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时间:2022-10-18 11:04:09

中国要尽快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食品回溯追踪管理体系,即把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都记录在案,一旦出了问题,可迅速回溯追踪问题源头。

元旦之前,有两则与“食”有关的新闻颇有意思。

南京抽查食品市场,发现火锅底料的化学添加物比例过高,有的甚至超过50%,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有毒食品不仅,仅存在于南京的市场。对于此类新闻,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但有意思的是该地区食品监管部门对“监管不力”的辩护,他们认为,第一,多年前制定的《食品安全法》已跟不上化学物质添加的时展;第二,食品监管部门人手不够,市场太大,产品太多,管不过来。我认为他说的这两点都是事实,而非完全是推卸责任。

这事提醒我们,现在进入了全球化时代,日常用品、食品的来源都是全球化的。这对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不仅仅是中国,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仅凭过去的经验和技术已难以应付。

相比过去,中国有两个基本情况已经改变:一是几十年以前,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有东西吃,好不好、安不安全都是次要的。1979年,在家乡800万人口中,我是第一个考上研究生的。临行前,父老乡亲为我饯行,却发现连一个荤菜都拿不出来。最后终于找到了一样现在的人们难以想象的东西――一只被农药毒死的鸟,但老乡们高兴得不得了。我心有戚戚然,这可是只有毒的鸟,吃了还能去读研究生吗?但农民处理有毒的小鸟是有经验的,只要把两样东西――内脏和带血的部分去掉就没问题了。一只被毒死的乌煮的一锅汤,就是当时最隆重的饯行筵席。在常年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对安全问题几乎是不考虑的。但这个问题在过去二三十年基本解决了。这是中国社会的进步,也是新的挑战,人们已经开始关注食品好不好、安全不安全的问题了。二是在过去,中国农业市场与全球是不相干的,但现在已参与全球化。但实话实说,中国市场太大了,也因此,欧美发达国家对食品跨国追踪的经验,很适用于中国的跨地区追踪。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都来自市场,都要吃进肚子里。解决这个问题,对大家都有好处。

中国要尽快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食品回溯追踪管理体系,即把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都记录在案,一旦出了问题,可迅速回溯追踪问题源头。另外,食品生产销售的环节多、链条长,任何地方的政府都难以监管所有环节和链条,回溯追踪体系要求的是政府监管机构管离它最近的一个环节,比如监管机构发现该地超级市场销售的产品有问题,就要求超级市场追踪到上一环节,如果追不到,责任就由超级市场承担,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上一环节再追踪上上环节,最终追溯到问题的源头。这套体系实际是把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每一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和公司,出了问题,各个环节应负的法律责任亦很清楚。

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制度设计,全天下都适用,无关文化、政治。今年“两会”召开在即,希望人大和政协都尽快讨论落实这个问题。

上一篇:文化需要交流 下一篇:西方情人节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