstract:Permeated Confucianism, Chinese Art well presents traditional oriental art feature-unification of form and spirit. It is recognized that art is a sort of search of spirit In china, it tends to show the laws of nature and hamony of the world.While in western countries, art materializes beauty in contrast of different forms and dialectic of existing problems. When western art focuses on concretism, abstract expressioniam of Chinese ar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it is admitted that Chinese art and western art are on the same way to expression of freedom of spirit. Based on common emotion of human beings, both of them derive from daily work and life of peoples. Meanwhile, they embrace beautiful dream and pursuit of humans in a natural way. Chinese and western arts influenced, penetrated and developed transnational various new arts of all kinds and globally blended people's cultures and emotions by communicating and learning each others'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 chinese folk art,western modern art,zhuaji moppet,shuimo painting,stone plate painting

我从小成长在中国,受着中国民间艺术的熏陶,对中国的民间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热爱,特别是经过中国西安美术学院大学的学习熏陶,在中国西部民间艺术的感染下,对民间艺术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例如:民间的剪纸与皮影、木版年画与农民画、织绣与印染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中国西北的民间剪纸――抓髻娃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表现出的纯真、天真、朴实的生活气息以及生动、活泼、可爱的表现形式,让人如痴如醉、遐想联翩;现在我又在法国皮卡第儒勒-凡尔纳大学造型艺术专业读研究生,对西方的现代艺术又非常欣赏,譬如:西方的抽象派、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艺术,真让我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更让我幸运的是在法国大学里有充足的时间细细品味着西方艺术的特点、精髓和表现手法,粗犷的意境表现出了自由奔放的追求,务实的造型无不体现出生活的写照。总之,中国艺术乃至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其目的都是为了表现生活、追求生活、美化生活。

一、中国民间艺术

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民间艺术中强烈的生命力与悠远的民俗情调,时时引起我们像回忆童年般的对原始文化的记忆与思念,在乡土艺术作品前,人类那些早已被遗忘或正在遗忘的原始情感、热望,信念和思想总能奇迹般的再现。

到过中国农村特别是中国西北农村的人对“抓髻娃娃”并不陌生,“不就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贴在窑洞里,门楣上,场院边的那种剪纸吗?”这是我问过一位中国陕西籍的朋友的回答,他说这话时,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抓髻娃娃”正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神祗,它的“身世”可追溯到亘古洪荒的初民阶段,几千年来作为至高无上的神灵,它一直佑护着我们古老的民族,子孙繁衍,生生不息……我对民间艺术的浓厚兴趣,大概渊源与此,而陕北正是民间艺术的海洋,由于封建社会长期的交通封闭和文化封闭,在陕北的民艺民俗中保留着极其丰富的原始文化遗迹,这是中国独特于世界的人类文化研究优势,但随着农村巨大的变革,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也不可避免地会在削弱和创新中生存。

抓髻娃娃有多少种?拉手娃娃、送病娃娃、五道娃娃、八卦娃娃……简直是个娃娃世界。例如:山西剪纸《坐帐花》(见图1)这是新娘结婚时必备的一种喜花,中间的娃娃为主体,上下左右布满象征阴阳,生殖的莲花、蟾、鱼、蜘蛛、小娃等符号,充满生命感,单个窗花多先剪出形象轮廓,不论在形内再剪繁复的花饰,或者根本不掏剪,由于轮廓简练整体,仍可出现丰满完美的效果。

图1:坐帐花

图2:婆婆娘 逗儿哥

陕西旬邑的库淑兰,她从小学会剪纸之后,就没离开过剪刀和纸张,她有着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她喜欢编唱民歌小曲,能够随时把心中的感受唱出来,她的创造力不仅在形象上表现出来,而且创造出用纸条剪出的局部形象拼贴组合的方法,边剪边贴,根本没有草稿,这又显示布局构图的综合思维能力,有的画幅高一米多,宽近两米,在填满充实的画面上,色彩对比搭配得当,疏密虚实相同,形象突出,装饰味浓,给人以宏大艳丽之美感(见图2)。

“民间艺术的造型符号,无论是立体的(塑造、缝制),或是平面(剪、绣、绘、制)其形象构图均给人以完美整体的观感,这是由于民间作者追求完整、对称、丰满的造型和看好的审美观念所致。民间艺术是充满情意的观念艺术,象征艺术,也是心美艺术。在这里,一切形象都是变了形的形象,因而也可以说是变形艺术。”

二、西方现代艺术

西方现代造型艺术,受复杂的审美意识的支配,为表现个体、自我观念、情感,多采取变形的方法造型。但是,现代艺术的变形是自觉的,是经过了艺术科学训练的结构变形或抽象变形,有不少是为形式,为变形而变形。

例如:毕加索认为自然万物都可以通过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来表现。即几何形态的表现,他正是以这作为突破口,而此前她接触的伊比利亚半岛艺术和黑非洲雕刻则提供了具体的解决途径。“1970年,《亚维农少女》诞生了,(见图3)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虽然画面的怪诞粗鲁很难让人起敬,但由这幅画引起的持续不断的视觉革命让人不得不信服毕加索的直觉与魄力,他把黑人面具移植到《亚维农少女》中人物的面部,《亚维农少女》几乎叛逆了所有的西方传统美学标准,它既没有具体的情绪因素,更没有具体的文化内容,背景和人体都用一些硬边线条和片状块面来构成。他的可贵之处也在于不是形式的猎奇,而是去理解部落艺术的寓意功能,并且从黑人艺术中,看到生死的永恒性。”又如米罗的《原始符号艺术》,儿童式的创作(见图4)。

