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株幸福的芦苇

时间:2022-09-20 05:07:14

面前这条河水流向何方/请带上我一起去流浪/那哀愁已深深印在我脸上/我只想回到故乡的身旁。

每每听到苏曼的这首《故乡》,我的眼前便浮现出蓄满月光和乡愁的村庄、袅袅娜娜的炊烟、被金黄的菜花和麦浪环绕的村小、窈窕灵秀的村姑和质朴憨厚的庄稼汉。

在宁静而恬淡的日子里,我总是喜欢聆听范睿的埙曲《追梦》《睡莲》《悲凉笛声》和《布列瑟农》,心中弥漫淡淡的忧伤,一种古典的诗意充盈着整个听月斋。

乡村,一片明清丽质,一派生机盎然。在乡村教书,耳濡目染乡音土韵,吮吸饱蘸草木清馨的空气,在寂静中,拥有了那种鲲鹏展翅南飞的道家情怀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恬淡怡然。

春天,温暖的大地松动了,绿色潮水般从生命的那一边浸溢过来。油菜和小麦的长势繁茂,杂草和野花儿也自以为是地显示着各自的不屈和娇嫩。鸡鸭咯咯嘎嘎地扑腾撒欢,猪狗牛羊不疾不徐地叫着,慢四拍的曲子灵动了整个村庄和田园。

油菜花开放了,黄金的光芒照亮了村庄里所有人的心。我和孩子们一起扑向广袤的田野,品尝放风筝的喜悦,撷拾绿色的诗句。李叔同先生歌词《春游》中云:“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读之,竟有“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的淋漓兴会。耕耘乡村教坛,平凡孤寂中总翘盼着春天的到来,盼望那金黄的油菜花一夜之间淹没了吉祥的村庄,淹没了我和孩子们灵动的身影。

我所栖息的村小就镶嵌在逶逦流淌的澛汀河边,四周的油菜花在春天阳光的舞动下,显得异常金灿亮丽,令人想起荷兰画家梵高的《向日葵》。村小如一座岛屿,时时被灿烂的明黄浸没。

田野里,村妇们头裹方巾,身着花衫,步履轻盈地穿行于花丛中薅草。一拨城上来的游客正在咔嚓、咔嚓地摄下风情万种的“小桥流水人家”和“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清澈的小河边,几位老者蹲在青草丛中悠闲地垂钓,随着一阵泼剌剌的声响,一条大鳊鱼或小草鲩便拎到岸上,引得行人好生歆羡!圩堤旁,芊芊芦苇身材颀长,如古代仕女,娉娉婷婷。孩子们欢呼雀跃,采来一片细长的苇叶,或折成笛,或叠成哨,一吹,韵味十足的叶笛声便灵动了整个乡村。

常常醉心于欧阳修的那首词:“南园春半踏青时,风中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词中描绘了踏青时节水乡绮丽的风光,令人心驰神往。

村小东边的那条澛汀河显出孕妇般的丰饶身段,河中泊着几条狭长的木船,汉子们分列船上,手握竹篙,随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整齐划一地下篙起篙。姑娘媳妇们披红戴绿,小腿,手持木棒,一齐划水,小船燕子般迅捷前行。河两岸密密麻麻的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鼓声阵阵,彩旗飘飘,热闹的场景、喧嚣的气氛涤荡着人们的心灵。这一幕出自乡村一年一度的会船节,这时的乡村,整个儿沉浸在一片欢快愉悦的气氛中。身处其境,自然想起“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浪漫诗句……

燠热的夏天,夕阳西下时分,抑或月光浸润的晚上,我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我独自享受着这片水乡风情,每每走进朱自清《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忧伤里,走进林语堂欢乐而爽快的微风里,走进梭罗神秘而浪漫的瓦尔登河,走进克莱德曼的情调钢琴曲里。

有时听到远处隐约传来“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水”的歌声,我总是热泪潸潸。白天的忙碌和琐碎暂且抛开,我的心灵得到解放,精神得到升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看眼前美景,不管坎坷和平坦,我都能“毁誉无动于衷,得失在所不计”。

寂静的夜晚,我的思绪总飘回长满青草、蓄满月光的故乡。故乡此起彼伏的蛙声总是乘着一股轻风,穿透我的心灵。青蛙“呱咕——呱咕——”地叫着,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如诗如梦,飘过清清爽爽的夜空,飘过寂静的田园。它们用泥土一般质朴的声音,为清贫寂寞的乡村生活平添一缕朴素而温馨的感动。

