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SR方法论的创业绩效评价研究

时间:2022-09-19 09:50:39

基于WSR方法论的创业绩效评价研究

[摘 要]本文首次将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整合到创业绩效评价研究框架下,并构建了全新的三维理论模型。力图打开从WSR方法论到创业绩效评价的黑箱,系统地界定了创业绩效研究中物理(W)、事理(S)、人理(R)的边界及内涵,为创业绩效评价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创业绩效;物理;事理;人理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2-0078-03

1 引 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创业实践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创业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中,新创企业的绩效的评价作为创业研究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基础重大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从理论上看,有利于促进创业绩效理论的发展,优秀的创业绩效理论能正确地指导实践,创业实践的深入反过来又能促进创业绩效理论的向前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不断演化升级;从实践上看,首先,有利于社会及政府正确掌握国家及地区创业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及状况,有利于提高相关创业扶持政策出台的针对性。其次,系统的创业绩效评价研究成果,有利于增加风险投资或金融机构的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率,优化投资组合,获得良好的投资效果。最后,对于创业主体来说,及时而全面的创业绩效评价方法,能够帮助其更好的把握创业机会,及时调整创业思路及创业战略,顺利达成创业目标。

2 创业绩效评价研究困境

2.1 创业绩效文献回顾

绩效最早用于投资项目管理,后来逐渐推广到其他领域。而创业绩效不是简单的创业与绩效的两个名词的加总,对于创业绩效的内涵可以借鉴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中的绩效理论中的定义,但这些定义都未反映创业的本质。在对一些文献进行整理后,我们可以将创业绩效理解为:新企业或新组织的创建过程;关于创业机会的识别、评价和利用的成果;在创业过程中实现各种价值的增值。

在创业研究中,专门研究创业绩效的文献较少,创业绩效常作为效标出现,研究各种自变量与绩效的关系,而对为什么采用所使用的指标说明不够,系统的研究创业绩效的文献更是少见。对创业绩效的衡量,研究者最关注的是用什么指标来衡量绩效,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来进行衡量(Chandler、Hanks,1993)。所以创业绩效理论的探讨往往和测量结合在一起。

对文献整理后我们发现,创业研究中的创业绩效理论是借用了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中的绩效理论,很多绩效测量源于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虽然对组织绩效和绩效效标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对深入研究创业绩效奠定了基础,以往的创业绩效研究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但仍然存在问题。创业绩效指标后面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很多研究中的多个创业绩效指标是从各个不同的研究中,不同的构思中收集而来,有的甚至是各种指标的堆砌,并没有一个反映创业自身特点的理论统一各个指标,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本研究努力的方向。

2.2 创业绩效评价研究困境剖析

创业绩效评价是指对新创企业整体效益、价值的评估。绩效的好坏直接涉及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一方面能够使资本流向更有价值的领域,得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以让投资者获得分享新创企业高风险带来的高收益回报的机会。创业投资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也和风险投资(VC)一样陷入困境,究其核心原因是创业绩效研究还不完善,没有合适的理论指导实践。从总体上来看,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新创企业的客观的数据难以获得。我国对上市公司采取了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但大多数的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在成立之初没有规范的信息披露。一方面即便是通过调研,会出现由于被采访者过分夸大或缩小对研究对象的评价而造成信息的失真,以致结论缺少说服力和可信性;另一方面,创业绩效研究研究涉及结构不清晰,评价效果指标难以量化准确测量,其本身也存在复杂性。这些都导致了现在的创业绩效研究无法深入向前。

二是缺乏系统的创业绩效评价理论体系。国内创业研究起步较晚,对创业绩效研究更是少有人涉及。目前对创业领域的基本概念界定不清,也未达成普遍的共识,这些都对创业绩效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也就难以提出普适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是忽视了人在创业绩效评价研究里的作用。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也有一定的相似处,即都要对创业绩效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风险投资机构在做尽职调查里就考虑了创业者及创业团队对绩效的影响,大量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创业绩效研究领域里却忽视了这一关键因素,这是被学术界忽略的一点。

目前创业绩效评价研究还停留在分析单一因素(创业资源或创业者及创业团队或创业机会的识别等)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缺乏系统的整合思想,也就导致了创业绩效研究停滞不前,无法指导创业实践。

3 困境的突围

3.1 WSR方法论简介

“物理—事理—人理(WSR)”既是一种极具中国东方特色的系统方法论,也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工具,该方法是顾基发、朱志昌等研究人员系统整合后于1994年在英国HULL大学提出来的。它的理念核心在于它以东方哲学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到事实、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考虑到人在其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从三个层次来分析、研究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东方特色的软系统方法论。

在WSR系统方法论中,“物理”主要指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通常用自然科学知识回答“物”是什么,它强调的是真实性,研究的是客观实在;“事理”主要指做事的道理,解决的是如何安排这些物,通常运用运筹学与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来回答“怎样去做”,其追求的是效率;“人理”主要指做人的道理,通常用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回答“应怎样做”和“最好怎样做”的问题。实际生活中处理任何“事”和“物”都离不开人去做,而判断这些“事”和“物”是否应用得当,也得由人来完成,所以系统实践必须考虑人的因素。

3.2 引进WSR方法论的必要性

创业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它需要吸收各学科的优势,作为创业研究里的核心内容——创业绩效评价研究也是如此。将WSR系统研究方法引入创业研究领域将会带来一次变革,引起人们对绩效评价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贯穿于研究中,以哲学观为指导,系统的认识被评价对象。

创业绩效研究领域引进WSR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创业绩效评价研究需要WSR方法论的指导。传统的创业绩效过分关注对财务报表的定量分析,对表外的因素关注不足,即便是涉及成长性的指标也是缺乏系统的思考。其次,WSR方法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WSR理论作为一种优秀的系统管理模型,在评价领域里运用的较为广泛,与创业绩效评价的结合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最后,WSR方法论为风险投资提供了理论支撑。风险投资的尽职调查里重点分析了创业者及创业团队,但是传统的创业绩效评价研究里却忽视了这一点。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将其自身纳入其中,而将自己从客观世界中分离出来,以客观世界的“统治者”自居,实际上无论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还是评价创业绩效方面,都应将人的因素纳入考虑的始终。

不论是创业投资还是风险投资都需要系统的创业绩效理论来指导实践。创业绩效如果没有好的理论作指导,创业实践只会是在低水平中重复,因此,创业绩效评价应吸收优秀学科的精华,并把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创业实践。

上一篇: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下一篇:浅谈新兴产业下电视节目制片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