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贫困大学生择业的个人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19 11:53:45

影响贫困大学生择业的个人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多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如何更好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影响贫困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包括政府、社会、高校等多种因素。本文仅通过对影响贫困大学生择业的个人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择业;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2-0067-04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这些都给大学生就业整体带来了压力。随着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以前有所减弱。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都面临着精简机构、裁减人员的压力,接受毕业生的数量也十分有限。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中指出,2006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①而当时即将进入就业状态的2007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以辽宁省为例,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计 111万,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含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75.7万人,高职高专教育在校生 25.4 万人。在 111万在校生中,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15-2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 15%~20%。相对于所有的大学毕业生而言,贫困大学毕业生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同时由于社会关系壁垒、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因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因此变得更不平坦。这其中20%的贫困大学毕业生必将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加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扩大到对实践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性格气质、特长才艺等等。然而,除了专业和学历,其他技能恰恰不是多数贫困生所擅长的。何况一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现象使贫困生在就业竞争上仍然处于弱势。此外,我国就业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与不规范的现象,就业市场发育不良也必将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增大了就业压力。

二、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个人因素分析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其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国家政策因素、社会因素,还有贫困大学生主观的因素。就贫困大学毕业生自身因素分析,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因素: 就业、考研成本高

日益高涨的就业成本令贫困大学生难以承受。贫困大学生或来自偏僻农村,或来自城市低收入家庭。在就业过程中面对大笔求职资费使贫困生有苦说不出。据长春市城调队在吉林大学及省市人才市场对 2007 年即将毕业的 12 名贫困大学生(男女各 6 人)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在求职中发生的费用平均为 646.67 元,其中花费最高的为 2700元,最低的为 20 元。在求职中,服装费所占的比例最大,为 28.4%,平均花费为 183.33 元。其中 7 名学生购置了服装,女生有 5 人,男生有2人。购置服装花费最高额为 500 元,最低的也没少于 200元。其次为制作简历及材料费,占 11.9%,平均花费 76.67 元,最高额为 400 元。其他还有交通费,参加招聘会、请客吃饭、住宿、美容、职业介绍等费用。

给贫困生就业设置了障碍,对于一些就业机会,贫困生只能放弃尝试,接受工作的概率也因此少了几分。同样,当考研深造正成为一种趋势,成为毕业生延缓就业或更高层次就业的一种选择时,继续升学的高入学费用和生活费用,大大超过了贫困生的承受能力,使得多数贫困生对于考研望而却步,甚至有的学生考上了都会放弃读研机会。高昂的经济成本,使部分贫困大学生丧失了一个公平的与命运抗争的机会。

(二)能力因素:自身综合素质欠缺,就业竞争力不强

现在,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并没有同时有效地调整教育体制、专业结构,更没有加大能力方面的培养力度,这也直接妨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他们大多接受的是相对薄弱的基础教育,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在外做家教、打工甚至身兼数职,学习的时间和精力相对不足,对学习成绩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在创新实践、组织协调、语言表达、人际交流等方面体验的较少。很少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锻炼或者学生活动,特别是一些需要经济付出的集体活动,失去了许多锻炼机会,造成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较差,综合素质欠缺。而用人单位在选人的过程中,在比较学生在校期间各门专业课程成绩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或特长,这必然会导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处于劣势。

在择业过程中,一方面,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因为家庭环境及后天培训、锻炼的关系,在择业的竞争中总是具有一定优势,而贫困生的家庭在社会上也是弱势群体,社会资源匮乏,很少有能力给孩子提供锻炼的平台。在择业竞争中,尤其在面试过程中,不少贫困生缺少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很难与用人单位很好地交流,在自我能力的展示上也有欠缺。另一方面,尽管当前多数用人单位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实力而不是财力和关系,但仍有不少就业岗位存在人情关系和金钱因素,关系网和活动能量在职场竞争中常常占上风,贫困生家庭在社会上少有人脉,使贫困生的择业竞争力明显偏弱。

(三)心理因素: 贫困生的自卑、焦虑心理

社会阶层的分化直接造成贫困生处于弱势地位,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是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原因,但在经济困难的背后却有更多的主客观原因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②在择业过程中,自卑心理是贫困生最大的心理障碍。一些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主观上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评价偏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他们更多的表现出交际与沟通能力较弱,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缺乏自信心。而“有的贫困生四年中孜孜以求,努力充实自己,知识的羽翼日渐丰满,但在面临毕业时,却突然怀疑自己的能力,总是自惭形秽,很轻易地把自己埋没了,择业良机从眼前溜走”③。他们在择业心态上往往害怕竞争,不敢冒险,只求稳定保险,这必然导致其在择业范围和择业方向上受到束缚。他们在择业过程中急于求成,遇到挫折时心理难以承受,对工作前途悲观失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无所适从,这无形中就增大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其次,不少贫困生表现为心理焦虑。一方面,贫困大学生背负着常人没有的负担,如经济困难的家庭需要今后供养,大学期间的助学贷款要独自承担等。面对就业压力,一些贫困生的性格越来越孤僻。另一方面,贫困学生总希望自己处处比别人强,比别人好,但现实情况未必能够如愿,“这种矛盾会导致他们情感、认知等方面出现障碍,对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同学产生较强的嫉妒心理”④。