透过蛙鼓纷纷的旋律,我们摸索到的是充满魅力和张力的乡村风情,是沉甸甸的稻穗淡淡的幽香。那美妙动听的蛙声总能穿越尘封的岁月,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中向我们悠悠飘来。我们的呼吸伴随着节奏分明、起伏有致的蛙鸣,共同构成了夏夜丰富的音像图景,传达着一种莫名的幸福和快慰。蛙声中,我看见母亲的白发如纷扬的芦花,风中的老屋古窑般静默,父亲坟茔上的蒿草经幡一般飘摇。

在弥漫着轻愁的秋天里,我宁愿做一汪清泓,澄澈着,静默着,倒映着芊芊芦苇和天光云影,冥想着过往的时光,回味着过往的温暖。

秋天的天空湛蓝清远,像收割后的打谷场,清爽疏旷。莲花瓣似的云朵漂浮在半空中,银子一般耀眼。灰褐色的树叶是一只只疲倦的蝴蝶,在秋风中簌簌而下,演绎着周而复始的生命哲学。河滩上芦花纷飞,映着苍苍秋水,令人想起采薇蒹葭之章。几茎狗尾草在风中摇曳,黄色的草尖轻沾水面,流泻幽深的诗意。长空中飞过一行秋雁,那高亢嘹亮的鸣和之声汇成激越的浑天清响,久久回荡于旷野。远处颓废的渡口和古窑无言伏卧,似饱经沧桑的祖父在冥想过往的时光。

田野里到处弥漫着庄稼成熟的气息。田垄上,沟坎边,布满了金黄的草垛。高粱红了,稻谷黄了,棉花白了。姑娘媳妇们穿行于棉海里,娴熟地拾棉,一阵阵清脆的笑声打破了原野的岑寂。村落里零星的鸡啼声悠悠的、长长的,把人的心浸染得一片酥软。

稻子金黄时,我总是伫立在田埂边,我仿佛看见手中舞着银镰的母亲,汗水正沿着她脸上的皱纹迤逦而下。那金黄的稻子在银镰的挥舞中倒下,铺成一道灿烂的风景,母亲是这风景中最精美的一帧特写。

秋日的黄昏,我会离开书斋,离开写了一半的文章、即将完成的条幅,偷得浮生半日闲,漫步于荒草萋萋、芦花摇曳的村野小径,看那霜后的枫叶与晚晖相辉映,听那微风中飘舞的落叶之歌,心里吟诵起“因为是早秋的精神之歌,所以有宁静,有智慧,有成熟的精神,向忧愁微笑,向欢乐爽快的微风赞美”。偶尔,有学生在远处的苇滩上吱吱哇哇地吹响芦笛,明朗的笑声和清越的笛声搅和在一起,激荡在旷野里,激荡在我的心里。孩子们背衬着晚霞红云、芦荡秋野,吹出了桃花灼灼的心事,吹出了鲜嫩纯净的童年,吹远了欢乐和忧郁的时光。

秋雨淅沥,独处听月斋,凭窗瞻望,远处的天光云影、田畴阡陌尽收眼底,心中忽生豪迈浩荡之气。雨声切近,似乎可以看见她轻叩木格窗户时柔嫩丰满的手指和纤纤细步而来的脚踝。雨透明,极富灵性,檐下雨滴声声,空洞久远,似珠玑落盘,亦具钟磬丝弦之韵。冷雨敲窗,我沉浸于自己的宁静和孤独里,如一尊佛,进入禅境。这时的雨是诗,是想象的精灵,是超然于尘世之外的精神滤淀。

秋风缱绻中,那簇簇芦花纷纷扬扬,似无数秋天的唢呐,吹奏凄婉动听的歌谣。芦花,枯黄的绒毛,锥形的花絮,小棉絮般到处飘散,飘向四周静穆的村庄。芦苇倩影婆娑,如一林美丽的舞姬,轻摇着翠绿的裙袂,婀娜多姿。而芦花怒放的芦苇就如谦恭的侍女早生华发,在涨满了秋水的苇滩上到处是它们飞雪般轻扬的身影,把寥落的乡村装点得诗性而空灵。我如一株清泠秀逸的芦苇,自在地摇曳,自由地思想。

月光如水的夜晚,校园里扶疏的花木如但丁《神曲》里的插图。枝叶在风中飒飒作响,如舒缓的小夜曲,让人的心变得丝绸一样柔软。眺望远处的村落,默念着自己的学生,企盼着真诚的祝愿能飞进孩子们香甜的梦乡。

有时走进村后的楝树林。透过树缝向上看,天是暗蓝的,依稀可窥见几粒闪烁的星星,到处都弥散着碎银般柔和清澈的月色。我在月光铺满的小路上迈步,让理想在林中的月色里袒露。月光羽毛一般轻柔地撩拨着我,使我全身都涌上难以名状的舒泰、怡然和飘飘欲飞的感觉。

眼前的一切似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水乡处处呈现出一种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景致。乡村的秋夜异常静谧,只听到月光经过树梢来到田野的脚步声。轻轻地,宛如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得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散步是我乡村教育生活的一道风景,是我人生之路的一杯佳茗。我伸开双臂拥抱着这一切,生活是多么美好!

