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时间:2022-09-20 02:20:00

供应链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摘 要] 供应链竞争力是指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企业整合其合作伙伴(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通过对顾客多变的需求做出比竞争对手更快速、更有效的反应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本文建立了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关键词] 供应链 竞争力 评价体系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当前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如何评价供应链系统的竞争力已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因此,建立科学的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索科学的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供应链竞争力是指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企业整合其合作伙伴(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通过对顾客多变的需求做出比竞争对手更快速、更有效的反应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目前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对于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不多。本文设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供企业衡量其供应链竞争力作参考。

二、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进行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时,选择有代表性、可操作性强的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一套科学的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建立了四类影响企业供应链竞争力的指标。

1.供应链敏捷性。较强的敏捷性意味着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体现了供应链系统快速捕捉市场机遇和满足顾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在科技迅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供应链系统的敏捷性是评价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体现供应链敏捷性的主要指标包括:

(1)产品柔性。产品柔性是供应链开发新产品和改进现有产品的能力,反映供应链如何去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产品柔性可表述为一定时期内新产品引进数量(种类)占产品总数量(种类)的百分比。

设新品种类数为,供应链经营的各产品种类总数为,则产品柔性的计算公式为:

(2)产量柔性。产量柔性反映企业在赢利的条件下变动其产出水平的能力。用顾客需求落入产出范围的概率来表示。产量柔性主要是由于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它反映了供应链对顾客需求数量变化的适应能力。按照Sethi & Sethi(1990)的观点,该指标可以采用供应链能够获利的产品数量范围来描述,即能够由供应链满足的需求数量占顾客总需求数量的百分比。

设顾客需求D为随机变量并服从均值为μ、标准差为σD的正态分布,即D~N。根据Sethi & Sethi(1990),设()为供应链获利区间,由供应链的销售数据库可得:

其中,dt为周期t内的需求量,T是要考察的周期数。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产量柔性的定义为:

式中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3)交货柔性。交货柔性反映了在交货时间发生变更时供应链的适应能力。该指标可以采用松弛时间的百分比来表示。

设整个交货过程共分为M个阶段,第个阶段由mj项工作组成,Lmj为完成阶段m中的工作j需要的最长时间,Emj为完成阶段m中的工作j需要的最短时间,则交货柔性DF可按照下述公式得到:

(4)响应速度。响应速度指的是供应链对顾客需求的平均响应时间。该指标可以采用供应链对顾客服务需求的平均响应时间来衡量。所谓响应时间是指从接到顾客质询到解决该质询需要的时间,该参数可从供应链的客户管理数据库中直接得到。

设供应链每次对顾客服务需求的响应时间为,则一定时期T内的平均响应时间为:

其中,N为时段T内顾客质询的次数。

(5)供应商交货提前期。供应商交货提前期,这个指标将直接影响企业是否进行存货及安全库存的大小,是供应链中的不确定因素之一。供应商总是希望提前期越长越好,因为这样它就可以保留较少的库存,而对于下游企业则恰好相反。通常下游企业会有一个期望订货提前期,并以该提前期为评价基准,测评大于该提前期的供货次数占总供货次数的百分比。

设时段T内某供应商向某下游企业供应的产品A共计N次,其中第次的提前期为Tj,下游企业为订货提前期设定的评价基准为B,则提前期可用下式来度量:

其中,Num表示满足订货次数。

2.核心企业竞争力。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系统的整体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竞争力的强弱对供应链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评价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竞争力也应是评价供应链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核心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包括:

(1)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是指核心企业主要产品的销售量占市场上同类产品销售总量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了核心企业的市场控制能力,是核心企业产品品牌、质量、营销能力的综合反映。

(2)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反映了核心企业主营业务的扩张情况和持续发展能力。用本期销售收入相对于上期销售收入的增长来表示。

(3)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是从资产运作的角度反映核心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

