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有所不同

时间:2022-09-19 11:50:05

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有所不同

[相关链接]

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是有区别的。一般认为,企业家是从无到有的创业者,德鲁克则把企业家定义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职业经理人主要强调应职务职责要求,去完成特定任务的管理者,采用契约化的管理方式,按照业绩取酬。

对于企业家,主要强调的是要有创新意识、战略眼光、奋斗精神,对职业经理人主要要求的是执行能力,要求在限定时期内达到既定的目标,完成相应的任务。所以选聘职业经理人并不是选择企业家,标准要求都是不一样的。企业家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个单位里不见得有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但是每家企业都应该有职业经理人。

企业家作为领导者应该站得更高,定战略、做决策、管大事、把方向,经理层作为管理者应该全力做好执行层面的事情。也就是说,做企业需要有人“抬头看路”、有人“埋头拉车”,把决策和执行分开。企业家要看上面、看外面,经理层要看下面、看里面,二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

在企业中,制度是底线,其上便是管理的艺术。如果企业家把自己错误定位成了经理人,大事小情都经手“包办”,从早忙到晚,可是该把握的企业战略和发展方向却没有把握好,这是很失败的。做经理人需要冲劲、干劲、耐力、毅力,做企业家需要胆商、智商、情商、德商。

职业经理人的培训不要讲大理论,应该着重培养和提高基本素质。宋志平认为,在建设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过程中,要加大培训力度,衡量职业经理人的能力,最重要的还是看实践水平。因此,培训内容不宜过于宽泛,不要离题太远,而是要针对职业经理人的具体需要,更多地讲授实践知识。就像EMBA教育一样,这项教育针对高级工商管理人员的培训,能够帮助经理人再学习、再思考和再沟通,课程多是围绕实践做的技术培训,培训出的不能只是会纸上谈兵的人。

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经理人评价体系。首先,对过去的业绩进行考核;其次,与职业经理人面谈;最后,再笔试答题,主要是考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些结合工作的答题是无法抄袭的,个人能力如何,考官一目了然。在这套评价体系中,业绩、面试、笔试三部分各占三分之一,以衡量实践能力为首要。宋志平认为,评价职业经理人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实用。并不是学历越高越好、见过的场面越大越好,而是要与岗位需要相吻合。二是客观。既要知道对方的优点,也要了解他以前有过的失误。宋志平以南方水泥招聘为例,“我曾问一名应聘者,你失败过没有?最让你刻骨铭心的失败是什么?对方没有答出来。这说明,他可能从来没有做过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真正做过事的人应该有过认真思考。实践能力是不能替代的,没有经过实践锤炼的经理人,企业应该慎用。”

上一篇: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上的新事物 下一篇:拒绝他人要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