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上市企业影响的行业比较

时间:2022-09-19 10:57:39

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上市企业影响的行业比较

摘要:财务比率的行业均值能为个别企业评价自身的发展状况提供基本比较依据,2008年9月15日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遭受重大损失,文章分季度计算了金融危机爆发一年来我国中小上市企业现金流财务比率的行业均值并检验了各财务比率行业间的显著性差异,从财务角度验证了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在2009年第1季度最为严重。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比率;中小上市企业

中图分类号:F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6-0081-05

收稿日期:2010-03-01

在2009年12月24日召开的全国中小企业工作座谈会上,工信部中小企业司王黎明司长对2009年的中小企业工作进行盘点指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1~2月,是中小企业最困难的时期,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完成总产值同比增长5.9%,比上年同期回落22.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9.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2.3个百分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表现在利润和现金净流量的增减变动,而利润和现金净流量是一个绝对数,不能在规模不同的行业间或企业间进行比较,如果通过财务比率的计算,便可从相对数角度在规模不同的行业或企业间进行比较分析,由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代表了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均衡状况,故本文试图通过对金融危机一年来我国中小上市企业季度现金流财务比率均值的计算,从财务上来验证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在2009年1~2月份最为严重,并通过季度行业均值的计算来对比分析金融危机一年来对我国中小上市企业不同行业的影响,最后通过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方法检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小上市企业现金流财务比率的行业效应。

一、现金流财务比率分析的意义

现金流量是计量会计要素的重要基础,也是债权人和投资者据以决策分析的基本依据,了解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即获现能力),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衡量和评价企业的绩效有着重要的意义。反映企业获现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销售获现率、营运指数、资产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负债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

基于现金流财务比率分析的意义在于:现金流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更具有说服力,任何债权人对债务人偿还资产的要求都体现出变现能力快、流动性强的特点,这是现金本身的天然特性,因此,现金流的大小最能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现金流更能体现企业的盈利质量,盈利质量的高低主要看盈利是否伴随现金的流入,如果有现金的同步增加,则盈利是有现金保证的,盈利质量较高,否则盈利质量较低,现金流指标比利润指标更为客观、真实,基于现金流的盈利质量分析更为可靠;现金流更能说明企业的发展能力,企业的发展与扩张,要以资金作为坚固的基石,以现金流来分析企业发展前景更为现实、客观,且逐渐成为企业理财的核心,成为评价公司综合财务素质的重要指标;现金流的循环和周转状况,表征着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对于保证财务报表可靠性的作用重大,综合上述现金流优势,基于现金流的财务比率分析更能体现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

二、中小上市企业现金流财务比率选择与行业分类

财务比率最基本最常见的应用是将公司比率与行业平均值进行比较,以作出某种判断,其中就隐含了一个假设:不同行业的财务比率具有显著差异(郭鹏飞.2003)。学者们很早就认识到不同行业的财务比率具有显著差异,行业内的比率比较才有意义。Foulke(1968)在其经典教材《Practical Financial Statistical Analysis》中,首次系统总结了财务比率的行业基准问题,并给出了许多行业各种财务比率的均值,指出一定行业的公司比率处于某个范嗣内是理想的,否则是异常的。Gupta(1969)对美国21个SIG行业17.3万个制造业公司的各种财务比率进行了统计和回归,发现不同行业公司的财务比率具有显著不同,同时公司规模和增长率对财务比率的差异也有解释力,并从理论上对这些结果给出了解释。Lev(1969)首次对于公司比率逐渐向行业均值调整给出了经验证据,他使用部分调整模型(Partial Adjustment Model)对美国18个行业245家公司的6个财务比率进行了回归,证实了财务比率具有显著的行业效应,并且公司比率不断向本行业该比率均值进行调整。

由于现金流的循环和周转状况,表征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大量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财务控制失效与现金流枯竭密切相关。故本文立足于我国中小上市企业的现金流财务比率,分季度计算金融危机一年来中小上市企业现金流财务比率的行业均值并检验其是否具有显著差异,从而对比分析中小上市企业不同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大小及反映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的变动情况。基于本文是分季度研究,适用于年度分析的比率不宜采用,本文选取了反映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有效性评估的现金盈利能力、现金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的5个指标,见表1(李小燕、田也壮,2008):

研究财务比率的行业效应,首先必须对中小上市企业进行行业分类,Kahle and Walkling(1996)指出,选择科学的行业分类标准对于实证研究非常重要,对公司行业分类的方法不同,必然导致实证研究结果不同。鉴于对中小上市企业的研究,本文选择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它是目前用于中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的官方标准。《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三级分类,将上市公司分为13个门类、91个大类和288个小类。判断某一上市公司行业的方法为:当公司某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则将其划入该业务相对应的行业类别;当公司没有一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时,如果某类业务营业收入比重比其他业务收入比重均高出30%,则将该公司划入此类业务相对应的行业类别;否则,将其划为综合类。

