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健全的“失独群体”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时间:2022-09-19 02:32:14

关于建立健全的“失独群体”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摘要:失独群体,指由失去家庭中唯一子女的父母所组成的群体。目前我国失独群体日益庞大,出现无人供养,生活缺乏保障;家庭缺失,情感难以调适;社会保障缺位,改革成果难以惠及等困局。因此,如何建立健全的失独群体社会保障体系,使失独者早日走出悲痛,“老有所养”,这是当下值得我们思考、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失独群体;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失独群体,指由失去家庭中唯一子女的父母所组成的群体。虽然我国目前仍未对该类群体进行详细的数据统计,但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卫生部此前的《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推算可知,目前我国失独家庭已超过百万个。

常言道:“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是人生三大不幸。白发人送黑发人已让人不觉潸然泪下,而独子独女的丧失更是令人悲痛万分。,多在极大的精神折磨和常人无法想象的痛楚中黯然度过。

一、失独群体日益庞大的原因

失独群体日益庞大是计划生育国策与独生子女死亡率较高这两个因素综合的结果。一方面,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失独父母大多生于20世纪50、60年代,赶上80年代首批执行独生子女政策,大部分父母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坚持优生优育的理念,由此,独生子女家庭模式逐渐成为21世纪家庭模式的主流。近年来由于各种自然灾害、车祸、疾病等因素,我国人口死亡率波动上升,其中独生子女死亡率占据高位。而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得其死亡对所在家庭来说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脆弱性、难以逆转性。一旦死亡,便难以再次拥有。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传统具有经济上的和情感上的双重意义,儿女不但可以为年迈的父母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而且还可以为他们带来亲情上的关怀与情感上的慰藉。毋庸置疑,失去家中唯一儿女的父母难免会陷入经济的和情感的双重困境。因此,为失独群体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显得十分迫切。这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其一,无人供养,生活缺乏保障。我国社会自古以来以家庭式的养老模式为依托,对老人的赡养也主要依靠子女,而独生子女家庭最典型特点是孩子的唯一性和单传性,因此,无人供养,只得依靠自己微薄的收入和不稳定的社会资助,这难免使得其老年生活质量缺乏保障。

其二,家庭缺失,情感难以调适。独生子女曾是父母生活的全部希望,给他们带来过生命的喜悦和幸福。而一旦失去心爱的独子独女,他们便陷入了巨大的精神伤痛中,而任何的睹物思人、触景伤情都会使其丧失子女的伤痛纠缠一生,在心理上备受情感的折磨,这是常人所没有办法深刻领悟到的痛苦,也是他们难以走出的情感心灵困境。如果社会不给予适当的援助,失独父母不免陷入绝望境地而难以自拔。

其三,社会保障缺位,改革成果难以惠及。失独父母在年轻时积极响应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号召,优生优育,只生一个孩子,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自己的利益作出了牺牲和让步以换取了对社会资源的较少占用,为国家政策的推行和人口、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过不可忽视的贡献。国家计生委领导曾说过:“你们(失独父母)是国家的功臣”。但在失独之后,国家并未能给予他们足够的补偿,也未能在法律上给予他们保障,使得他们的生活风险性、不可预知性极大。而查阅《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能找到有关赡养的法律规定,但都规定要由子女来完成赡养的义务,而并未考虑到失独父母,即失独群体的赡养保障并未纳入法律范围内并予以明确。

三、建立健全的“失独群体”社会保障体系

立足于失独群体日益庞大、失独群体养老问题出现困境,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建立健全的失独群体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完善关于失独者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当前,无论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还是婚姻法、人口计划生育法,都没有对失独群体的养老做出明确规定,这导致失独群体在为自己争取社会保障时,处境变得尴尬和艰难。所以,建立健全的“失独群体”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完善关于失独群体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

第二,建立失独群体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独生子女的死亡,对其父母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他们不仅永远失去儿女的精神安慰,也比普通老人更容易活在对无人照顾的悲凉晚年的恐惧中。而政府可以通过为他们建立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可以建立失独群体医疗及养老专项资金,按照该群体成员的生活困难程度给予扶助,解决失独群体医疗及养老资金匮乏的问题,使他们到了晚年不会因为孩子的死去而陷入生病没人照顾、物质生活没有保障的凄凉处境,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三,建立专门的失独群体精神家园活动场所。失独者除了面临经济方面的困难,需要建立相关的经济救助,他们也承受着来自精神上的沉重折磨。要治疗他们极大的心灵创伤,政府和社会可以组织开展专门的心理疏导、义务巡诊、临终关怀等多元化服务,也可以为他们建立一个专门的精神家园活动场所来转移或排解他们丧子之痛,让他们支离破碎的心灵在社会关爱中找到安慰,得以安度晚年。

第四,为失独群体建立专门的养老院。现阶段虽在全国各省市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家庭扶助政策,但所给予的扶助资金难以解决失独群体的养老问题。而我国多数养老院都是盈利性质的,且入住养老院多需要子女签署委托手续,这无疑将失独群体排除在外。因此,政府更有责任为其完善社会化养老及救助机制。有专门的养老院可将有共同遭遇的老人聚集在一起,以规避失独者与有儿女的老人一起生活所带来的心理差距,并利用相同遭遇使之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抱团取暖”,在同样的起跑线上重新找回自己,过好余生,奉献社会。

失独群体曾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老有所养”的社会追求,让其得到足够的照料和关怀,走出失独的悲痛,并为其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们当下不可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仲杰.城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给其父母带来的困境及对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

[2]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

[3]赵鹤玲.城市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的养老模式探究.[J].学理论,2011.

[4]单士兵.“失独”家庭的养老风险[J].天津网数字报刊,2012,(05).

[5]王羚.关爱失独家庭[J].第一财经日报,2012,(05).

[6]李微.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探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7,(06).

上一篇:由银行危机联想到银行脆弱性 下一篇:我国房产税改革与土地财政转型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