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测量测绘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9-19 06:35:27

互联网+测量测绘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 要]测量测绘根本目的是国家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关键词]控制测量;GPS;界址点;地籍勘丈;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168-01

引言

互联网+测量测绘 找准测量测绘地理信息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更高效、更优质、更满意的信息化技术服务,推动信息化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民生。地籍测量测绘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量测绘工作。

1 概述

按照土地总登记模式,全面完成郯城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地籍测量测绘工作。共划分3个地籍区,120个地籍子区,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划分了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并统一宗地编码,为以后使用权宗地统一编码奠定了基础。

1.1 测区范围、主要任务

对重坊镇、港上镇、胜利镇、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所有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土地测量测绘,总面积约178.006km2,以及数据库建设的任务。

采用土地总登记的模式,完成郯城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测量、宗地统一编码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2.测区概况

郯城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南部,临郯苍平原腹心地带,系沂蒙山区冲积平原。地理坐标东经118°05′―118°31′,北纬34°22′―34°56′。境南北长约65公里,东西宽32公里,总面积1312.6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0.84%,其中平原面积1123.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6%;山丘面积18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全县水面有130.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0%。 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约38米,自然比降为0.03%。

全县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满、苗等,约占总人口的0.5%。2011年经过乡镇整改合并后,郯城县现辖1个街道办事处(郯城街道办事处)、10个镇(马头镇、李庄镇、重坊镇、杨集镇、庙山镇、港上镇、胜利镇、高峰头镇、红花镇)、3个乡(花园乡、归昌乡、泉源乡)、2个开发区(郯城经济开发区、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

3.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⑴控制资料:

山东省已建立覆盖全境的连续运行GPS参考站网络系统(SDCORS),该系统于2011年2月通过了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利用该运行卫星参考站(SDCORS)进行图根控制测量、界址测量以及地物、地貌数据采集。

⑵图件资料:

郯城县第二次地籍调查时生产的0.3米分辨率1:5000比例尺正射影像图,可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基础底图。

⑶地籍档案资料:

对已有的土地登记档案资料、土地权属界线图等资料进行充分整理、分析后加以利用,为本次测量测绘的准确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技术路线及作业方法

按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和《山东省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设技术细则》的要求,进行地籍区划分和宗地统一编码,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⑴控制y量

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以已有的各等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及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为基础,采用GPS、全站仪等各种方式进行加密图根测量。

⑵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测量

以郯城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形成的集体、国有土地权属调查的资料为依据,充分利用已有《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等指界资料,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界址点的现场标定测量、《地籍调查表》制作及签字盖章、宗地图及村界图制作、数据建库等工作。

①界址点设置及测量

界址点设置,对所有权主要界址拐点、国有农场、道路、河流、林场和其他国有土地的权属界址点,全部采用埋桩(石桩或石灰桩)方式设置点位,其他点位不埋桩但必须实测坐标,界址点测绘精度点位中误差优于±5cm。

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所经过的点位全部实测,较好的表现出界址路线的各种曲线变化,满足面积计算的精度要求,并将主要特征点提取整理写入村界图中,其他点位及主要特征点整理形成界址点成果表;

对国有农场、道路、林场及其他国有土地等权属界线按照国有土地使有权单位与集体土地所有权单位共同所指的权属界线进行测量,全部点位要求实测。

②正射影像图(比例尺≥1:5000)

以2008年二调正射影像图(经过图廓整饰、图像整理等工作)作为各种图件制作的底图。在新的正射影像图未到位之前,可以采用2008年二调影像作为底图开展工作,待新的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到位后再叠加所有权使用权界线数据,整理输出各种成果资料。

⑶制作工作底图

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为主要信息源,制作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所需的工作底图。

⑷权属调查和地籍勘丈

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制作的1:5000比例尺的正射影像图作为调查基础底图,充分利用已经签订的《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等指界资料,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界址点的现场标定和测量工作。原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成果不能满足此次总登记发证要求,需增设界址的,可按原《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确定的界线和走向,由各方所有权人的法定代表或委托人现场指认、实地标定。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单位之间的权属界线调查、定界确认工作,以行政村为单位实地划定落实权属界线走向和界址位置,实地标绘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走向和界址位置,实测界址拐点坐标。

4.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控制测量、界址测量及图件资料进行了过程检查,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权属界线切割现场地物的现象;

2.权属界线指界模糊问题;

3.个别村庄对权属争议地区的抵制现象;

4.有的界址点描述与权属线走向不一致。

5.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界址点坐标数学精度:界址点坐标的数学精度经过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的外业检测并统计后,得出其点位中误差均在规定误差以下。

6 结语

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找准测量测绘信息,服务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定的测量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进行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实地调查确权工作后,利用SDCORS系统,主要使用GNSS RTK技术进行集体土地所有权界址测量,编绘各种地籍图,统计各类土地面积界址点测量方法正确,技术手段先进,工作步骤符合规范,精度符合要求,建立全县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网络化、自动化、实时化、完善测量测绘标准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建设技术细则.

[2]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

上一篇:浅析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对家用液压电梯安全检验技术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