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时间:2022-09-19 07:38:07

浅析“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摘要:本文就小金库产生的根源、形成途径、特点和审计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金库 根源 途径 审计方法

一、小金库定义和产生的根源

小金库”是民间俗语,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财政部曾使用“小钱柜”一词。1986年开展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采用了“小金库”这一述语。此次专项治理之所以还沿用这个提法,主要是考虑“小金库”一词在过去的文件和专项工作中曾多次采用,各方面比较容易理解。所谓“小金库”:《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具体规定》(财监字199529号)中指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小金库”其外表形形,内在错综复杂,表现五花八门,“小”已难涵盖其实质,在某些方面,它已经成为产生腐败现象的一个根源和温床,严重干扰了财经管理秩序。

小金库的产生是源于利益驱使,由于国家利益与单位利益,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存在不一致性从而导致小金库的产生。

单位集体利益的驱使侵吞国家利益而产生小金库,并非是公司缺乏监控而产生的,而往往是公司为了少缴税收或者为达到其他目的而故意所为,这种小金库的建立多是出于高级管理层的授意。这样的原因形成的小金库,多体现为隐密性高,涉及金额巨大。

个人利益的驱使侵吞单位利益而形成的小金库,多是与单位的经营目标不一致的,是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到位的体现。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遏制这种原因形成的小金库。

二、小金库形成途径

由于现代经济业务的复杂性,产生小金库的途径越来越多,主要有两大途径。

1、收入不入账

(1)主营业务收入不入账。主要体现在零售业上,因为零售业几乎都是现金收入,而且是直接面对人民大众的现金消费。如果该单位的采购项目大多也是现金,就极易形成购销同时体外循环,摆在账面的只是按照人为意图形成的财务账,并没有客观真实反映单位的购产销情况,形成小金库的数额也会非常惊人。

(2)其他业务收入不入账,形成小金库。具体又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出租单位资产收入不入账。相关人员通过签订虚假合同,故意降低租金或者合同上给予对方免租期而实际并没有免,达到将一部分租金收入不入账;第二,将应收的商标使用费或者子公司上交的管理费收入不入账;第三,出借资金的利息收入不入账;第四,各种服务费收入不入账;第五,收到的现金折扣、佣金不入账。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现金折扣和年终按照购买额给予佣金的情况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但是不少单位却将这部分收入不入账;第六,副产品的收入或者额外业务收入不入账。单位的某部门自己以单位的名义对外承揽私活,而不将收入入账形成小金库。

(3)营业外收入不入账。具体体现在四方面:第一,处理固定资产和废旧物资的收入不入账。提前报废固定资产,从而导致大量的现金收入不入账;通过盘亏的方式将固定资产转出账外,然后变卖不入账;盘盈的固定资产直接被卖不入账。将正常使用的资产通过清产核资的方式转出而对外出售不入账形成小金库。第二,取得的罚款收入不入账。不少单位会收到员工迟到早退、违反相关制度的罚款、员工违反合同的违约金和客户违约上交的违约金,但是却不将罚款收入体现在账上。第三,“礼品收入”。单位的领导由于手中的权利可能会收到各种名目的“礼品收入”,而单位不将其入账。第四,收到赞助的现金不入账。单位在各种节日或者周年庆典上都可能收到赞助,但是这部分赞助收入却有可能没有入账而形成小金库。

(4)补贴收入和收到投资收益不入账。

2、虚列项目,将现金转到账外形成小金库

(1)虚列成本。多领原材料然后将其变卖,或多耗原材料通过发票套现,所得收入形成小金库。

(2)虚列费用项目。如虚列广告费、赞助费、会议费等,多报费用形成小金库。

(3)巧列项目将资金转移到账外。第一,将基建款先拨入下属单位,并在本单位列支,以后再从下属单位收回形成小金库。第二,通过二级核算的合并报表将一部分现金转出。名义上是给二级单位拨款,实际是转移资金,形成小金库。第三,通过关联单位的关联交易,将资金存到关联单位形成小金库。第四,将资金以预付款形式转移到账外形成小金库,自由支出。第五,对外投资通过往来款挂账,从而达到不确认投资收益,而把投资收益进入小金库,自行处理。第六,通过先核销坏账的方法建立小金库。把本来可以收回的应收或者其他应收款直接核销掉,当收回时直接进入小金库。

三、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1、仔细观察,访谈审计。针对通过在账面上做手脚形成的小金库或多或少会在单位的会计资料或者相关资料中会留下“把柄”,所以我们必须仔细观察。而针对账外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访谈审计的方式,和有相关人员了解情况,从谈话中得到一些蛛丝马迹,同时也要鼓励举报。

2、加强企业内控的审计和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程度和执行情况,与小金库的形成密切相关。所以审计中必须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相关重大事项是否有财务或者审计人员的参与。第二,岗位的兼容性,特别是财务不相容岗位的“一肩挑”现象。第三,人事安排的合理性。如果人员安排不恰当,可能导致良好的内控制度得不到实施。第四,授权审批制度。如果单位的授权制度仅仅是一种形式,那么小金库存在就有了肥沃的土壤。第五,企业是否已经建立财务危机的预警机制,良好的预警制度可以促使单位自查自纠小金库。

3、广泛运用分析性程序。单位重要数据的比率和趋势往往会让小金库暴露出来 .例如在单位的相关定价制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如果平均价格波动很大的话,可能存在收入没有入账的情况,有可能存在小金库。如果固定资产存在大量提前报废而又没有变价收入,可以考虑小金库的存在。

4、严格控制函证程序。函证是从对小金库进行查处,是审计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或者往来账转移资金形成小金库的重要方法。在函证过程中一定要审计人员自己亲自寄出或者送至被函证单位,函证结果应该保证直接到达审计人员手中,避免函证的结果由被审计单位控制。对结果不相符的函证结果应该追查到底,看是否存在小金库。关联单位可能让函证程序失效,这种情况审计人员要充分利用银行对账单的功能,印证每一笔资金的走向。

5、外延审计。除对被检查单位的会计业务审计外,还要延伸对其的会议纪要、会议记录、档案、有关合同协议进行查看。在这些会计业务外的资料里,往往隐藏着账簿里看不到的东西。除对本单位进行审计外,还要在分析判断或发现疑点的基础上,向其下属单位进行延伸审计,看有无虚构项目拨款或其他名义转移资金。

6、注意报销费用中使用票据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通过多报销费用而建立的小金库,其取得的发票可能存在出票单位、日期、事项等与实际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一致。审计人员要通过对比的方法,对不同时间经济活动中收到的同一单位连号的发票或者收据给与足够重视。

7、银行账户核查法。这是通过银行账号,顺藤摸瓜查处小金库的有效方法。如果企业建立的小金库较大的话,不可能全部通过现金结算。他可能设立专门的账号,或者通过设立关键人物私人账号来结算,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密切注意这些账号上资金的情况。

8、注重对人性的审计。设立小金库都是为谋取私利,所以如何加强对人性的控制,消除道德风险也是审计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和单位职工的谈话,或者翻阅人事档案的方式来加强对那些曾经存在经济问题的管理层的关注力度。

四、结论

小金库形成途径的多样性要求审计人员关注经济业务中各个重要环节,寻找出有效的控制点。在审计小金库过程中,应该引入“有错推定”以更有效地发现小金库,要将“职业怀疑”贯穿审计过程。

参考文献:

[1] 陈朝军 王春英.“小金库”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J].科技视界.2013(25)

[2] 杨王磊.防范和治理“小金库”的几点建议[J].山西财税.2012(4)

上一篇:企业并购中的税收筹划研究 下一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