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时间:2022-09-20 05:57:23

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新课标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的教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进步,其中,高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教育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此外,在高中教育中,地理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主体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一些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地理有效教学,造成我国教育发展缓慢的现象,对我国的教育发展起阻碍作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20-02

人们对我国的教育也越来越关注,尤其是是对我国高中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高中地理教育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将高中地理科目同实际生活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巧妙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元素相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1.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从狭义上来理解,有效教学指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行动。对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践与研究,所积累的经验,逐渐形成关于"有效教学"的体系,称之为"有效教学论"。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是"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也是有效教学追求的目标。从专业角度说,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等问题,一般公认的是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目标,正如高慎英、 刘良华在《有效教学论》所言,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2.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2.1 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以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地理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地理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学生能够具有分析图表、图册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时区、行星概念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时差、分析昼夜时间长短不同的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

2.2 强化合作意识以及自主探究能力。高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对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在高效地理课堂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要能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安排学习内容的顺序,学生之间要能加强合作学习。例如: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日区以及日界线的知识学习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同桌间对这一问题进行相互的讲解探究,通过给出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不仅能够使他们在沟通交流的能力方面得到有效加强,也能使他们了解彼此的知识学习情况。从而就能不断地使学生间的合作能力得到加强,对实际的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强化。

2.3 学习评价的激励化。学习评价的激励性,是指应该坚持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强调课堂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服务,从而使评价成为激励和引导师生发展的手段。课堂生成的有效性如何,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起着很大作用。不管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它都需要教师及时进行课堂即时评价,否则就会阻碍课堂的有效生成,甚至陷入"无效"。恰当的课堂评价可以"在学生茫无头绪时,帮助找到思路;在学生没有信心时,帮助重新唤起力量;在学生取得细微的进步和变化时,在老师的关注下保持进步并得以发展;在学生争论时,帮助擦出思维的火花"……所有这些都是借助评价的力量,取得有效的课堂生成。 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并形成成就感,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催化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能够不断的使学生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

2.4 尊重差异,研究学情,因材施教。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美术生的特殊性,实施课程标准,研究学情必不可少。在了解美术生学情的基础上,开设相关的课程,才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新课改环境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来实现,所以教学目标应该体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必须根据学情特点来对教学目标进行叙写。

结语:总而言之,对于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发展,要结合实际将教学问题充分分析,然后通过多方面的考虑分析,采用针对性措施实施保障地理课堂质量的提升。此次主要从高中地理课程特征和课堂教学问题进行着手,然后结合实际探究了相应措施,希望能够对实际教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推进我国的高中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进步,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张琰.高中美术生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 普春花.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下),2016,05:2.

[3] 王妍.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4] 柯照明.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学园,2016,03:2.

上一篇:浅析如何培养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藏区幼儿体育活动中游戏方法的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