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0 06:03:25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5―0095―01

思维作为智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只有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听说读写训练结合起来,才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过程也可以从多方面逐渐展开。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文本通过好的问题设置来逐渐引发学生的思维拓展。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也能够很好地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与锻炼。

如,《一株紫丁香》一文,这是一首很温馨的小诗,讲述的是学生们将一株紫丁香放到敬爱的教师的窗前,是对于教师辛勤工作的一种歌颂。在学完这首小诗后,“教”的任务基本完成,为了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东西,我和学生就这篇文章展开相关讨论。我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尝试想想当自己将那株紫丁香放到教师窗前时自己想和教师说些什么。很多学生立刻就领会到我的意思,想到会跟老师说“老师辛苦了”之类的话语,还有学生会想到给老师倒杯茶之类。学生想到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想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课文展开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直接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固然重要,但学生的独立思考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良好途径,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是新课程理念下更好的教学模式。

二、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激发学生思维

在小学语文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学生相应的课堂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良好途径。以《谁的本领大》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为例。这是一篇很有趣味性的文章,富有一定的思辨性。在风和太阳比较谁的本领更大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明白这个故事,也要让学生对于故事背后的含义有所思考。在展开课堂评价时应当注重评价体系的构建,课堂教学中我会从三个部分给予学生相应的教学评价语:分别对这两个故事有什么感受、对于整篇课文的思考是什么。这三个小问题是对文章的一个很好的梳理,也抓住了文章的主要脉络,同时,能够将这三个问题想明白的学生也就基本能够找到这篇文章的主旨了。

要让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建构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课堂评价应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展开课堂评价的前提是师生间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良好互动。其次,对于哪些情况应当给予课堂评价,教师心里应当熟知,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对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的完成情况、在课堂研讨中的某些观点或想法是教师最主要,也是最应当及时给予课堂评价的状况。此外,教师对课堂评价应当有所记录,这个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能够反映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能够让教师在后续教学中不断完善。通过教师的课堂评价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展开反思,这不仅能够让他们在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对于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很有效的锻炼。

三、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维

教学辅助动画设计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首先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就是它能够很好地丰富教学素材。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教学内容相对而言是较为抽象的,尤其是一些景观或者著名景点的介绍,这些教学内容学生们对其并没有任何了解,如何能够让这些景物以及场景变得更为立体生动,动画软件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借助动画软件的设计既能够对这些场景进行重现,同时,教师在设计时还能够发挥一定程度的想象空间,在真实的基础上可以将这些景致进行丰富化与细致化设计,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些景致的美,这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是很好的促进。

如,《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非常美丽的文章,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只是从文字层面对文章中的描述进行体验,这样的效果往往并不是太好。为了能够将北大荒的秋天的画面真实地呈现给学生并且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课前我展示了相关的动画设计。“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学生们在看到动画场景时都觉得非常壮观,那种美让人难以言喻。这些画面不仅非常生动直观而且很富趣味性,学生们不仅看得非常投入,思维也跟着这些画面在想象的空间内驰骋遨游。

上一篇:初中英语完形填空题的几个解题技巧 下一篇:我把春天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