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历史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时间:2022-09-19 09:19:46

浅谈新课程下历史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行,如何适应新课程,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突破“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从而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新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方式转变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但现实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根深蒂固,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基本上仍然是采用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即“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练习―小结―布置作业”,方法主要是讲授法。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所花时间少,容易掌握,可以有效地应付考试。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陈旧,往往是教师在上面讲得眉飞色舞、专注投入,学生在下面却听得昏昏欲睡,不知所云。从理论上说,这种“填鸭式”的教学,重教轻学,重灌输轻启发,从而导致课堂上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根本无法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我认为在教与学方式上加以探讨和改变,可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对于“教”,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1.新的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思想,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在以往,中学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主宰着课堂教学,学生完全是一种被动式的接受,自主学习的氛围远远没有形成。所以,历史教学显得机械、沉闷,才有了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的说法。关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在初中阶段,由于历史是“小科”,不被重视,教授历史的往往是其他学科的老师,他们大部分对历史怎么教并不十分了解,所以造成了上课时只是把书本内容复述一遍,再让学生把内容死记硬背下来,这样的知识消化无异于囫囵吞枣。新的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开放式”教学,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从“灌输式”转为“指导式”的过程。因此,新课改下,教师要力图把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采用多种模式、多种教学途径上课,以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印象

(1)利用多媒体教学。历史都是过去的史实,要想再现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再现史实,是很多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有很多好处,它把历史内容用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加以呈现,把许多历史情景、现象等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变得十分直观、形象、生动。例如我在讲授《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就利用了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和历史光盘《抗美援朝》《上甘岭》。实践证明,学生看了很感兴趣,并且被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这两位“最可爱的人”深深感动着。我认为,这样的课堂在给学生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深化和吸收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2)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活动,如辩论赛、成语大比拼、历史故事会等。无论教师的课上得多么好,学生对这类自由活动、气氛宽松的课还是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可投其所好,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讲一讲),让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讨(辩一辩),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历史资料(查一查),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保持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二、对于学生而言,该怎样学,是另一个问题

学生作为教学中的另一个主体,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当作老师教学的附庸,而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而学生成为主体的过程离不开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1.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意识

很多学生都把历史当成外语单词来背,认为历史都是死的知识,只要背下了年代、人物、事件、背景、意义,考试就可以得高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它能使人们知道过去、认识现在、预测未来,仅这一点即可知道历史的“重任”,不是我们靠背就能实现的。要跳出这一误区,必须在学的方式上有所转变,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意识,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历史更多地需要他们能从过去的史实中感悟到一些东西。

2.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好比拔河比赛,只有双方一起努力才会更精彩。新课改下,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既是老师的责任也是学生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曾经大胆尝试让学生来“扮演”老师这一角色给同学讲课,结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讲课的学生得到了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用本人的话说是过了把当“老师”的瘾,心里特别高兴。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普遍能够接受,并且不少学生跃跃欲试并积极准备,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和热情。作为教师,我从这节课中也受到很多启发。实践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愉快地学习,并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总之,历史课改对每一位历史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的成功与否与我们的教师关系密切,广大历史教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惟有迎难而上,知难而上,不断发现新问题,探讨新对策,才能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潮流,才能焕发历史课堂的生机与活力,造就越来越多的创造性人才。

(作者单位 安徽省滁州市乌衣中学)

上一篇:构建高效初中政治课堂之我见 下一篇:让每一粒种子都发芽,让每一朵花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