深秋的夜晚,整个大地慢慢沉寂下来,拭去白日的浮躁尘埃,在静谧的灯光下,斜靠床头,揽书一卷,信手翻来,兴至而读,兴尽而止。此时之神思既可以囿于现实而遍观世间百态,也可以跨越千年,忽而随李白纵酒放歌,忽而随辛弃疾金戈铁马驰骋沙场,感受或清丽或脱俗或哲思的文字带来的美丽,醉心于文学的广袤深邃。有书中哲人指点人生,启迪混沌,岂不快哉!若是灵感飘然而至,思如泉涌,倚枕疾书,心底之真性文字似水般潺潺而出,则真是“其喜洋洋者矣”。

冷凝的冬天,我喜欢在暖阳下,躺在竹椅上边晒太阳边看书。独坐小院,品读周一贯、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等教坛巨擘的著作,思想的视听倏然拓开。品读张晓风、刘亮程、曹文轩、周国平等文学英才,我的作家梦蓬勃疯长。手捧汪曾祺的《大淖纪事》、刘绍棠的《蒲柳人家》、顾坚的《元红》、李明性的《痴情女子》,乡土文学如缕缕清风撩动着我的情怀,我如饮醇醪、如痴如醉、如梦似幻,每每走进“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的诗化境界。

我看见孩子们在青砖铺就的操场上玩闹,快乐随风飘扬,寒冷被他们揉碎,随意抛撒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而那些胆小的麻雀们总喜欢把纯蓝的天空撕开一个个闪亮的豁口,灵动的影子如朵朵墨菊盛开在空场上,盛开在我和孩子们温润的心中。

阴晦的日子里,太阳无影无踪,雪花纷纷扬扬的,以信笺的方式翩跹而下,精灵一般地钻进我和孩子们的脖颈里、衣袖里、裤管里,凉丝丝的,沁透肺腑。

翌日,踯躅于雪后的田野,看光秃秃的枝丫上栖息的鸟雀如春天的新叶。澛汀河边芦花簇簇,似古银,似凝脂,粘着白雪,似沉思的老者,似得道的高僧。一群孩子从远处奔来,红扑扑的脸庞似夏日炙热的太阳。他们围着我问这问那,我轻抚着他们的小手,传递着春天的讯息。在雪地里,凝望蓝宝石般的天空,静静地冥想一些过往的时光,倾听灵魂深处的呓语,任发思古之幽情。走进这片雪地,走进这片静谧,颇有冲破名缰利锁后的酣畅淋漓、通达快慰。

在乡村,吮吸着乡村的精髓,拥有那份古典情怀,我的快乐如澛汀河水一样流淌着,滋润着一个又一个恬淡而平和的日子。在乡村,我是一个嗜月静处的人,我从蹲在苦楝树梢上的明月中感悟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宇宙意识。我对芦苇情有独钟,常常写描摹歌颂她的散文,我其实就是乡村的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芦苇纤弱、娇贵,带着诗意的伤感,透着平民的精神。芦花“入世而不事功,出世而不虚无”的风骨,飘逸淡然,颇具仙风道骨。

有芦苇、有菖蒲、有狗吠、有炊烟、有草垛、有村戏的日子是我最靓艳的时光,我感受到对乡村的爱、对写作的爱、对生活的爱就如同田野里的藤萝一样缠绕着,如小河里的流水一样蜿蜒着。

我是一株摇曳在澛汀河边的幸福芦苇。那成片成片的生长在澛汀河边的芦苇里,我,傲然挺立,守望乡村,“纤瘦清苦,又是那样的幸福坚韧”。

我和村小栖息在充满诗情的地方:碧波荡漾,青草萋萋,野花烂漫,炊烟袅袅,还有槐花、麦秆、水草……更有那成片成片的在风中摇曳的清泠秀逸的芦苇。“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莫忘故乡秋光好,早戴红花报春晖。”我的耳畔不时传来悦耳动听的《芦花》。歌声婉转,芦花纷飞,飘向四周静穆的村庄,飘向村庄里纯净的心灵。

是啊,在芦苇和杨柳的微吟中,在菰蒲的清香和村姑的民歌里,我吮吸着乡村的精髓,编织着文字的彩带,放牧着纯净的心灵。伴着清风明月,守着自己的那些快乐和忧伤,过着属于自己的恬淡丰厚的田园生活,我的日子像花儿一样盛开,浓浓的香气弥漫着,飘向岁月的深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朱庄中心小学)

上一篇:回味失败 16期 下一篇:基于城镇化视角的重庆绿色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