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20 08:11:24

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的几点思考

摘 要: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在农村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对推动金州区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金州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金州区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和土地合理利用等问题有着积极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发展;土地;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9-0069-02

一、引言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之一,土地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大连市金州区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扩大并迅猛发展,土地的重新规划与开发利用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大力提倡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土地的合理利用。

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小城镇建设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建设道路,是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对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城镇建设的作用

重新合理配置农村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村城镇化;改善乡镇工业过于分散的布局;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避免盲目流入大城市;小城镇的集散作用,小城镇是联系农村与大中城市的纽带,促进城乡交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建设用地剧增,耕地锐减

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是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小城镇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大,造成耕地的日渐缩小和人均占地的急剧减少,使得人地关系恶化。

(二)小城镇扩建,邻近良田遭殃

小城镇用地在空间的扩展最主要表现为其周围土地首先被占用。小城镇占地不仅是数量的问题而且是质量的问题,这是造成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小城镇建设,要注重农田保护

在具体落实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规划建设区时,不能“牺牲农业搞工业,吃饭靠买粮”,对耕地保护要高度重视。

四、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

(一)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促进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认真贯彻“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做到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小城镇规划的建设用地总规模要严格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内。如果规划确需调整,必须经过法定程序。调整的规划批准后,仍必须按规划管地用地。

(二)加强规划管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小城镇建设用地

小城镇规划管理要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建立与市场机制相应的规划管理机制,实行以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

要建立与土地出让、转让的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规划用地管理机制。对于出让、转让的土地必须规定明确的土地使用条件,保证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真正落实。

要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为加强规划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及时调控能力,要建立规划实施反馈机制,保证规划的指导作用。

要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机构:上级政府对所审批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同级人大的监督机制;规划报批前公开展览制度和重要地区的规划实行听证制度等公众参与与监督机制。

小城镇国有建设用地,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拨方式提供外,都应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供地。对经营性用地要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方式配置;对土地利用方式,实行规划控制和用途管制,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对已经列入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必须纳入城市用地统一管理、统一转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小城镇集体建设用地,要统一规划、加强管理;对已合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的调整、改造,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禁止国有土地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向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方向转变。

(三)立足存量,内涵挖潜,促进小城镇建设集约用地

小城镇建设用地须立足于挖掘存量建设用

地潜力。用地指标主要通过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和村庄整理等途径解决,做到在小城镇建设中镇域或县域范围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凡是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或已确定撤并的村庄不得再增加新的建设用地。

(四)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工作,加强文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国土部门要依法认真履行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重要职责。对小城镇的建设用地要加强指导,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小城镇建设用地,做到依法批地、合法用地。要切实加强小城镇的土地登记工作。要加大行政执法监察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各类违法批地、用地行为,为小城镇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用地环境。

发展小城镇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适应广大农民的需要,抓好教育、医疗、文化、教育、娱乐场所的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抓好法制建设,搞好社会治安,使小城镇建设沿着有序、健康的轨道前进。

参考文献

[1] 宋启林.中国现代城市土地利用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林增杰.城镇土地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城镇环境卫生规划规范》编制组.部分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调研综合报告[R].2000.

[4] 周建生.浅谈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作者简介:李晋(1991-),女(满族),辽宁大连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城市规划。

上一篇:危险驾驶罪基本问题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生活目标现状的调查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