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基于学生认知的课堂追问

时间:2022-09-20 12:46:16

例谈基于学生认知的课堂追问

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当教师试图将一个问题的讨论推向更为深入的层次时,有的学生会出现“一愣”,甚至目瞪口呆,思维突然“卡壳”了。抑或是这样的情形:当教师基于教学主题提出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时,有的学生因为认知的不足或片面而与问题的正确指向大大相左。

此时,如果教师能够进行适时而得当的追问,让学生出现“打结”的思维重新步入“艳阳正途”,学生获得的是茅塞顿开的快乐,学生思维能力亦已在悄无声息间获得了锻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应该是课堂的真正价值所在。

笔者在教学郑振铎《猫》一文时,曾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师:第三只猫死后,“我”感到“难过的多”,而且决定“永不养猫”,经历了这件事后,“我”好像受了很大的刺激,“我”怕的是什么呢?

生:“我”担心如果再养猫,还会出现和养第三只猫时同样的悲剧。

师:什么悲剧?说具体些。

生:还会在某些情况下,受到“我”的冤枉。然后被冤屈死了。

师:那又为什么“我”一养猫,就很容易出现“冤枉”和“误会”呢?

生:因为猫和人之间是不能用言语沟通的,就像课文里说的那样“猫是无法辩解的”,还有被人冤枉之后又不能反抗。

至此,师生进行了两问两答,学生对于“‘我’难过的原因”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从文本中找到的直接的、表面的答案。这是学生通过粗浅、自然的阅读而达到的认知程度。

这实际上便是学生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中思维的第一个节点,也是一个“结点”: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维的跨越。

学生的两答实际上虽然有“概括”与“具体阐释”之别,但从言语的实质上看,仍然是对这一问题基于“现象”(“我”和猫不能沟通、猫受到“我”的冤屈)的感性的表层认识,并没有对这个“现象”问深层的“为什么”。

于是,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追问:

师:如果是因为言语沟通的障碍,那么,以人的聪明和丰富的情感,人完全可以对猫多些理解啊?

(片刻后,有学生轻声说)

生:他不想多理“猫”。

师:很好,那他凭什么冤枉了别人,还可以不想多“理”呢?

(学生思考,沉默)

如果对这个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想把学生思维的“结”打开,首先需要让学生从现象的迷雾中挣脱出来,也就是找寻到“现象”实质。

之前的“两答”中,学生尽力描述“我”与“猫”的关系:一、少交流。二、冤屈。从这样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我”与“猫”之间混沌着。实际上,在这个事件中,“我”为主动,“猫”为被动,认识这个“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恰恰是将这个问题继续剖析下去的要害。

因此在追问中,笔者刻意突出“我”的主动性,甚至“我”的“霸道”与“强势”,这样的追问,促使学生从“我”与“猫”二者相对混沌的关系中跳脱出来,既而将关注点转移到文中“我”的行为及心理态度。

从学生不太确定的语气中,可以肯定学生已经开始重点关注“我”了,从这个意义上,这个追问算是成功的。

但是,笔者又从中同时看出,虽然学生已经意识到“我”的行为和态度是更值得思考的,但还并不清楚“我”究竟做错了什么?

这便是学生思维的另一个“结点”,而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结点”。因为学生认识到了“‘我’是不愿意理猫的”,但若再深一层,这是源于“生命平等”意识,的确困难。因为从一定程度上讲,学生对“猫”的态度,就如当时的文中“我”一样,并未将其看成与之平等的生命。

从根本上说,学生的这一思维结点源于认知的不完善。基于如此认识,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追问:

师:如果我今天误解冤枉了某个同学,我可以不去理他吗?

生:哦,明白了。就是因为它只是一只“猫”,我们是人。“我”一直把猫当成自己的“宠物”而已。人是高高在上的,猫却被认为是低级的。如果是人与人之间,就不会这样不平等了。

师:说得透彻!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猫之间,根本的差异就在于——平等。现在我们就明白了,“我”所忏悔的,不仅仅是对第三只猫的“误解”和“冤枉”,而是在于作者突然反省到,自己从来没有将猫,包括前两只猫当成“宠物”而非平等的生命。

这个追问,将“理解人(一个生命)与猫(一个生命)的关系”转化为了“人(一个生命)与人(一个生命)的关系”。学生便可以利用已有的认知拓展延伸至尚不明确甚至空白的认知,即“猫”也是一个生命,也是一个与“人”对等的生命。对于这种的一份生命意识,有的学生有所认识,但不够清晰,有的则也同之前的作者一样,并不能理解。经过以上的问答之后,此时的学生自然心领神会,豁然开朗,既理解了作者的自我反思,也理解了生命的尊严和生命的平等,同时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也植下深沉的生命平等意识之根。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进行问题探讨的时候,因为学生认知水平等原因,学生的思维发展经常会出现“打结”,看似对一个问题的认识便要就此终止,但如果教师能够分析学生思维打结的原因,巧妙进行有效的追问,便可以柳暗花明,为搭建起学生继续深入思考的桥梁。

(马龙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 310023)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瘦身” 下一篇:浅谈现代文阅读理解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