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技艺

时间:2022-09-20 08:16:11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技艺

初中老师究竟怎样引导学生学好数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呢?课堂前的导入技艺是整堂课能否取的成功的关键。在此谈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技艺的几点认识:

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的成败的关键。

一、用故事导入新授内容并注重知识的迁移。例如在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一上课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神算“小精灵”吗?一天,“小精灵”去小欢家玩,见他正在做一道题:1500÷25=?“小精灵”看了后马上答道:比值等于60。小欢用约分方法果真也是这个得数,他惊讶极了,问道“你怎么会这么快知道得呢?”“小精灵”笑着说:“我用的是比的基本性质呀?”同学们,你们掌握了这种本领吗?我们在此基础来看看类似的这种题应该如何解决呢?例如: 在教学中应用观察和类比来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分式通分、约分的根据,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通过用故事导入,新颖、自然,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要学。一位教育家说过:“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有经验的老师常常先提出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然后引导分析、思考、探究问题。例如:教学整式乘法前,可以出一道设疑题:“不用计算,谁知道1002×998的积是几位数?”让学生从惊讶中产生悬念,在急于探求问题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新知。

三、揭示事物,在观察中引起思考,因探究而要学。例如,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让学生观察思考:把一个边长为a+b的正方形按图分成4块,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它的面积吗?你发现了什么呢?即a2+2ab+b2=(a+b)2,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进行新授课。

四、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因贴近生活受到关注而要学。例如:教学“图形的认识”。出示实物饮料盒、茶盒、罐头盒、排球等等。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东西,你们看,是什么?”出示幻灯片问:“你们能从这些幅图中,能看出哪些图形吗?”这样的导入新课,既近学生生活实际,又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无论是好奇、求知、还是情感,关注的需求,都促其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重的学生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这就保证学生在接触新课时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生主体的地位,增加学生学习前的导入技艺,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

上一篇:浅谈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基于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