总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总额÷企业总资产

其中,企业总资产通常采用期初与期末的平均值来表示,上式变为:

(4)单位成本报酬率。即单位成本在给定时间内获取的利润,它反映了企业投入资源的盈利能力,可以采用净利润总额与总成本的比值来表示。

3.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水平体现了供应链系统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对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也体现了顾客对供应链系统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认可程度。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将成为主要的竞争形式,顾客满意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供应链竞争力的强弱,而且关系到供应链的生存与长远发展。因此,对供应链系统的顾客满意水平进行评价,无疑应是评价供应链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顾客满意度的主要指标包括:

(1)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指供应链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供应链提供的产品质量是否可靠,是评价供应链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产品质量可以用产品合格率进行评价。产品合格率为一定时期内合格产品数占产品总量的百分比。

(2)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率反映供应链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管理能力以及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交货的情况,反映了一个供应链系统的综合供货服务能力以及信誉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供应链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因而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3)失去销售百分比。该指标反映了供应链未满足既定需求的情况。如果供应链系统经常无法满足已承诺的需求,就会使用户产生信用低的感觉,并逐渐失去信心,最后寻求新的商家。该指标可以用失去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来表示。

(4)用户投诉率。该指标反映了供应链提供的服务“不合格”的程度。如果用户接受的服务水平不高而未达到他们的预期,用户就会产生抱怨,并亲自或通过电话和书面等形式反映出来。该指标可以用用户抱怨次数占总交易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4.供应链密切度。供应链就是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功能进行集成、共享和协调,以达到减少浪费和提高绩效的目的。供应链的竞争力是各合作企业竞争力的集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商与供应商、分销商及零售商的密切程度。供应链的密切度反映了供应链合作企心间的协调性、同步性和信息共享水平。表现为以下五个主要指标:

(1)供应链总库存水平。供应链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供应链的总体库存水平,只有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的无缝连接,才能消除高库存现象,该指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供应链系统的密切度。本文中用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来衡量。

式中,n表示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个数,pi表示第i个节点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Si表示第i个节点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已生产的产品中销售出去的数量。该数值越大,说明供应链成品库存量越大,库存费用越高。

(2)供应链系统产销率。该指标反映供应链在一定时间内的产销经营状况,也反映供应链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同时也反映供应链库存水平和产品质量。

(3)核心企业占供应商业务的比重。核心企业占供应商业务的比重,反映核心企业对于供应商的重要程度以及与供应商业务关系的密切程度,也是决定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一个因素。可以用核心企业采购额与供应商销售总额比值度量。

(4)核心企业占分销商业务的比重。核心企业占分销商业务的比重,反映核心企业对于分销商的重要程度以及核心企业与主要分销商业务关系的密切程度,同时也影响分销商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用用核心企业销售额与分销商销售总额的比值度量。

(5)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先进性。供应链信息沟通水平,反映核心企业与其供应商和分销商之间的信息共享的程度,是供应链集成、消除不确定性和提高供应链效益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信息系统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这里可以采用一定时期内供应链信息系统投入成本占总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来评价信息系统的先进性。

三、结束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使得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供应链生产组织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供应链管理的经营思想和运作流程,对于改变我国企业传统管理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供应链竞争力的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有助于企业衡量其供应链的竞争实力,找出增强其供应链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本文初步提出了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将这些指标细化为具体可定量化的评价指标,最终获得一个可操作性的、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通过以上方法测定供应链的竞争力,能够帮助决策者制定正确的战略。文中所述的指标体系是根据一般情况所建立的,主要考虑的是通用性,实际应用评价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做出相应的取舍。

参考文献:

[1]Sethi,A.K. and Sethi,S.P.. Flexibility in manutac-turing:A surve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le-xible Manufacturing,1990,2(4):289-328

[2]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3]聂茂林:基于可拓学的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4,9

上一篇:基于DCVE的企业培训系统设计研究 下一篇:知识产品与传统产品定价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