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不用扶持,内销应减税收

时间:2022-09-19 02:57:17

出口不用扶持,内销应减税收

雷鼎鸣(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主任)

中国的出口是不是必须扶持,否则便会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失去优势,市场占有率被其他国家夺走,从而推高中国的失业率?

恐怕未必。

最近读了芝加哥大学一位经济学博士Lu Dan的毕业论文,很有意思。一般认为,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最为激烈,所以出口商的效率最高,否则早已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关门大吉。但Lu Dan在研究过中国制造业的大量数据后,竟得到出人意表的结果:以出口为目的的企业,其效率一般比不上以内销为主的企业。

这其实大有道理。中国劳动力相对充裕,在欧美市场,中国的劳动密集产品竞争优势极为明显,就算企业的效率仍有大的改善空间,单是劳动成本上的优势就足以击败欧美竞争者。但同样的产品在国内却没有优势,因为竞争者同样能以低成本雇佣劳工,所以必须在其他生产环节上不断改善效率才能在本土市场生存下去。

当然,其他新兴国家也可能拥有劳动成本较低的优势,会否对中国构成威胁?这个有可能,但未成大患。中国企业已积累了不少制造业生产的经验,并不是后进国家的生产力所能比肩。所以中国的出口企业根本不用扶持,但当然也不能在政策上打击它们。

习惯得到退税甚至是财政补贴的扶持,优惠一旦取消,在短期部分企业确实会遇到困难。这有如一些父母代替子女做功课,以求得到更高的分数,若突然不再帮助子女,后者的分数可能会立时大跌。但我们都知道,这种削弱子女真正竞争力的做法,长远来说毫无好处。

出口不用扶持,但进军内销市场却要负担起各种不同类型的费用与税收,这种政策显然已经与时代脱节。中国的总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有35%左右,与欧美的70%差距极大。中国若怕外销市场萎缩,正应该减低内销的税收,从而推动内销的比重,维持就业水平。

现时只顾出口,后果是把东西廉价地卖给别人,得到的巨额外贸盈余又用以购入外汇资产。现在中国外汇储备超过2.85万亿美元,若人民币每升值5%。外汇储备的亏损便会高达9000多亿人民币,超过中国整年的国防开支。

停止对出口任何形式上的补贴及减低内销上各环节的费用与税收最符合中国的利益。

谁制造了尘肺矿工的悲剧?

江雪(著名记者)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和《南风窗》记者一样,我也曾走进古浪黑松驿,这个死亡盘踞的甘肃小镇。在这里,低矮的房屋匍匐在黄土地上,土路上尘雾飞扬,呈现的是一个与繁华都市完全不同的中国场景。

146个壮年男子(包括已去世的11人),年龄大多在30岁到40岁之间,他们原本是乡村劳动力中的精华,1000多个家庭的生活依靠,却因在金矿打工而一一被“尘肺”击中,不仅丧失了劳动力,不能再担负养家的重任,且将自己的家庭拖入更深的贫困。

更悲惨的是,这是家族式的毁灭。在黑松驿这个人口不足2万的小镇,由一条河流连接起来的4个村庄,集中了大部分的尘肺患者。仅赵文玉家中,就有17个堂兄弟和子侄患有尘肺。除此之外,他们的姻亲,包括姐夫、妹夫等,也有多人被确诊尘肺。

这是乡村的大悲剧,却也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之中,最底层劳工的命运缩影。

这些打工者大多是在1997年――2007年之间,去肃北的金矿打工时罹患尘肺的。彼时也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期。位于戈壁滩上的马鬃山金矿,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拓荒者。一块块黄金被炼出来,不知成就了多少百万富翁,而矿工们得到的,只是稍高于别处的工资,和随即而来的尘肺。

他们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劳动。一名矿工告诉我,老板偶尔会发给大家一个一次性口罩,但因为―个口罩要扣5元,他舍不得换掉,一个一次性口罩曾使用3个月,直到实在破得不行了才扔掉。

是贫穷,是愚昧,更是黑心矿主只顾牟利、劳动部门疏于监管、人权保护意识淡漠,等等这些,终于使悲剧酿成。

在黑松驿,有一张照片让我印象深刻。那是因尘肺死去的杨自虎。2007年,在确诊尘肺后,为供孩子们上学,杨自虎又去了北京的地铁工地;打工之余的杨自虎曾在北京街头留影,背景是那句著名的标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 梦想”。

是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杨自虎的梦想曾经是:再多活几年,供孩子上大学,让他们再也不要重蹈自己的命运。可他,终于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今日中国,经济增长、日渐富裕,盛世之歌传唱,但终究,我们无法别过脸去。因为,那些苦难者,就是我们的―部分。只要他们在受苦,这幸福就多少是有些虚妄的。

上一篇:谁是中国创业企业的华尔街代言人? 下一篇:智能驾驶有效提升道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