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生物实验中的观察能力

时间:2022-09-19 09:22:02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生物实验中的观察能力

摘 要: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增强其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探讨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措施,旨在提升生物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观察能力

伴随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持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其中,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观察能力属于初中生实验能力当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提升初中生的观察能力,才能够提升初中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属于初中生认知生物、学习生物知识以及发现生物实验问题的基础条件。鉴于此,笔者总结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巧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几点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首要条件。初中生由于年纪较小,好奇心较强,注意力难以集中,这导致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学生散漫观察下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生物实验现象很丰富,教师应利用此特点,创造一定的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做生物组织中脂肪、蛋白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将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水时出现砖红色、脂肪能被苏丹Ⅳ染成红色等一系列的颜色变化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其观察意识,培养其观察能力。

二、明确观察目的

初中生物实验观察室初中学生对生物的一种感性认识,其主要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配合,在学生理性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观察的时候,必须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并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实施。在生物实验观察过程中,学生应该提出问题,并寻找到自己所需的答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潜力。例如,观察水螅活动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水螅的形态、触手和捕食。生物教师应该在实验前明确水螅实验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要学生调好显微镜光圈和光线等等。学生明确观察目的以后,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观察。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详细检查,并不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观察结果图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实验记忆。

三、掌握实验步骤,分清观察主次

在实验前学生明确了观察的目的,但并不是实验中的每个细节都要认真观察,此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清观察的主次。初中生物的实验中有多种特征和现象,不论是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出发,还是从中考的考点出发,在观察时都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于需要重点掌握的要细心观察,对于只需我们了解的要一略而过,这样可以把我们的精力集中,容易发现事物的特征,从而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敏锐性。如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结构”,本实验的重点是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实验的步骤是制作玻片标本-观察细胞结构-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在观察细胞的结构中,观察的重点是所制作的植物细胞标本中细胞的结构,有的同学因分不清玻片中哪些是需要观察的细胞,从而把重点放在了观察气泡的结构上,或者有的同学观察的是细胞,但重点又放在了观察哪些细胞被稀碘液染上色了,哪些细胞没被稀碘液染上色等。观察结束后,这些同学由于没有细心观察细胞的结构而画不出细胞的结构简图,但为了应付老师而把别的同学绘制的简图照抄下来,从而对细胞的结构印象不深,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于这块知识的掌握也就不那么理想了。观察时分不清主次,注意力就会比较分散,有时还会被无关的内容所吸引,因此在实验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主次是老师成功进行实验教学的关键。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一)做好观察前相关的知识准备

生物实验就是针对生物知识所实施的验证。学生在观察实验以前,其自身提前准备的知识越充分,对于知识的认知就越深刻,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收获的也就越多。比如,在进行鱼鳍的血液流动实验当中,要求学生把浸满水的棉球包住鱼鳃位置,使鱼能够保持呼吸。但是,许多学生都不清楚浸水棉球的具体作用,把棉球包裹在鱼的其他部位,导致鱼呼吸困难进行不断的挣扎,导致实验遭受影响。所以,学生在开始实验之前,必须提前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

(二)熟悉实验的基础操作

学生在观察生物实验之前,必须掌握相关的基础操作与实验的大概流程,才能够保障实验的正常进行。比如,需要显微镜操作的实验,学生应当提前学习注意事项(准确对光、调镜头),观察时眼睛的动作(两只眼睛同时睁开),放置位置(桌面略偏左),握取镜动作(左托右握)。此外,学生还应当学习显微镜相关设施的操作方法,比如,装片与切片的制作方法等。所以,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操作训练,掌握相关的技术,不然就会因为自身的操作问题影响实验的结果。

(三)观察中结合自身的思维

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才可以透过实验的表象看清本质。否则,就只能停留在表面水平。所以,生物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进行指引,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去进行观察与思考,最终通过适当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实验的本质。

(四)科学地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完成以后,学生必须依照实验的实际情况,科学、详细地记录实验结果。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生物实验真实性的重要性,记录切忌凭空想象的描绘,也不可以修改数据与伪造,要让学生在科学、严谨的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

综上所述,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较强的观察能力是学生学好生物实验的首要条件。老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总结观察方法,引导他们形成观察习惯。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促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成功。但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和创新。

上一篇: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能力现状调查 下一篇:浅谈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视障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