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需求导向下的高校瑜伽选修课教学改革论述

时间:2022-08-22 12:01:16

职业需求导向下的高校瑜伽选修课教学改革论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2

摘 要 在当今人才需求量大、需求类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许多选修课程也是具有较大人才缺口的行业所必备的能力。在当今职业需求的导向下这些选修课程渐渐吸引了许多高校的教学关注。本文以瑜伽选修课为研究对象对其教学现状、教学特征和创新改革策略做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关键词 职业需求 瑜伽 选修课 教学改革 策略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这就推动了许多行业的兴盛和发展。健美健身正在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项重要生活内容,成为人们释放压力、锻炼身体、提升个人品味的途径。瑜伽这一健身方式具有非常高的综合素质要求,选择瑜伽为锻炼方式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就推动了瑜伽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对瑜伽人才的需求水平。在当前高校的瑜伽选修课教学中,即使暂时不讨论职业需求,单从学生自身的兴趣来说瑜伽也逐渐成为许多学生的选择,所以提高瑜伽选修课教学水平极为必要。

一、瑜伽选修课教学现状

(一)技能教学受到关注

在当前的瑜伽选修课教学中学生基本都能够掌握基本的技能,而且能够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技能提高练习,这说明教师对瑜伽技能教学是非常关注的。技能是瑜伽各种动作的基本原理、要点,掌握了这些内容就拥有了优秀瑜伽能力的基础。每一个瑜伽动作共同组成了瑜伽技能体系,技能教学的过程需要将这些动作进行科学的分类,例如瑜伽的基础动作应当是难度最小、操作最为简单的,而高难度的动作也是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练习的。

(二)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在针对选择了瑜伽选修课的学生群体进行的调查中显示,在进行了一定时间的瑜伽练习之后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的提升,这说明学生学习瑜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强。一方面由于学生自身的原因与瑜伽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对瑜伽的选修信念充足,而且瑜伽的基础内容学习难度不大不会对学生造成过大的学习压力,反而能够舒缓身体肌肉实现放松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的瑜伽教学中也选择了非常准确的教学流程,让学生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瑜伽动作的水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

(三)学习交流缺乏

虽然当前高校的瑜伽选修课已经取得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效果,但瑜伽不仅仅是肢体行为的组合,更关注心灵上的净化与体验,所以对不同音乐、动作的理解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当前的教学中这种学习交流非常缺乏,无论是从教学方面来说还是从学生方面来说,对信息交流的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基本只关注教师对动作的要求和提升,自身根据音乐实现身体与精神的放松,而教师也是以教学为主要目的对瑜伽的基本动作要点进行教学,忽视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也忽视教师间的教学交流。

(四)学习目的定位不科学

瑜伽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优秀的瑜伽运动能力,因此是一种从主动学习的心理出发,完善自身瑜伽运动能力并提高瑜伽水平的过程。当前的瑜伽选修课教学虽然学生最初的选择和参与是发自内心真实兴趣的选择,然而在接收瑜伽教学之后功利性学习的缺点就显露出来,许多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或者目标,这种状态对瑜伽学习来说具有多种负责影响。一方面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偏离了瑜伽学习的本质,另一方面当将瑜伽学习放置于一个任务的地位上就必然会出发学习积极性的下降,严重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瑜伽选修课教学特征

瑜伽的最大特点是对专业性技能有非常高的要求,这使得高校瑜伽选修课也同样增加了对专业性技能的要求。相比普通的选修课教学瑜伽教学的要求更高、标准更全面,无论是自身瑜伽动作技术水平、还是教师对瑜伽动作、音乐的理解,以及心灵在瑜伽练习过程得到的涤荡,都应当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关注。瑜伽选修课所面临的学生一般都是对瑜伽动作富有兴趣的群体,因此在入门教学时的方法运用非常重要,需要选择能够吸引并保持学习兴趣的手段。另外瑜伽作为一种运动形式之一,它不具备一般运动的竞技特点,这也是瑜伽区别于其它运动形式的最大特点,映射到教学行为中就是对自我瑜伽运动体验的重点教学。

三、高校瑜伽选修课创新教学策略

(一)合理处理瑜伽技能教学

瑜伽技能教学是基本的教学要求之一,许多学生在选择了瑜伽选修课之后出现积极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面对专业性强的瑜伽技能影响了学习信心,因此技能教学一定要关注教学方式方法,由浅入深的教学是最基本的原则,但是不同难度的技能教学也应当结合开来,如果一直进行简单的技能教学学生必然会对瑜伽运用的技能标准产生误解,而如果仅仅选择有难度技能进行教学又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所以要对瑜伽教学进行改革创新首先应当将技能教学进行合理规划。一般的规律是将瑜伽的技能教学进行符合学生标准的难度级别评定,再根据学生的学习与操作情况选择适合的技能难度。合理的技能教学难度控制应当是使学生即感到学习的轻松又具有一定的难度,控制在可实现的范围内,保证学生的可操作性,必要时可选择某些个性化操作标准与要求加入教学中。

(二)根据学生专业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瑜伽学习上会有显著的差别,与体操、舞蹈等相关的专业具有非常好的身体柔韧性,因此在瑜伽学习中必定会有更好的表现,而其它非体操、舞蹈类的专业由于没有优秀的身体素质作为前提条件并不具有高水平的瑜伽运动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做出不同评价方式的选择,有身体优越条件作为前提的专业学生瑜伽教学无论从内容难度还是从评价标准上都应当以较高水平的专业标准为参考,而没有专业身体素质前提的学生由需要建立非专业的评定标准。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明确相应的瑜伽教学目标,例如法律类专业的学生选修瑜伽课,教师应当更关注学生清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旅游类、商务类专业则需要以形体塑造为目标,提升学生的身体姿态与气质。

(三)转变传统的瑜伽考核体制

由于瑜伽是一种不具有竞技性的运动项目,如果以传统的考核制度来处理学生会出现严重的功利性学习,即为了考试达标而学习,这种体制与瑜伽运动的本质是相违背的。瑜伽选修课的改革应当关注考核体制的改变,将教学考核目标转移到“表演”上来。个人的表演考试首先向团体表演上转变,团体作为统一的评价对象弱化了对学生个体的能力关注程度,而转变为团体的“汇报表演”,不以成绩的多少来考核,而以表演的效果进行语言性评价。这样就能够彻底改变不合理的瑜伽课程考核体系,避免学生出现应试心理或者消极态度,使学生在无压力的状态下完成瑜伽学习。

(四)加强交流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在瑜伽教学中加入交流活动的必要性显而易见的,瑜伽关注学生对运动的思想理解,结合音乐给人的心灵感受树立起个人的瑜伽认知观点。交流活动的主要三种,一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二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三是教师之间的交流,每一种交流所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学生之间的交流重点是自身对瑜伽肢体动作的认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师生之间的交流则更关注学生精神的培养和导向,教师之间的交流需要对教学效果、教学侧重点、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有效沟通,实现师生水平的同步提高。

四、结束语

瑜伽选修课正在成为当前具有极大职业需求的课程,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瑜伽选修课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果、实施教学改革非常必要。面对不断提高的瑜伽人才市场需求,高水平的瑜伽教学需要对学生瑜伽肢体动作教学与心灵教学同步重视起来,才能实现科学的教学效果,从而为满足瑜伽职业需求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萌.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瑜伽选修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师.2013.32:90-91.

[2] 李萌.高职瑜伽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发展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4.05:85-88.

[3] 朱倩.浅析高校瑜伽教学现存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20:59-60.

上一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谈初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