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和危机焦虑

时间:2022-09-19 09:31:27

大数据和危机焦虑

几乎是在突然之间,大数据一词就进入了国人的视野,短短半年时间,几乎到了街谈巷议的程度。我们没有对这个概念的历史做详细的考察,只是知道,2009年,谷歌公司的工程师通过查看人们键入浏览器的字,就能够预报流感蔓延的情况。这是被引用最多的对大数据的一次成功运用。

虽然,迄今为止关于大数据的运用还停留在展望和预测阶段,但是,人们从技术进步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中,看到了大数据时代来临的种种征兆。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和人的行为的大量信息,不言而喻,这些信息具有商业上的价值,对人类行为的新的把握方式,也具有政治上的含义。更为重要的是,大数据意味着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思维方式,比如最知名的大数据预言家舍恩伯格和库基尔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中写道:“社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抛掉对因果关系的执迷,代之以简单的对应:不知道为什么,而只知道是什么。这将数百年的既定做法,挑战我们对于如何决策、如何理解现实的最根本的认识。”

应当说,大数据的应用前景还是模糊的。到目前为止,最具说服力的证据还是技术上的。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体,决策都离不开高质量的信息,但在以往时代里,搜索成本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为垄断信息的事情也十分普遍。新的技术突破为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可能性。新的技术为收集海量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以发现新的知识,并重新审视人类的行为提供了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时代的门槛上。大数据具有巨大的改造人类行为、知识生产方式和决策方式和权力行使方式的潜力,对此,我们不能错失机会。

正是在上述趋势的推动下,本刊组织了“大数据”专题作为本期封面文章。为本期撰稿的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分析、讨论了大数据的可能前景。

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已经公布。围绕经济的现状和前景的争论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国经济报告》第五期刊登的企业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出现订单增加、信心回升的迹象,用浙江一位人士的话说,就是“浙江终于站住了”。但是,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似乎出现了一个小高潮,3月份以来,多个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前景做出了负面评价。4月30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在显著位置刊登一篇文章,称“中国需要一场1997式金融危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上述国际机构不约而同看空中国经济,近些年是不多见的,特别是当金融危机尚未尘埃落定,对危机的解决发挥了重大作用的中国经济做出负面评价,更是值得深思。

呼唤“一场1997式的金融危机”,这种观点直率得让人吃惊。这种看法,多或少反映了一种无奈的心态。盘根错节的矛盾,改革推进中的种种困难,似乎只有通过危机这一“创造性破坏过程”才有望得到解决。

本期刊登的几篇文章,对此情绪做出了回应。作者们对于中国经济深层次的问题,都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而对“呼唤危机”则都不赞成。危机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但是,已经被无数次谈论的那些深层次问题,如何才能解决呢?说实话,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人焦虑的根源,它们像是定时炸弹,不知何时爆炸,有这些“炸弹”在,人们睡觉做梦都不踏实吧?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加快改革,舍此并无良方。

笔者多次分析过,中国的改革具有国际意义,其成败,与世界命运休戚相关。因此,我们一再呼吁,要具有国际视野,需要在全球大空间中,审视中国的改革。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中国都正在深刻地融入全球体系,那种小国寡民式的思维方式,已经无法真实地把握中国自身和世界的变动及趋势了。凡是这样做的,莫不陷于幻象,而与真实世界形同陌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中国人亟需克服“洞穴假象”,拥抱真实。

基于上述考量,从这期开始,本刊增加了国际人士撰写的文章的篇幅。本期我们就约请了哈佛大学、伦敦经济学院等国际知名机构的学者为本刊撰文,他们的观点或许是有争议的,但是,我们希望读者们能接受这些“他山之石”,以故乡的心态,接纳为自己的精神食粮。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中国都正在深刻地融入全球体系,那种小国寡民式的思维方式,已经无法真实地把握中国自身和世界的变动及趋势了。凡是这样做的,莫不陷于幻象,而与真实世界形同陌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中国人亟需克服“洞穴假象”,拥抱真实

上一篇:民营医院的营销管理 下一篇:一个县的物流总部经济