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20 07:26:08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蔬菜的安全性及品质已成为我国蔬菜出口的瓶颈和公众关心的热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已是大势所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可是,无公害蔬菜生产面临着众多的实际问题,急待需要解决。

【关键词】农产品污染;农药残留污染;有机肥投入量减少;土壤肥力降低;化肥投入结构失衡;生产的对策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污染严重。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蔬菜是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产物。近年来,菜农为了追求高产施用农药化肥,致使农产品硝酸盐严重积累,影响了蔬菜的品质与质量安全,根据检测站检测结果,韭菜、白菜、菠菜等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达到轻度或重度的污染,20%以上的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个别蔬菜样品硝酸盐含量超标率达70%―80%。施肥不当是引起蔬菜硝酸盐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蔬菜施肥情况调查的结果显示,蔬菜亩施纯氮10.4公斤、纯磷3.2公斤、纯钾3.1公斤,使用比例N:O5P2:K2O为 1:0.31:0.30,可见施肥很不平衡,尤其是氮磷钾比例不协调,施氮量太高。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当氮肥使用过量,超过作物本身的同化力时,氮素以硝酸盐的形式在作物体内累积。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但在蔬菜的储藏和运输及加工过程中,还原成亚硝酸盐,食用后与人体中有机化合物结合形成的亚硝胺,具有致癌、致基因突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2、农药残留污染使用农药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然而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已成为当前蔬菜污染及环境安全的紧要问题。农药的污染一是急性中毒;二是人体摄入慢性中毒;三是进入土体残留污染。近年来通过对我区生产和销售的84个蔬菜品种750多个样品,蔬菜进行的农药残留量定性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超标率平均为18.2%,个别品种超标率达60%-70%.据调查,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施药剂量不断增大、施药频率提高、施药与采摘时间很短是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此外土壤中农药残留累积严重也是造成蔬菜污染率高的重要因素。

3、有机肥投入量减少,土壤肥力降低 农田使用有机肥料是我国不断提高土壤肥力的一项传统农业技术,也是当今世界提高蔬菜品质、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手段。但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重视化肥,轻视有机肥的现象,有机肥的施用量逐年下降,个别地块出现了不施有机肥的“卫生田”,长期单一施用化肥,造成土壤物理性状和生物学性状恶化,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

4、化肥投入结构失衡,化肥利用率低 据调查,蔬菜上氮、磷、钾三种化学养分的投入比例为1:0.31:0.30,磷钾肥投入明显不足,特别是钾肥的投入较需求相差甚远。由于养分比例失调,加上施肥方法不当,致使化肥利用率不足30%,与发达国家肥料利用率平均60%相比相差很远。

二、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对策

1、做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对蔬菜基地的土壤环境进行质量评估。首先,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应具备良好的生态条件,周围不能有工矿企业,并远离公路,机场、车站等交通要道,其环境(包括大气、灌溉水、土壤等)质量指标都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要求。对基地的污染源和周围的环境条件作调查。包括对大气、水、土壤的监测。二是把土壤 污染状况调查与土壤肥力状况调查相结合。不仅了解和掌握土壤基础肥力状况,而且要分析测定土壤重金属的背景值、有机农药的残留值。三是建立无公害蔬菜适栽评估系统,研究确定有土壤环境下的蔬菜种类、品种及适栽面积

2、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解决过量用肥而引起硝酸盐积累的重要手段。蔬菜作物体内养分不平衡是导致硝酸盐积累的内在原因,而土壤氮素供应过多则是其外在原因,是硝酸盐积累的外部推动力。因此,应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一是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速效化肥及微肥。施用有机肥不仅施用量要充足,而且必须做到无害化。二是推广生物肥。生物肥有生物菌剂与生物有机肥两种,是近年来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新型肥料,施入土壤后,不仅能释放土壤中的迟效养分,供蔬菜吸收利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病害防治次数,减少农药残留。三是改进化肥的使用方法。氮肥要深施7--10cm,追肥要少量多次,钾肥要改一次性基施为基施与追施并重,在采摘期注意追施磷钾肥。四是增施硅肥,减轻或消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减轻蔬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3.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是加强农业防治和生态控制。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合理轮作和间作,保护天敌在保护地栽培蔬菜中,大力提倡生态控制,注意通风排湿,降低空气湿度,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对土传病害较重的黄瓜、茄子等蔬菜,大力推广砧木嫁接技术推广防虫网、黄板诱杀等技术,减少蚜虫、白粉虱等的危害。二是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利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以菌治虫利用赤眼蜂、七星瓢虫等以虫治虫利用农用链霉素、木霉素、多氧霉素;武夷霉素等以菌治菌,还可以利用昆虫外激素及内激素来防治,如诱杀、迷向、调节蜕皮变态等。三是严格控制化学防治。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做到早期防治。此外,科学地选择施药方式、时间、浓度和剂量也是成功生产无公害蔬菜的一个重要方面。

4、推广生物肥生物肥有生物菌剂与生物有机肥两种,是近年来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新型肥料,施入土壤后,不仅能释放土壤中的迟效养分,供蔬菜吸收利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病害防治次数,减少农药残留。因此,在蔬菜上增加有机肥和生物肥用量,控制化肥特别是氮肥的用量,不但有利于提高蔬菜品质,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上一篇:土建工程中结构耐久性的作用及探索 下一篇:种植业要素投入与配置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