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疗法对肩周炎的治疗研究综述

时间:2022-09-20 03:26:56

中医外治疗法对肩周炎的治疗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2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近些年来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并提出看法,为中医外治疗法在肩周炎治疗中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结果发现中医外治疗法结合手法对肩周炎的治疗疗程短、治疗效果好。但是因治疗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各种治疗方案还有待继续研究。

关键词 中医外治疗法 肩周炎 手法

一、推拿手法与针灸结合对肩周炎的治疗

(一)推拿与针灸结合对肩周炎急性期的治疗

推拿与针刺结合在选穴上是有讲究的。罗鸿宇在治疗发病急,病程短的肩周炎急性期时将一般针刺和远端取穴针刺进行对比,针刺远端合谷、曲池、阳陵泉等特殊疗法[1]。在经过一个星期的诊疗后,病人肩部痛楚明显消失,肩关节的活动度得到改善,在43例远端取穴针刺的患者之中,治愈的有37例,见效5例,无效1例,相比一般针刺效果更加明显,痊愈86%。可见对远端穴位进行针刺是很好的治疗方法。然任晓明运用远端取穴的方法来治疗急性期的肩周炎[2]。针对患者的上下肢进行针刺,上肢选取肩三针,并在肩关节周围压痛明显的部位进行梅花针叩至出血,再进行火罐15分钟,下肢进行三阴交透悬钟,阳陵泉透阴陵泉等特殊治疗法,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明显减轻,通过痛点取穴和远端取穴对患肩能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穴和镇痛作用。这种远端取穴的特殊治疗法是符合针灸治疗原则的,是治疗此病的一种理想治疗法。郭霞在选穴上选取了颈臂穴来治疗肩周炎,将毫针刺入颈臂穴,当患者上肢出现麻胀感并且像指尖放射时出针,不留针[3]。再在针刺的基础上对患肩局部进行刮痧,直至局部出痧,此种经外取穴的方法能直达病变的病所,并且能达到疏通经络和止痛的功效。庞国军等人运用针灸加手法松解来治疗肩周炎[4],针刺条口穴后对患肢进行上举、外旋和外展并进行拿法、揉法。56例患者在经历一个特殊疗程的诊疗后治愈率达到了98.2%。由以上内容可见,采用推拿结合针灸来治疗肩周炎急性期对改善肩关节的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的效果更加明显,疏通了经络,使得不到濡养的组织得到了养分,从而改善了肩关节的功能障碍。

(二)推拿手法结合针灸对粘连期的治疗

针灸和推拿是治疗肩周炎粘连期的中医外治的一种特殊治疗法,将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和针刺治疗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治疗,虽然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针刺结合推拿手法的治疗较单独用针刺治疗要好一些。蔡京华在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时运用针刺疗法对压痛点和肩前穴进行针刺,施以平补平泻的手法,得气后取出毫针[5]。针刺结束后对患者患肩做推拿治疗,以衮法和弹拨法治疗患肩15分钟,再用搓法对患肩由上而下搓抖数次。林家驹等人将70例患者分为针刺结合手法的治疗组36人和仅做针刺的对照组34人以龙虎交战的手法进行对比治疗[6]。治疗组选取肩k、肩贞、外关等穴进行龙虎交战手法,针刺结束后给患肩施以手法分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仅采用针灸肩贞、肩k、合谷、曲池等穴,治愈率为79.41%。治疗组通过局部选穴和远道选穴相结合针刺,再配合手法治疗起到了疏通经络,活血等作用,并且达到了通则不痛的效果。由此可见针灸与推拿治疗肩周炎粘连期都由其各自的作用,单一用的效果不如两者结合,两者结合可以互补,单一治疗疗程缓慢,效果不明显,两者结合对肩周炎粘连期的康复起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二、针灸与拔罐结合对肩周炎的治疗

(一)针灸结合拔罐对急性期的治疗

温针灸结合拔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功能,通过针刺和拔罐的独特作用来治疗肩周炎急性期达到不一样的治疗效果。杜彦云采用此法来治疗此病,取局部的“肩三针”,循经的曲池、阳陵泉臂、手三里以及天宗进行针刺并且施以平补平泄手法,再留针30分钟,得气后取针,然后对局部进行拔罐,留罐15分钟,以局部出现暗红色为宜[7]。与单纯针刺相比较,有效率高出15.63%,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此种针灸治疗法能达到疏理经络、镇痛的作用,拔罐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故两者结合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松解粘连,消除炎症等作用,治疗肩周炎急性期疗效显著。故刘权采用奇穴组联合刺络与经穴组取穴进行对比治疗,奇穴组选取四花中穴、反后绝穴进行泄法行针,行针时嘱咐患者患肩外展、外旋、后伸,留针30分钟后拔针,对局部进行拔罐并且放出少量的血液(2-5ml)[8]。经穴组选取“肩三针”、阿是穴以及曲池、阳陵泉,先刺远端穴,取针后嘱咐患者活动肩关节。结果显示奇穴组疗效优于经穴组,可见针刺与拔罐相结合治疗能对肩周炎急性期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通过此法的治疗能使肩部的经络畅通,并使失去濡养的筋肉得到了滋养。以上治疗说明针刺联合拔罐对肩周炎的急性期的治疗的可行性。

(二)针灸与拔罐结合对粘连期的治疗

针刺与拔罐结合治疗法是当下最常见、最实用的一种治疗法。赵若谷在诊治肩周炎粘连期时将60例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与参照组各选取30人,治疗组选取肩k、肩前、肩贞为主穴行针刺,留针30分钟,取针后在患部疼痛区域先进行闪罐,再留罐15分钟;参照组一样进行针灸,但是取针后不留罐[9]。经过一个疗程的诊疗后,治疗组比参照组的治愈率高出23.4%,针灸结合拔罐治疗使肩部粘连的肌肉得到了松解,使微循环障碍得到了改善,并且肩k穴、肩s穴以及肩贞等穴有温经活络、调和气血等功能,从而缓解了局部的血流循环,使患肩粘连得到了松解。粘连期患者主要感觉就是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康明明在诊治粘连期时选取对照治疗,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人、38人;治疗组采用泻法针刺阳陵泉,并且同时嘱咐患者肩关节做旋转和上抬的动作,做到最大的限度,留针20分钟,取针后对患肩周围压痛点进行三棱针点刺后立即拔罐,留罐8分钟;对照组采用平补平泻法针灸“肩三针”[10]。经过两个疗程的持续治疗以后,治疗组结果比对照组结果高出11%,由此可见针刺结合拔罐治疗对粘连期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中医上常说“痛则不通”,所以只要使局部的血液畅通,粘连组织得到濡养,肩关节就能恢复正常功能。针刺能使局部疼痛得到缓解,拔罐能使局部失去养分的组织得到营养,由此可见,针刺结合拔罐法两者结合比单一针刺法治愈肩周炎粘连期效果好。

上一篇:关于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中的互补探讨 下一篇:均衡发展世界乒乓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