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国内旅游流时间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19 06:56:06

云南国内旅游流时间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旅游者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或从旅游目的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位移,总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在阐述旅游流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滇中、滇西、滇西北、滇东南、滇东北旅游流的年际变化特征;云南旅游客流季节性波动不大,但是也有淡旺季之分等季节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云南国内旅游流时间变化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旅游流是不同区域范围内的旅游者流量与流向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区域范围内旅游流的时间上呈现的规律不同 。云南地处西南边疆,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旅游地域空间系统,只有系统的研究云南国内旅游流时间分布规律,才能确定地域旅游开发的特色与方向、优化旅游区间的功能配置。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把旅游者的集合特征放到具体的区域内研究,对云南这样一个具有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边疆省份而言,有利于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有利于开拓旅游市场和当地旅游发展政策的制定。

一、旅游流的概念

目前,国内旅游学教科书对旅游流的普遍解释是“旅游者从客源地出发,凭借交通工具实现空间位移,在旅游目的地完成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后,再返回到客源地而形成的人流。这一概念即是狭义意义上的“旅游流”。

广义角度上,保继刚(1993),杨开忠(2004)认为,旅游流是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由旅游流相互联系。唐顺铁、郭来喜在总结前人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借用系统论将旅游流定义为“以旅游客流为主体,涵盖旅游信息流、旅游物资流和旅游能流的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马耀峰则进一步将旅游流定义为,“是指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或目的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单向、双向旅游客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能量流和文化流的集合;旅游流具有方向性”。

综上所述,旅游流是与旅游客流相伴生的其他现象(如信息、资金、物资和文化流),即在旅游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综合体旅游流是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或目的地与目的地之间单双向旅游客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能量流和文化流的集合。旅游流是一个矢量单位,具有流质、流量、流向、流速等特征。

二、云南国内旅游流时间演变特征

3.1 年际变化分析

云南国内旅游流进入云南省内主要流向云南六大旅游片区,即滇中旅游区、滇西旅游区、滇西南旅游区、滇西北旅游区、滇东南旅游区和滇东北旅游区。经过对2005―2010年国内旅游接待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得出云南国内旅游流在年际上的变化情况,有助于更好地做好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接待工作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工作。具体如表1所示:

为了更加科学的说明旅游流的年度差异,从时间尺度分析旅游流的流动规律,本文引入旅游流年际变动指数Y:

式中:Y代表客流年际变动指数,即各年度客流量相对于多年平均客流量的相对量;Ni代表某年度客流数值;n代表年度总数。显然,Y值越大,说明该地区的年度客流变动越大,客流越不稳定;Y值越小,说明客流变动强度越小,客流越稳定。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云南省六大旅游片区的年际变动指数,得出云南国内旅游流时间段面上在云南地域上的流动规律。

从表2可以看出,云南省六大旅游片区从2005年到2010年国内旅游流的年际变动指数均出现增长的趋势。

滇中旅游区国内旅游流的年际变动指数从1.051%上升到2.085%,增长了0.747个百分点。该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未来该区的旅游客流将呈快速增长趋势;滇西旅游区国内旅游流的年际变动指数从1.166%上升到1.967%,增长了0.801个百分点。该旅游区旅游发展最为迅速,该旅游区的旅游客流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滇西南旅游区国内旅游流的年际变动指数从1.019%上升到2.185%,增幅了1.166个百分点。该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极不平衡,除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较好并拥有一定的客源市场外,普洱和临沧的旅游业开发较晚且客流量较小,目前还未形成一定的客源市场;滇西北旅游区国内旅游流年际变动指数从1.032%上升到2.1%,增幅了1.068个百分点。该区旅游流年际变动增幅较缓,原因是怒江的旅游发展与其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不相匹配,处于发展相对滞后状态;滇东南旅游区国内旅游流的年际变动指数从1.012%上升到2.39%,增幅了1.378个百分点。该旅游区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滇东北旅游区国内旅游流的年际变动指数从1.097%上升到2.234%,增幅了1.137个百分点。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异彩纷呈。目前在政府政策的调整下旅游发展情况逐渐变好,呈增长趋势。

