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课余训练队排球二传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9-20 03:14:37

浅谈中学课余训练队排球二传意识的培养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影响二传意识的形成因素进行了多元分析,旨在探索中学生排球二传意识的训练的、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排球教学与训练的效率。

排球二传意识运动训练因素1排球二传意识的本质

“排球意识”是指排球运动员从事排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排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运动员在长期排球实践活动中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行动。排球意识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需要运动员经过长期、科学地、系统地训练,并在无数次激烈的比赛对抗的磨练下,通过大脑的积极思维,不断地积累运动知识,总结比赛经验,而逐步形成,并随着排球技战术的发展和训练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二传意识包括技能的运用能力,合理分配球的能力,二传队员既要考虑本队进攻队员的情况,又要观察对方拦网和防守阵形的情况,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处理好复杂多变的各种关系.因此,在训练和比赛中应培养二传队员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不断提高其战术意识和应用战术的能力。二传意识具有较强的技战术的目的性、行动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行动的灵活性、动作的隐蔽性、配合的默契性、进攻的主动性等特点。

2排球二传意识培养途径

2.1二传的选材

二传的选材要注意在同等条件下,力求提高排球二传手身高的同时,要选拔腰围小、指间距离大、手臂长、肩关节柔韧性好、上肢末端运动幅度大、腿长、跟键长、踝围小的苗子,因为腰围的大小直接影响腰的灵活性;手臂的长短和手的大小直接影响拦网的效果以及传球时控制球的能力;腿的长短直接影响运动能力发展,跟键长且清晰,踝围小的苗子速度快、爆发力强,身材高大的二传手可增加网上优势,扩大活动范围。就性格特征而言,二传手的优选对象应为:性格外倾型;在赛场上具有感召力,能鼓舞全队的士气;要沉着冷静而思路敏捷、适应性强、能自制、稳健、大度、能团结好场上五个人并顺应合作,理解人,能主动与队友交换意见和看法,善于与他人沟通,充满自信心、好强、自主、能理智和果断地处理问题,又肯有冒险敢为的精神。如果从气质角度分析,多血质的人则是最佳人选。从神经类型来看,应该具备分配型与集中型集合的特点,“分配型”的人性格活跃,精力充沛,争强好胜,拼劲十足,敢于冒险,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观察问题全面,善于与同伴配合,这种人适合从事动作快速,反应灵敏,爆发力要求强的二传手。但往往坚韧性差,“集中型”的则反之。

2.2发展专项素质

二传手高水平的技术动作,是以良好的身体素质作基础的。可以说,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技战术水平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过程中,应使各项身体素质得到协调的发展,使运动员不仅仅具备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中的某一项素质,而要合理、科学地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

2.3加强排球理论知识

排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它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排球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要求掌握精确的技术细节和技术原理;不仅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而且知道什么是错误的,这样既培养了正确技术动作的意识又提高了纠正错误动作的自觉性,从而有利于缩短在非对抗性条件下练习的过程,尽快过渡到技术运用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上。

2.4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排球二传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每次课和各类比赛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把排球二传运动的基本规律、本质特点、关键环节等,用形象正确的示范,明确简练的讲解传达给二传,多采用提问、比较、演示、纠正错误等方法,启发二传积极进行问题的思考,让二传自己去领悟每一个动作的结构与意识内涵。在二传技术串连、基本战术配合和实际比赛时,精心设计场地器材,改进教法,创造兴趣点,及时准确地反馈二传的思维活动过程和运动能力的强弱,解决存在的意识问题,使排球二传意识在实际运用中达到最佳效果。

2.5良好的二传心理素质

培养二传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求二传手多参加一些比赛,使二传手适应比赛气氛,增加赛场心理的锻炼;其次,要培养二传手的大将风度。二传手在比赛场上应该是活泼、热情、自信、既能鼓舞队友的士气、稳定场上情绪,增强全队必胜的信心,又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能,组织技战术,带动队友进行勇猛顽强拼搏;再次,教师在训练和比赛中应始终注意培养和树立二传手的自信心,密切关注影响其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使二传手建立起参赛必胜的信心。

2.6增强二传技战术意识的培养

二传手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头脑清楚、目的明确、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在场上的每一个技术动作都应带有一定的战术目的,如组织什么战术,传球给谁进攻,从什么区域突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二传技战术意识具有行动的预见性、动作的稳蔽性、应用的灵活性等特点。

2.6.1提高战术思维能力

学习基本技术动作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掌握几个单个动作或几组进攻动作的组合衔接,而是要树立队员的集体协同配合观念,提高基本技术运用的应变能力,逐步了解排球运动的攻防对抗特点和规律。因此,在二传掌握了基本技术动作规格之后应引导他们不断增强“进攻概念”以基础配合的战术背景下练习各种串连技术对培养正确的排球技战术意识十分有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善于设计“对抗因素”创造“对抗条件”尽量缩短学生在非对抗性条件下战术训练时间。通过学与练、用与变结合,充分发挥二传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促使正确排球技战术意识的逐步形成。

2.6.2加强实战与观摩

二传手战术意识中的观察力、预见性、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性,主要通过在比赛实战中进行培养,因此对二传手战术意识的培养应结合观摩和参与比赛来进行。通过看现场比赛或电视与录像资料,观摩各种类型的比赛,从各种战例的分析中,积累他人战术意识的处理事例资料。二传手的战术意识培养与提高,首先从学习他人为起点,随着资料积累的增多,逐步从学习与模仿他人过渡到运用自如和独立创新。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通过对比研究,了解到影响中学生排球二传意识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二传选材、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排球理论知识、技战术意识、个性特征、师生关系。

3.1.2教师在二传意识培养过程中,不能向训练专业队那样要求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培养途径,才能使二传意识在教学训练和比赛在中充分发挥。

3.2建议

3.2.1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对二传意识培养的诸多方面要深入了解,多渠道进行培养,在训练过程要系统化,全面化;同时教师应该了解中学生在学习期间各个阶段的意识培养要求。

3.2.2针对学生的特点,可以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态度、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继红.试论排球二传手观察能力的培养[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黄汉生.球类运动――排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3]崔桂强.邱衍东.排球主力二传手的组织能力与培养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2003,(3).

[4]辛伟.对高校选修、训练课学生排球意识培养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

上一篇:谈课程教学的导入方法 下一篇:爱,洒向每个学生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