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2-09-19 02:36:38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1月-2015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使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增强扫描完成临床诊断,时间为1次屏气时间,位置从肺尖部到膈水平处,先为常规扫描,最后增强扫描。结果:4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栓子缺损,累及主肺动脉2例(5.00%),左肺动脉4例(10.00%),右肺动脉4例(10.00%),左叶肺动脉6例(15.00%),右叶肺动脉6例(15.00%),左肺段动脉8例(20.00%),右肺段动脉10例(25.00%),共检出229支肺栓塞和分支栓,其中包括混合型12例(30.00%),中心型18例(45.00%),周围型10例(25.00%)。直接征象包括:中心性充盈缺损32个,部分性充盈缺损74个,附壁性充盈缺损43个及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28个;间接征象包括:肺动脉高压16例,肺梗死8例,局限性肺气肿10例及合并胸腔积液6例。结论:16排螺旋CT能够对产生栓塞的栓子进行显示,可以此来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 16排螺旋CT; 增强扫描; 肺动脉栓塞; 诊断; 应用; 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44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5-0057-02

doi:10.14033/ki.cfmr.2016.15.029

肺动脉栓塞是指肺动脉被栓子阻塞后,影响到正常的血液流动。本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肺血管疾病,发病率和危险性均较高,病死率约为25%,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肺动脉栓塞常见的高危因素为糖尿病、高血压、妊娠、长期骨折卧床、下肢静脉血栓和血液的高凝状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甚至晕厥等,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断时常常容易误诊或者漏诊,因此需要通过影像学技术及时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为临床专业治疗提供最佳的时间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T能够对产生栓塞的栓子进行显示,以此来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依据,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可以为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PHILIPS 16排螺旋CT扫描机具有覆盖面广、扫描时间短、图像分辨率高等特点,现广泛应用在临床疾病诊断中[2]。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机增强扫描过程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对临床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2015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6岁,平均64.9岁。其中糖尿病18例,心脏病12例,妊娠2例,骨折3例,不明原因5例。所选患者均同意行16排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采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增强扫描完成临床诊断,患者仰卧位、头先进,然后在患者进行1次屏气时间内快速完成扫描[3]。首先进行常规扫描,然后再对其进行增强扫描。扫描时采用高压注射器通过静脉对患者注射非等离子造影剂,常用注射剂量为75~90 ml,维持注射速度为4~5 ml/s,在肺动脉根部建立感兴趣区,阈值定为80 HU,延迟4 s后进行扫描[4]。将进行扫描时的参数设定为:管电流值200 mA,管电压100 kV,而重建层的厚度定为1~2 mm。扫描范围从肺尖部开始直到膈肌水平位置,扫描时间为6~7 s,速度为0.5 s/圈[5]。

1.2.2 图像分析 由2位以上临床诊断经验比较丰富的医师共同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首先将原始图像通过多平面、曲面及斜面和血管四维等几个不同的角度对断面进行重建处理后,最终得到患者的完整诊断图像,分析肺动脉栓塞的发生部位、严重程度及累及范围,共同研究得出一致的临床诊断结果,并签字确认[6]。检查人员要对所有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进行记录,然后做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肺动脉栓塞区域,记录栓子的数量、形态、边缘的形状及栓子分布的范围。同时也要特别注意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对肺部周边及胸膜的情况也要观察仔细[7]。

1.4 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1.4.1 直接征象 (1)中心性充盈缺损:血栓在血管腔的中心位置,表现为条状的充盈缺损,平行于血管腔,周围是对比剂呈现的轨道样改变,称为轨道征;(2)部分性充盈缺损:栓子在血管腔的某一侧,另一侧则为高密度的对比剂充填;(3)附壁性充盈缺损:血栓粘连在血管壁上,在血管腔中心处充填有高密度的造影剂,周围部分为低密度的栓子,边缘欠光整;(4)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栓塞的血管呈现低密度,但是未见高密度造影剂充盈,大部分为段肺动脉内栓塞。

1.4.2 间接征象 (1)肺动脉高压:主要表现为栓塞部位的近端肺动脉的管径增粗[8];(2)肺梗死:主要表现为肺内的近似三角形的阴影;(3)局限性肺气肿:主要表现为栓塞受累的叶肺及段肺的透明度明显增高,肺纹理变得稀疏[9];(4)合并胸腔积液。

2 结果

4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栓子缺损,累及主肺动脉2例(5.00%),左肺动脉4例(10.00%),右肺动脉4例(10.00%),左叶肺动脉6例(15.00%),右叶肺动脉6例(15.00%),左肺段动脉8例(20.00%),右肺段动脉10例(25.00%),共检出229支肺栓塞和分支栓,其中包括混合型12例(30.00%),中心型18例(45.00%),周围型10例(25.00%)。直接征象包括:中心性充盈缺损32个,部分性充盈缺损74个,附壁性充盈缺损43个及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28个;间接征象包括:肺动脉高压16例,肺梗死8例,局限性肺气肿10例及合并胸腔积液6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肺动脉栓塞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肺动脉栓塞是指由于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的相应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嵌塞物质进入到肺动脉及分支后阻断了血液的正常供应,出现病理和临床表现,嵌塞物质常见的就是血栓,少见新生物细胞、气泡及脂肪滴等[10]。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心肺疾病、创伤、手术及肿瘤等,骨折、妊娠和肥胖等也可以引起,这些因素大部分为暂时性的,具有可逆性。但是由于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未见任何不适症状,临床诊断中很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如果未能及时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将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明显降低临床治疗效果。因此要尽快采用先进的医学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及时有效的溶栓及防栓塞治疗措施干预。临床中应用普通影像诊断技术特异性不高,采样扫描时间比较长,而且图像很容易受到患者呼吸情况的影响出现一定的误差,对肺栓塞的临床诊断帮助不大。而16排螺旋CT扫描机覆盖面比较广,可以使患者在1次屏气这样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CT扫描,对图像的分辨率和普通的相比高很多,可以清晰地显示主肺动脉中存在的血栓栓子,而且能够检测出小血管栓塞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显示肺内对诊断肺动脉栓塞比较有价值的辅助征象,例如肺实变征,楔状、条带状和线状高密度阴影,因此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增加。

临床中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机增强扫描具有速度快、创伤小、特异性高、敏感性强、操作简单、风险较低等优点,配合经验丰富的临床诊断医师对图像的专业分析,可快速完成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临床误诊和漏诊率,检查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使用[10]。

参考文献

[1]冯瑞枝,周德明.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诊断价值[J].影像技术,2014,26(5):41-42.

[2]王永光,吴枕戈,陈庆东,等.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重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2):76-77.

[3]贾丽娜.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肺动脉栓塞60例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5):53-54.

[4]朱亮飞,赵建颖,袁振东,等.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5):606-607.

[5]刘文华.探讨16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4):166-167.

[6]李卫平,曾秋华.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罕少疾病杂志,2010,17(3):19-21.

[7]杨德根.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25):49-50.

[8]杜云鹏.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2013,26(5):323-324.

[9]李雪萍,刘彪,黄波,等.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10,32(12):1541-1542.

[10]陶杨,王东宁.肺动脉栓塞16排螺旋CT诊断与临床表现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0):34.

(收稿日期:2016-01-30)

上一篇:雷替曲塞结合奥沙利铂治疗术后复发晚期大肠癌... 下一篇: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对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