(四)职业选择倾向性较强

在就业行为取向方面:贫困生们显示出迫于生计,更为务实的特点。大部分长期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贫困生,渴望通过择业求得一份相对固定的或者所谓的“好工作”。他们的择业观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职业选择上,把事业单位作为择业的首选,部分贫困大学生对就业地域和待遇看得较重,寄希望于“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和 “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不大愿意到西部、基层和中小企业去就业。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扩大,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使就业环境差异扩大化。

而且,由于贫困大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对社会缺乏全面、实际的体验,对自身也缺少正确的自省。因此,在择业中,他们往往对自身条件和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政策认识不足,这种认知的错误极易造成两种较极端的心态:一些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学生往往对自己估计过高,因而为自己设计的就业之路也比较美好。这些学生择业的期望值往往偏高,而对社会的复杂情况及影响就业的因素估计不足。更多条件一般的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他们对自己的实力及机遇认识不足,认为社会上不利于择业的因素太多, 并且以点看面, 认为社会太复杂, 择业很困难, 选择理想的职业就更难,因而,在择业认识方面则是随大流。持这种心态的学生往往在择业大战尚未开始,就先自输了一战。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 贫困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竞争力

首先,转变就业观念。就业是个历史性概念,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就业观念各不相同。中国社会发展已处在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生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们的就业观念远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一般还停留在工业文明时期,就业等同于找工作,工作等同于“打工”受雇。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就业观念应该随之转变。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型大众教育,大学生毕业分配的计划体制已转型为人力资源市场,现代人的职业生涯正在由一次就业定终身转向多元化职业模式。特别是自主创业已成为年轻人的世界性潮流。就业问题已经历史地演化为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党和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等发展目标,都需要新的就业观念,需要灵活型就业,特别需要创新与创业。

其次,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贫困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因经济困难而影响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因此,作为贫困的大学生一定要树立自信自强的意识,确立奋斗目标,人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贫乏。要不断加强自身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及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学校开设的社会实践、实习、调查等方式逐步锻炼和完善自我。主动接受学校的择业指导、就业渠道,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贫困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参加各项活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二)高等院校: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就业指导

一方面,高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科学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改革教育体制,突出素质教育,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向就业需求导向转化。建立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基地,以鲜明的专业特色和较高的人才质量在社会上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在注重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降低就业成本。同时,针对贫困生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引导贫困生参加社团活动,吸引他们加入到竞争性比赛中来,以锻炼其人际关系与组织协调能力,逐步树立信心,激发自强精神,强化竞争意识,形成面对就业不畏拼搏,敢打必胜的进取心态。

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为贫困生就业服务,这主要体现在突出高等教育办学的就业导向上,高校思想工作者应针对毕业生包括贫困生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如针对毕业后只能当干部,去国企、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观念,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通过就业政策讲解、就业技巧传授、个性倾向和内在潜质分析,引导其正确地认识自身的综合素质,确立较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就业期望值。同时,要加强经济资助,做好物质解困,为贫困大学生实现顺利择业提供基本保障。需要高校各个系统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形成全员参与、各司其责的工作机制,通过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开拓完善校外就业市场等来为其搭建多层次的就业交流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帮助他们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抢占市场先机。

(三)各级政府:为贫困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保障体系

高校学生、学生家长、学校、政府为培养一个大学生都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因此,应把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支持体系的建设纳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应该为贫困生就业提供免费的职业中介服务。目前,“我国人才和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也缺少便捷、高效的供求机制,毕业生就业市场不规范,制约机制不健全,不公平竞争,随意违约现象普遍存在。”⑤从公平公正出发,政府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应该负起责任。各级政府应当尽快创造与维护就业市场的一体化与公平的就业环境,大力规范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真正做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真正让毕业生凭个人才能就业。

国家要继续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边疆、到基层就业。在现有助学体系的基础上,要通过国家、社会和高校力量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缓”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同时,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并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施失业登记制度,充分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各种免费服务。对于生活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可按有关规定向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纳入救助体系的毕业生,可享受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等服务。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收入差距的存在,贫困大学生群体在较长时间内将必然存在。作为贫困大学生要自强自立,树立正确的观念。同时,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将长时间存在。社会、学校对贫困大学生要加大关注和帮扶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共同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

注释:

① 赵丽明.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6):43-44.

② 朱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8):145.

③ 陶国富.大学生积极心理[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④ 周剑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5,(04).

⑤ 马润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容忽视[J].专题研究,2006,(02):107-108.

上一篇:零就业家庭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下一篇:浅谈小企业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