3.2 季节变化分析

由于国内旅游统计资料的不完整,无法搜集2005―2010年各月份云南国内旅游流的完整数据,在此仅以2009年1―12月份云南国内旅游客流的数据做简单分析。为了研究云南国内旅游流的季节变化,首先要根据各月份旅游客流量的多少确定淡旺季。具体方法是将快速样本聚类法(K-means Cluster Analysis)应用于季节划分过程中,指定聚类数K=3,聚类过程借助SPSS软件完成。最终,2009年云南省国内旅游季节划分如下:

表3 2009年云南省国内旅游季节划分

季节 淡季 旺季 平季

月份 2 11 12 7 8 10 1 3 4 5 6 9

游客接

待量

(万人) 832 806 826 1106 1205 1211 923 876 903 946 922 915

备注:接待量数据来源:云南省旅游统计年鉴。

再次引入季节变动指数,它是指连续多年的每月平均指标对连续多年的各月总平均值的相对数,一般用百分率来表示,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Ri为季节变动指数;Xji为某年某月的指标值(游客接待量);j为年度序数;n为年度数。以100%为基准值,连续多年的各月变动指数与其比较,越接近基准值,说明季节性影响越小;越偏离基准值,说明季节性越强。根据上面描述的数学模型,结合表三,得到2009年1-12月云南国内旅游流季节变动指数。具体如图所示:

2009年1―12月云南国内旅游流季节变动指数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云南2009年国内旅游流在季节变动上具有五个明显的高峰期,分别是1月,5月,7月,8月和10月。其中10月份为全年最高峰,季节变动指数高达108.4%,2月和9月份为全年两个最低值,且根据抽样分析,云南旅游的国内游客主要以年轻人或学生为主,因此暑期和“十一黄金周”恰是云南旅游的黄金阶段,而传统的春节和暑期末影响了旅游的到访率,2月、3月、4月、5月、6月、11月和12月的旅游客流分布较为均衡,旅游客流季节性波动较大,5月的客流量比较小是因为国家对法定节日的调整对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部分旅游者选择短途或周边旅游景区。

三、影响旅游流时间分布的因素及建议

(一)影响因素

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就云南而言,从滇东南、滇东北、滇西旅游区目前总体发展的状况来看,旅游产品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成为了制约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瓶颈”。

旅游景区(景点)的变化。滇中和滇西北旅游区拥有75%以上的A级景区(点),80%以上的国家级度假区,旅游资源数量、规模、级别上都在全省占绝对优势。滇东北旅游区、滇东南旅游区高级别的旅游资源不多,且主要是以替代效应极强的喀斯特地质景观为主体的空间框架,旅游资源禀赋较差,旅游业综合发展的非资源限制条件较多,缺乏特别突出的高级别、规模大、带动性强的旅游景区(点),旅游业难以多元化、规模化发展。这使得昆明、大理、丽江和西双版纳成为云南国内旅游流的主要集聚地。

交通条件。云南其他很多地区由于地形的限制存在着交通不便的问题,可进入性差,影响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旅游营销。云南省目前已形成了初步的旅游市场营销管理体制,但该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地理区位。地理区位来看,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云南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有发展旅游的良好区位优势,有发展旅游的良好区位优势。

开发历史条件。纵观整个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滇中旅游区的昆明市、滇西北旅游区的大理、丽江、滇西南旅游区的西双版纳等旅游业开发历史较早,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集聚能力与辐射能力强的几个区域经济增长极。滇东北、滇东南、滇西旅游区把旅游业作为地方的主导产业不过10年,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还不成熟,旅游经济规模、市场发育程度、整体竞争力水平等都较低。尽管滇东北旅游区的部分旅游地也有较早开发,但大部分景点由私人无序的开发,导致许多旅游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加之地方政府不够重视,也只是昙花一现,这些都为后期旅游业的发展埋下了许多后患。

(二)优化建议

根据对云南国内旅游流时间分布特征的实证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加强云南六大旅游区内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体验的多元化;第二,完善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善旅游集散中心到旅游地、风景区的交通以及旅游地、风景区内部的交通;第三,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建设旅游信息平台,推动旅游电子商务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第四,采取适时有效的旅游市场营销,加强云南整体旅游资源的宣传促销和各旅游区的旅游宣传;第五,加强省内各旅游区及周边相邻省市的旅游区域合作,逐步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一体化。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上一篇:旅行社员工的激励制度及策略研究 下一篇:与Sandro的时尚理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