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价值引导

时间:2022-09-19 06:28:38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价值引导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价值引导应该采取的措施,希望大学生走出消费的盲区,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行为 价值引导 对策

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观并未成熟,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

一、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在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改变了以往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他们的消费范围和以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学生在消费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个人消费两极分化严重

进入大学的学生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导致学生本人的消费观念也各不相同。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月消费在几千元以上实属正常,但是在大学校园里也不乏贫困生,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甚至不到200元。面对大学生呈现的两极分化,我们要关注每个大学生,因为他们的消费状态会导致相应的消费心理,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正确的引导。

(二)虚荣心理思想严重,攀比之风加重

大学生在平时的消费过程中,相互攀比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大学生看到别人买了一件好衣服,自己平时宁愿节衣缩食,花费自己的生活费用,来满足自己物质上的虚荣心,这种盲目的消费不仅对自己不负责任,同时也是对个人信誉的不负责。大学生严重的虚荣心只能导致同学之间攀比风气加重,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可谓害人害己。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较多,综合来看,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部分因素决定。

(一)外部环境因素

1.“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的实践的总称。它是当今西方资产阶级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主义”理念文化作为一个舶来品,也通过日益发达的媒体资源涌入中国,不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大学生本身是一个思想活跃,追求自我的群体,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输出的消费主义思想影响下,他们更容易接受这种消费观念。

2.家庭的影响

现在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基本上90后,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的溺爱程度非比一般,在对待孩子消费的问题上,中国家长的普遍心理就是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受苦,家庭条件好的家庭自然更不必说。

3.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成才的摇篮,也应该对大学生的不良消费习惯做出自己的检讨。我国的高等院府一般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关注度不高,对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心态缺乏关注,缺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的思想引导和相应措施。

(二)内部环境影响

1.获得外部需求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经济上的不独立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加之进入大学以后竞争的压力非常大。大学生由于在高中阶段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忽略了自己爱好的培养。进入大学今后,以往的优势不明显,在他们的心理自然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他们便会通过其它的方式去实现别人对自己的认可。

2.从众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上尚未完全定型,因此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从众心理也占据了一片土壤。从众心理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攀比风气的盛行。比如大学生追星就可以看做从众心理的一种表现。作为同龄人,自己如果不融入其中,那么就会感觉被孤立,因此自己就会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进而融入到话语群之中。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价值引导对策

针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表现出的种种问题,我们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理念。

(一)优化校内外消费环境

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内外环境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有的国情下,可以提倡适度消费,但对于提前消费或者盲目消费我们是不能提倡的,因为这不仅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违背,而且也不符合我国国情。

高校在内部优化环境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清除学校外部的化境。高校周围聚集了符合大学生消费心理的设施,这些娱乐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但也有一部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传播不健康的思想。校园内外的消费环境主要是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需要搞得过于繁华。高校应主动和地方职能部门合作,消除不健康的文化设施场所;同时,对商业网点和娱乐场所进行合理布局,使大学校园周边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

(二)加强教育引导,倡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多种措施,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科学消费观的教育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比如:高校每年定期组织学生成立暑期实践活动小组,深入走访乡村(镇)或者社区,让大学生们切身了解不同层面和地区学生生活现状及家庭收入情况,做好相关的调研,既可以让参加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受到教育,同时回校以后举办反对铺张、浪费的图片展览,举办讲座等形式让学生掌握消费知识。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1.加强与学生父母的沟通

大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不言而喻,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的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反省自己,体谅并懂得父母的艰辛。有调查显示,45.21%的大学生表示对他们影响最深刻的是父母。因此,学校应积极主动的与孩子父母的沟通,定期通过电话、邮件、QQ或者信件等多种方式联系,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习惯。

2.完善奖助学金监督机制

国家、社会和学校设立了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的岗位,从本意上讲这是好的。但部分大学生在拿到奖助学金以后,不是用在生活学习上,而是请老乡、室友聚餐或者和同学出去旅游,这样就违背了原本设立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的初衷。

四、结论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以后的素质状况,决定我国以后发展的走向。因此,要大力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价值引导和督促,让他们明白身上所肩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李志国.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分析及教育对策[J].商场现代化

[2马永耀,王淑华.浅谈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郭运涛.大学生消费现状与正确引导探析[J].商场现代化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诌议 下一篇: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