图3亚维农少女

图4:原始符号艺术

综上所述,中国的民间艺术与西方的现代艺术,虽然属于根本不同的文化圈,可是在追求单纯,概括,简洁和表现哲学观念方面,以及在造型,变形和控斥伪善,表现真实方面,在色彩鲜明对比方面,有着某些共时性的因素:它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互渗点,将会诞生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

三、中西方艺术的融合

我平时经常从事石版画制作,对石版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对西方的无水石版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和中国画的水墨画比较相似,但它们又有很大的不同。无水石版画使用的是一种油性墨在锌板上作画,它能产生一种很强烈的水纹效果,而中国的国画使用的是中国特有的墨汁在宣纸上作画,画出的效果比较淡雅、柔和,如果能把两个画种相结合,吸收它们各自不同的优点,发挥其各自的潜力,在我以后的版画创作中将是一种益的尝试。

同是绘画,因为中国的画具,有表现中国画所具有的特殊性能,也就构成中国的特殊风韵,与性能不同的西洋绘画的工具所构成的西洋画风韵自然迥异其远了。例如中国的毛笔、水墨、宣纸,产生中国画上的线条、皴法、墨分五色等表现方法不宜写实,而适合于传神;而西方的画布、油彩等,产生西洋画上的艳丽明暗,浓淡的色彩,以及能随心所欲地涂抹厚薄、粗细、刚柔等感触,适合于写真。又譬如中国的绘画,表现工具的特性是适合于表现写意的,所以在我国画史上比较多的梅、兰、竹、菊、牡丹、玫瑰、山水作品,这是因为表现工具的特殊性。

绘画可以说是人类共通的语言,过去已经就有人主张取消所谓“中国画”和“西洋画”,这两个不切当的名词,而用油彩画,水彩画、粉彩画、木炭画、水墨画等名称分别就可以了,因为不论用西洋固有的绘画表现工具材料,如油画颜料,色粉笔,木炭条等,抑或由中国固有的绘画表现工具材料,如水墨、宣纸等来作画。若是中国人画的作品,就带中国人的个性和民族性,也就可以称之为中国画了,日本人画的作品就带日本人的个性和民族性也就称之为日本画,若是西方各国的人所画的作品也就带有他们西方各国人的个性与民族性或地域性,而这些画也就可以统称为西方画。譬如:中国人穿西装也是中国人,日本人穿西装也是日本人,而西方人无论穿中国的长袍,旗袍或穿日本的和服,也依然是西方人,可说是同样的道理。

中西绘画之所以有差异,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不同,前者提倡的是写实,着重形似,描写现实空间的明暗,及透明的远近法:中国的文化偏重精神意象,所以绘画主张传神,表现气韵,画面以线条为主,而减弱明暗及远近法,用意象来处理画面。因此,我们不应该依葫芦临摹古画,在研究我国古画之神韵及表现方法之外,同时要考察西洋美术含蕴,借以吸收外来之营养,且要认识现实了解时代,然后才能够创作现代性的绘画。“有些美术理论家认为中西绘画各有特性,其差异有如油与水不能融合,他们以为中西绘画技法混合的作品,一定不中不西,非常俗气,并且说中国画若是画上穿现代服装的人或者洋房汽车等物,必不和谐而显俗气。其实他们所说那些画,只是部分拙劣画匠的作品,或因没有对内涵的深刻认识,或因表现技法欠佳,使形式与内容不统一,有如东施效颦令人难以入目,但并不应因此而否定中西绘画的融合与发展的可能性。”我们考察西洋绘画史,印象派的色彩的革新创作,虽然是受科学发达的影响,同时也是受东方的陶瓷器及衣饰纹理的影响,而启发其创作的灵感。至于后期印象派、野兽派、表现派等受中国画的线条用笔及内在表现的神韵等的影响更为明显。例如:野兽派的主要画家马蒂斯,他在画面上的用笔与线条,色彩与神韵等,都显示着浓厚的东方情调。为什么我们不说他的画不中不西,反而称赞他的画清新和谐,赋予创作力呢?因为他吸收东方文化的营养,化为他自己的想象力,作品内容形式统一和谐,没有东施效颦的丑态,而具创新的表现之故。

总之,绘画如抱残守缺,墨守成规,毫无独创,便失去艺术的价值,如欲继往开来,推陈出新,除外师造化,内法心源之外,仍须借鉴外来的文化以吸收其营养而充实创作的想象力。艺术是无国界的,由此可知,中西绘画之交互融合,实为创新所需要。

参考书目:

[1].杨学芹、安琪:《民间美术概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2].王璜生、蔡涛:《毕加索的艺术世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3].谢里法:《艺术的冒险》,.雄师图书公司出版,1992。

谭 青:法国 皮卡第儒勒-凡尔纳大学硕士研究生造型艺术专业。

上一篇: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科技活动之比较 下一篇:从跨文化交际看文化定势的变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