三、中小上市企业现金流财务比率的行业比较研究

(一)研究样本

本文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沪深两市A股中小上市企业分为12个门类(金融保险业没有符合本文以下要求的企业),根据各公司2008年第4季度和2009年前3季度财务数据计算财务比率。为避免异常值的影响,从各季度样本中剔除了符合下列条件的上市公司:ST和PT公司,以及5个财务比率数据不全的公司,各季度剩余样本公司数为:2008年第4季度265家企业,2009年第1季度265家企业,2009年第2季度266家企业,2009年第3季度301家企业。

(二)研究方法

检验依据某因素分组后各组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可以使用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其中参数方

法常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它要求满足各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和方差相等的前提假设,另外参数检验对于等重复实验误差较小,不等重复实验误差较大;而非参数方法Kruskal-Wallis H检验的使用不要求满足这些条件,适用范围广泛(Scntl等,1975)。本文是对中小上市企业作全样本研究,各行业的样本公司数差别较大,而且同时研究多个财务比率,一般来说总有部分比率具有偏度或者峰度,很难同时满足正态分布的假设,因此,本文使用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方法来检验财务比率的行业效应。

首先计算分类后各行业中小上市企业财务比率的均值,然后进行假设检验,比较行业间财务比率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H0,各行业的财务比率均值没有显著差异)。本文所有数据来自于WIND资讯,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

(三)实证研究结果

1.财务比率的均值统计:一般来说,5个财务比率越高越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偿债能力越好、营运能力越快。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是2008年9月15日,从表2计算的整体中小上市企业5个财务比率来看,对比2008年第3季度,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第4季度各财务比率均值都是上升的,如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由116.27%上升到353.6%,销售现金比率由2.1%上升到30.13%,说明金融危机对中小上市企业的影响在2008年第4季度并没有显现,而到了2009年第1季度,金融危机对中小上市企业的影响明显显现,除了营运能力之外,各财务比率比2008年第4季度都大幅下降,如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南353.6%下降到-20.69%,且直到2009年第3季度才回升,销售现金比率由30.13%下降到-18.97%,中小上市企业的营运能力在金融危机下虽然没受影响,但反映获取现金的盈利能力和用现金偿还债务的能力却急剧下降,体现了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小上市企业现金流的紧张。对比2009年第1季度,2009年第2季度偿债能力回升,2009年第3季度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都回升,表明了经济形式的逐步好转。

为了进一步说明金融危机一年来中小上市企业各财务比率行业均值的变动情况和比较,本文计算了金融危机一年来中小上市企业各财务比率的行业均值,见表3、表4、表5、表6。

由于2009年第1季度是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季度,所以本文计算了2009年第1季度相对于2008年第4季度各行业财务比率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大小见表7。由表7可知,受金融危机影响各财务比率下降幅度最大行业: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是综合类,其余比率都是房地产业;下降幅度最小行业: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和现金流量比率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销售现金比率是电、煤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综合类,存货周转率是农、林、牧、渔业;上升的行业: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是交通运输、仓储业,销售现金比率是交通运输、仓储业和社会服务业,现金流量比率是电、煤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和农、林、牧、渔业,存货周转率是电、煤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传播与文化产业。

2.财务比率行业间差异的假设检验:从以上财务比率均值计算来看,大部分比率行业间差异较大,如2009年第1季度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最大为房地产业的1548.1%,最小为综合类的-4151.27%,销售现金比率最大为交通运输、仓储业的92.9367%,最小为房地产业的-1064%等。但比率的行业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还需要进行假设检验。

金融危机一年来中小上市企业各季度财务比率行业间差异的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见表8。从表8可知,在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2009年第1季度,各财务比率行业间差异显著,在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明显显现的2008年第4季度,除了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外,其余比率行业间差异也显著,随着经济形式的好转(2009年第2季度和第3季度),财务比率行业间的差异显著性逐渐减弱,其中营运能力始终保持着较强的差异显著性。而到了经济复苏的2009年第3季度,除了销售现金比率在95%的置信水平下具有显著差异外,其余的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和现金流量比率均没有行业差异性。原因可能是不同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的差异比较大,导致了金融危机影响严重时期的中小上市企业现金流财务比率行业差异性显著,而随着全球及我国各项刺激经济政策的陆续出台,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行业的经营环境得以改善,拉升了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行业的经营业绩,所以随着经济形式的好转,中小上市企业现金流财务比率行业差异性逐渐降低。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分季度对金融危机一年来中小上市企业财务比率行业均值的计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通过对中小上市企业的研究,从财务角度验证了2009年1~2月份是我国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时期,分析了受影响严重的行业和不受影响的行业,并检验了在经济衰退影响严重时期(季度)中小上市企业的现金流财务比率具有行业显著差异性。

第二,分季度计算了金融危机一年来中小上市企业现金流财务比率的行业均值,为占全国企业总数99%的上市与非上市个别中小企业建立一个基本的参照标准,分析金融危机影响下本企业和上市中小企业行业均值的偏离值,以便企业对未来的长期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经营管理。

第三,本文是基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一年来分季度地对现金流财务比率进行研究,展望未来,还可分年度研究金融危机前后中小上市企业财务比率行业均值的变动情况。

(责任编辑 春晓 责任校对 元玲)

上一篇:中国服务企业国际化的内部资源因素探究 下一篇: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