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经典文本中的讽刺艺术

时间:2022-09-19 07:30:40

体会经典文本中的讽刺艺术

讽刺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手法,一般是对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描写,来达到振聋发聩的目的。笔者在参阅了大量教学资料之后,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l,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教学理念。现以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细节描写、夸张手法、对比鲜明等几个方面略谈拙见。

一、细节描写,画龙点睛

为了达到更好的讽刺效果,有时候作者运用客观写实的笔触,对很多细节进行描写,力求给读者塑造一个更加丰满的形象,突出人物的某个“丑恶面”,借此体现讽刺艺术的张力。

比如,苏教版语文课本中有《雷雨》一课,作者曹禺就在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讽刺艺术,展现了其高超的写作技巧。文中的鲁贵是一个奴性很重的形象,为了突出表现这个形象,作者给鲁贵设计了这样一句话:“老爷就是老爷,什么董事长,上我们这儿就得叫老爷。”这一句鲁贵对他人称呼的纠正,极为细致地体现了他卑躬屈膝、迎合主子的心态,处处在想办法讨好主人,十分符合他的形象,也对他奴性的形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领悟到作者讽刺的高明之处,就是让人物自己把自己的“丑恶”说出来,把自己的“丑恶”体现在每一个言行举止里。

由此可见,细节描写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讽刺写作方式,通过对人物饱满的刻画,往往能够让读者产生极致的心灵震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对细节进行挖掘,培养学生对细节的把控能力。

二、夸张手法,延伸放大

夸张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写作手法,而夸张与讽刺的结合,往往能够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夸张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巧妙地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讽刺效果。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拿来主义》一课中,讽刺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单从标题而言,“拿来”是一个“小词”,却与“主义”这个“大词”结合到一起,这本身就成为一种夸张,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对“拿来”产生了深入的思考。在文中,鲁迅先生写道:“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显然,这里的“大师”加了引号,首先就是夸大这些人的身份和绘画水平,讽刺这些人目光的短浅,而后又用“捧着”一词,夸张地表现出他们对这些字画视若珍宝的模样,但这些他们视若珍宝的东西,在欧洲人眼里实则一文不值,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滑稽可笑,这些人无知的模样跃然纸上,让读者从内心里感到厌恶。这些描写,既照出了这些人的“丑”,也照出了这些字画也即封建思想的“丑”,显现出在当时的环境下,国人思想认知上的短缺、愚昧和落后,从而起到振聋发聩、唤醒国人之灵魂的作用。通过夸张的手法,作者对“拿来主义”的讽刺水到渠成、入木三分,使得讽刺贯穿了全文的情感和框架,起到了一针见血的作用。

夸张的艺术,就是把微小的缺点放大给人看,给人一种荒诞、滑稽甚至不可理喻的感觉,从而在内心深处受到震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把握夸张的这个特点,适当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在经典文本中充分领悟夸张这一讽刺艺术的魅力。

三、鲜明对比,跃然纸上

讽刺艺术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而巧用对比手法,能够极大程度地增加讽刺的效果,达到更高的文学艺术性。因此作者常会用景物来与主人公或者主要事件进行对比,营造一个鲜明的落差,从而达到更好的讽刺效果。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祝福》一课中,鲁迅先生就妙用了对比的讽刺手法,来增强祥林嫂个人悲剧的控诉力量,体现作品的整体主旨思想。在作品开篇,作者就描述了一派祥和欢乐的气氛,给大家造成一副欢乐的假象,人们都沉浸在祝福的氛围之中,“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后面作者又描写道:“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而这天地圣众,其实是虚无的,并不存在,又如何给鲁镇的人们带来幸福呢?这就与一开始提到的欢乐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是对封建迷信强烈的讽刺。同时,这“天地圣众”所象征的封建迷信,又牢牢地锁住了祥林嫂的命运,让祥林嫂走投无路,最终也死在这“天地圣众”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气氛之中,更加体现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欢乐祥和的气氛与悲剧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鲁迅对封建迷信“吃人”教条的深刻批判,也从侧面体现了讽刺艺术的巨大作用。

显然,在讽刺艺术中,对比有着无可替代的强大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对对比讽刺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分析,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体会讽刺艺术,从而加强对这种方式的认识,深化对讽刺艺术的理解。

以上就是笔者总结出来的一些有关经典文本讽刺艺术的教学经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不断改进,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当然,在经典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讽刺艺术的教学,也必须依托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田家炳中学(226000)

上一篇:茶道校本课程创新,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下一篇:指导学生断句提升文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