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是个“不靠谱儿”的群体

时间:2022-09-19 01:40:57

北京方言里有个词,叫“靠谱儿”,大意如字面所示,约等于“有谱儿”,但又比“有谱儿”多些情感因素。所以,通常这个词都被用来形容讲话负责、办事牢靠、令人信得过的人。在老北京嘴里,“丫说话忒不靠谱儿”算是一种极低的评价,大致意思就是:这家伙满嘴跑航天飞机,言而无信,实在令人瞧不起。

不过在我们国家,“不靠谱儿”这个词更适宜描述一类非常独特的社会群体:专家。所谓专家,其实是个虚无缥渺的所在,因为你永远搞不清专家与非专家的界限在哪里。他们遍布各行各业,如同一个古怪的俱乐部,总部下辖永远数不清的分舵:经济部、文化部、气象部、地震部、房地产部、汽车部……总之只要和老百姓生活有关的领域,总是活跃着一大批专家。

说专家不靠谱儿,我是有证据的。远的不说,就说最近的一次。前段日子,华北地区沙尘暴了。这次的风沙来得很猛,不但蹂躏了北京、天津,还漂洋过海到了韩国、日本和台湾。正在全国人民忧心忡忡于如何防沙治沙的时候,某专家就站出来告诉我们:沙尘暴是遏制全球变暖的功臣,应当保护而非治理。

因为在美国访学的缘故,我时常饶有兴致地比较中国专家和美国专家的不同。有学者曾经不无暧昧地指出中国是人情社会,美国是契约社会,虽简单粗暴,却有些道理。在美国,“权威”的地位是绝难攫取的。被冠以“专家”头衔的人,不但专业学识素养极高,亦应保持疏离于资本与权力之外的独立姿态。于是《纽约时报》的影评剧评书评,常有一言定生死的功效,绝不存在越骂越红的道理。在美国,人们信任专家,并非因为他们有某个领域的博士学位或教授头衔,而更看重的是这个阶层不被任何势力裹胁的独立地位。换言之,老百姓和专家之间是契约关系,丁是丁卯是卯,绝不容谎言和欺骗。而在中国,专家更像是住在隔壁的老邻居,时常拉住自己,说些和稀泥的话:差不多就行啦,天下太平最好。

不过靠谱儿不靠谱儿,咱老百姓说了不算。何况专家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养家糊口,说个小谎忽悠一下大众,又不是杀人放火,没啥大碍。有意思的是,一些事情只要专家发了话,事情必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于是,“不靠谱儿”也就成了“靠谱儿”,只要像说相声一样,对照专家的意见来个“反正话”就行了,辩证法嘛。

我想起那个名为《等待戈多》的剧:戈多始终没来,但那两个家伙一直在等。等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等待的过程。

常江:北京大学学士、硕士;清华大学博士生;现在美国Northwestern University访学。从事媒介文化与电影史研究。

上一篇:蓬溪八旬“愚公” 9年义务修路20公里 下一篇:武则天朝中趣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